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1日22:14 券商中国

  今天,日本软银宣布抛售79亿美元阿里巴巴股份,以降低债务水平,增加战略的灵活性。这对阿里巴巴来说,又是一个将股权结构按照自身需求进行调整的机会。

  孙正义减持阿里度危机?

  软银集团在今天披露的声明中,介绍了此次抛售阿里巴巴股票的具体情况。其中,阿里巴巴集团将从软银手中购买价值20亿美元股票。由阿里巴巴创始人和高管组成的阿里巴巴合伙人,将从软银集团手中认购另外4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同时,软银将向某主权基金出售5亿美元股票,但并未指明该基金的具体名称。

  为配合此次交易,软银集团将新成立一个法定可转换信托基金,发行总额约为50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这些债券可在三年内转换为阿里巴巴集团的普通股。

  截至2016年3月31日,软银持有32.3%的阿里股份。而减持之后,预计持股比例下降至28%,但仍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

  孙正义在声明中表示,“对阿里的投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过去的16年中,我们维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也并未出售任何股票。阿里巴巴仍具有巨大的机遇,软银也会继续和阿里保持合作关系。”

  据某媒体援引彭博社数据汇编显示,受收购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Corp的影响,软银集团当前总债务已经高达12.3万亿日元(1082亿美元)。在日本投资人的质疑中,软银股价曾经在今年2月创下三年新低。随后,软银曾在今年3月就表示,将把旗下增速不同的国内和海外业务进行分拆。阿里巴巴的持股,也会在软银分拆后,归入其海外业务部门。

  一些媒体认为,眼下,软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自2013年以来,软银一直债台高筑,出资220亿美元获得Sprint的控股权后,Sprint亏损不断增加,软银被迫投入了大量资金。

  除了抛售阿里股票之外,近期最热炒的就是,软银将抛售旗下持有的世界级的游戏公司supercell,而腾讯将斥资40亿美金成为接盘公司。

  除了偿债之外,外界预计,软银此时出售部分持股,也是为了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在发现合适的投资对象时,有充足的弹药出手。

  揭秘孙正义和马云的6分钟

  作为孙正义人生中最成功的一笔生意,软银集团在2000年投给阿里巴巴的2000万美元以及在2004年投资的6000万美元,让他获利近1000倍。

  这段马云说了6分钟就换来孙正义投资2000万美元的故事,如今已成为一个传奇甚至接近于神话。但2014年5月,《21世纪经济报道》却刊文指出,没那么简单。

  1999年,由于对UT斯达康的成功投资,孙正义开始关注中国互联网市场深不可测的发展潜力。1999年10月,孙正义的软银集团在中国部署的中国软银基金的筹备进入尾声,孙正义便来到中国,请摩根士丹利帮忙安排甄选一批资质不错的互联网公司会面。

  作为摩根士丹利亚洲互联网研究公司分析专家的SunilGupta想到了马云。在孙正义与马云会面前不久,马云及其团队刚获得来自高盛的第一轮500万美元的注资。根据公开报道,一位接近马云的知情人士坦言“这次见面前,马云觉得并不缺钱,之所以还是决定去见见孙正义,盛情难却是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在两人会面之后,马云团队获得了孙正义及其投资团队的初步认可,但孙正义的团队并未立即与马达成投资协议。在圈定马云及其阿里巴巴的团队为备选后,软银中国基金负责人薛村禾开始对阿里巴巴进行全方位的调查。

  完成调查回来后,薛村禾向日本软银总部上交一份报告,强烈建议要投就只投马云一家。薛村禾,曾是UT斯达康的创始人之一,有着多年的互联网行业背景及互联网经验。薛村禾的意见促使孙正义叫停之前与另一家互联网企业的投资合作,开始重新审视与马云团队的合作。

  2000年1月,距离上一次的“6分钟”会面两个多月后,孙邀请马云前往日本,直接提出投资阿里巴巴3000万美元的计划。而根据公开报道,当时的马云觉得3000万美元太多,只要了2000万美元。但随着阿里巴巴业务的发展,尝到甜头的软银又在2004年追加了6000万美元的投资。

  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有报道称,当年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投资,14年后变成500多亿美元了,这一交易甚至让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也相形见绌。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相关阅读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即使按照较低的标准,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也仅有30%左右。而在1980年代的社会调查中,在美国就有66.7%的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在瑞典这一比例是75%。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地缘政治格局

大家并没足够重视英国离开欧盟在地缘政治方面所带来的后果。欧盟是每个成员国政府在各个层面相互沟通的平台。这样一个关系网到底有多重要无需赘言。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农民是想让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的。但是,由于对流转收益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土地归属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是否被改变的担忧,以及对经营大户甚至地方政府的不信任,让他们会对土地流转产生思想上本能的抵触。

复原乳真的那么可怕吗?

建议食药监总局尽快组织复原乳监测,加大全国各地复原乳的检查力度。各大企业也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最终也会被消费者唾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