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机构不再嘴硬 重新检讨2008投资策略(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08:52 深圳商报

  

  而记者还注意到,对比机构2008年投资报告与2月以来的策略报告,过分低估次债危机与市场扩容的影响几乎成为大部分机构的“通病”。而纵观大部分2008年投资报告,虽然承认影响2008年市场走势的因素较为复杂,也承认流动性偏紧对股市构成一定影响,但大多数报告都基于次债危机将得到有效控制的判断,同时较少对大小非解禁以及再融资所构成的市场心理影响予以先知先觉。

  由此,几乎所有机构在2月中下旬的策略报告中均表示,大盘自1月中旬以来持续跳水的主要原因仍是次债、雪灾以及市场扩容造成投资者信心缺失,而这三个不确定因素造成市场恐慌的集中性释放。

  从机构对全年走势的判断来看,大多数机构此前对2008年市场运行的总体判断是“回暖—整固—上扬—中期调整”的格局;而在2月以来的报告中,不仅较少涉及全年走势判断,同时更多地认为,当前市场仍处于震荡筑底阶段,但对未来反弹高度仍不乐观,且对于全年高点多采取回避态度。

  机构看走眼很正常

  通过对比多家机构去年底推出的2008年投资策略与今年以来的分析报告,我们发现,机构的想法确实发生了一些改变。

  除了少数机构嘴硬不改“初衷”,大多数机构的口风都已下调,从原先的比较乐观到谨慎乐观,到相对看空。虽然在2008年投资策略中,一些机构对今年股市的风险已经有较多考虑,但在我们读到的研报中,没有一家机构能预见到本轮调整会持续到今年2月底。他们同样没有想到一致看好的金融与地产股会登上跌幅排行榜前列。他们更没料到作为“大众情人”的漂亮蓝筹股会有“吞象”的想法,要通过大规模融资完成圈钱计划,而股市又给予这样激烈的反应。另外,这些策略报告对大小非解禁的负面影响总体而言比较忽视。

  想不到的事情太多了。短短几个月,中国股市即使不是“面目全非”,也算得上“沧海桑田”了。

  信和投资总监关铁良就这种现象评论说:机构预测不准股市是很正常的,因为作用于股市的因素太多,周边股市涨跌、国家政策变化、上市公司决策层的想法,还有国际国内的政经形势,另外,股市参与者的心理趋势,以上因素本身变化莫测,而且还相互作用,左右股市,这些都不是任何人能够全面预测的。股市的不确定性太多,要想准确预测股市,除非是神。机构也和散户一样会犯错误。

  一些机构所预测的4300点是不是底部?股市正在检验。

  那些承认看走眼并顺应形势,作出适当判断的机构令人佩服,特别是近期几次短期反弹,上述多家机构都能提前预测到,表现出对市场高度的敏感,对股民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