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银行业摆脱周期轮回(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11:16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在中国银行业经营改善之时,中国国际收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自2004年始,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让全世界为之侧目,无论是贸易顺差还是国际热钱,都疯狂地流入中国。无奈之下,银行体系的中心——人民银行只好不断买入美元。

  现在,既然国内银行体系日趋完善,中国央行当然希望更多钱流到海外去。中国资本项目在各个层面都在逐步放松,比如鼓励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创立主权财富基金;还有借助QDII,打开居民海外投资的通道。

  我们看到,上述举措迄今为止还没有改变外汇储备的增加格局,也不会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造成影响。但读者必须看到,这一切都让中国境内资金可以远赴重洋。如果投资海外的资金达到一定规模,不可避免地会对银行业产生影响。

  其次就是居民理财渠道的丰富。A股市场2005年复苏,随后就是一系列大型的IPO,2006年企业股市融资额占GDP之比第一次超过2%。当股市狂热之时,资金甚至从银行流出,转向高收益率市场。

  中国债券市场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尽管这一市场还无法媲美股市,但政府已把公司债发行审批权交给证监会。相比来说,证监会的专业性要更强,这有助于中国公司债市场的发育。

  还需要一提的是典当业和二手房交易市场。结合近年来的房地产价值飙升,和房产有关的理财渠道不仅创造了数额惊人的金融财富,也大量分流了银行的储蓄资金。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这些理财渠道都不发达,甚至不存在,它们现在逐渐兴起,让银行原先的垄断地位有所削弱。

  第三,利率市场化。迄今为止,央行都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银行的利差。但我看来,政府不会控制存贷款利差太长时间,道理很简单,存款利率显然已经低于它们应有的边界。尽管央行不断提高利率,但始终无法战胜CPI上涨。根据国际经验,负利率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飙升,催生中国资产的泡沫。

  从政府角度考虑,银行注资已经完成,上市融资也大大增强了银行业的资本实力,政府没有必要继续履行保姆的义务。因此,我认为未来一到两年里,银行利率市场化就将拉开序幕。

  如果中国银行体系足够发达,实力足够强劲,那么利率放松之时,存款利率毫无疑问将大幅飙升。

  存款利率大幅飙升,息差将如何变化呢?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经验来说,200到250个基点的息差是可以接受的,但低于现行水平是毫无疑问的。因此,银行盈利环境将可能更加困难。

  最后一点是政府对银行的支持将减小,对存款安全的保证也将弱化。在过去,绝大多数银行都为国有,国家是银行唯一老板,自然需要对银行负责。储户,包括公司和居民,都是基于对国家财政的信任,才萌生了对银行业的信任。

  同时,银行当前资产负债表的改善和资本充实,也让储户对银行的信任有所增加。但是其实这些情况都处在改变之中。由于融资,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成为了银行的股东。政府迎来更多银行新股东,它对银行的义务也在有所削弱。

  我想更有说服力的是,政府宣布构建存款保证体系,这不仅规范了政府对于银行的管理职责,也说明了政府有意缩减对银行业的义务。

  盈利挑战

  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未来几年里,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增长将大幅放缓,同时传统借贷业务对利润贡献也将减少。

  我有必要提醒读者,过去20年里,中国银行体系资产增速远超过同期GDP增速。1990年至今的银行体系资产年均增速更达到22%。

  当居民有更多理财选择之时,银行统治居民金融财富的时代也将远去。过去五年,中国M2和GDP之比一直没有太大变化,银行资产的增速也已放缓,之后不可避免要回落。

  迄今为止,中国银行业资产增长还维持16%—17%的水平。从国际经验来看,未来10—20年里,中国银行业资产增长或许将回落到6%—7%的水平。

  再说借贷业务,如果它对银行利率贡献率缩小,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根据瑞银所研究,亚洲国家,银行中间业务对利润贡献在30%—40%之间,但中国,这个数字却只有15%(图2)。

  (作者为瑞银集团新兴市场经济师,本刊记者齐忠恒/译)

[上一页] [1] [2] [3] [4]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