改革才是撬动牛市的支点 必然会带来红利

2013年11月07日 07:15  金融投资报 

  改革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制造牛市,但是,成功的改革必然会给市场带来改革红利。

  财经人士 黄湘源

  没有人不盼望牛市。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那么,什么才是撬动牛市的支点呢?

  关于牛市的支点,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业绩,一说是改革。至少就目前而言,笔者更倾向支持后者的观点。

  中国股市的根本出路在改革。而发行改革的关键并不在于发行审核机制审得出审不出白纸黑字背后的造假,而在于政府机构打不打自己的小算盘。在将发行权还给市场的问题上,市场当局如果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应该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决不能再在明知对信息披露的失真,业绩预期的失实以及回报承诺的失信缺乏约束力的情况下,还不惜牺牲自己的行政信用为那些动机不正且不诚信的发行行为背书。这是监管者真正履行起维护市场公平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职责的前提,同时,也是使投资者对市场有可能真正在法制和诚信秩序的轨道上健康运行有信心的保障。

  给业绩正名,重建市场信任刻不容缓。离开了真实性,就没有诚信,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市场机制一旦失去了其所立足的基础,任何失实失真或不具备可持续性的业绩预期和市场估值就都将变得没有意义。为此,我们一向就主张,涉及业绩的一切信息披露都应该以确保诚信为前提。发行人一旦被发现造假欺诈,理应退市,彻底退款赔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玩忽职守、欺上蒙下的保荐人,除了剥夺其保荐资格之外,理应依法追究其刑责。惟其如此,才有可能断绝一切造假欺诈玩火者的侥幸心理,使他们不要说造假作假秀假,连动一动玩假的念想都不敢。惟其如此,IPO才不至于令投资者感到恐惧,甚至视之为洪水猛兽。也惟其如此,才有可能令业绩真正成为具有真实含金量的估值定位标杆,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以往那种不实业绩预期所给市场带来的信息误导和投资风险。否则,对业绩价值的一切理想主义的顶礼膜拜再虔诚也是没有意义的。

  有人说,改革无牛市。我们不同意这种说法。虽然说,改革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制造牛市,但是,成功的改革必然会给市场带来改革红利。这是已经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所证实了的,同时,也是我们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启动的改革充满期待的道理之所在。期望中的改革将对现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新的经济形态将更有力地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在涉及资本市场的改革方面,目前所披露的“三八三改革方案”提出:“深化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重点从发行环节实质审核转向信息披露。监管重点从行政性审批和保护金融机构,转向防控风险为本和保护金融消费者。”这同目前大家所期待的IPO改革预期基本上可以说也是相当一致的。有理由相信,新的改革红利将成为中国股市的长期利好。我们寄望于改革成为撬动中国股市长期牛市的支点,其理由也正在这里。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警方锁定作案车辆
  • 体育欧冠-梅西2球巴萨3-1米兰 阿森纳胜 视频
  • 娱乐刘晓庆:隐婚1年才公开 曾拒收老公1千万
  • 财经媒体称央企员工平均年薪11万是私企3.8倍
  • 科技十大智能手表:苹果iWatch最令人期待
  • 博客黄文炜:日本人下跪是一种怪异现象
  • 读书真实版色戒:怀揣明星梦的刺客郑苹如
  • 教育教授强令女儿弃中文学金融 新浪教育盛典
  • 华生: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
  • 水皮:李克强公开课究竟讲了些什么
  • 沈晓杰:孙杨是考驾照寻租链上的冤魂
  • 陶冬:房价短期会涨 中期会跌
  • 朱大鸣:三中全会房地产政策大猜想
  • 陈思进:最大海归潮冲向中国
  • 叶檀:中国无人能逃脱通胀压力
  • 商寅泉:自住型商品房前景初探
  • 周彦武:如何突破监管的存贷比红线
  • 唐钧:别忘了现行退休年龄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