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9日09:52 新浪港股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文/新浪港股独家合作伙伴 聚桐分析

  通力电子调研团队 Jessie、Kenny

扫码下载新浪港股通APP,获取更多港股上市公司调研报告。扫码下载新浪港股通APP,获取更多港股上市公司调研报告。
扫码关注聚桐分析公众号,相聚梧桐树下,专注港股调研。扫码关注聚桐分析公众号,相聚梧桐树下,专注港股调研。

  核心摘要:

  1.2016上半年业绩

  1.1财务摘要

  1.2 业务发展情况

  1.3 二季度业绩环比分析

  1.4 未来策略及计划:重点投入智能家居业务

  1.5 全年销售额面临压力,2017年有望突破

  2. 业务发布会Q&A

  1 2016上半年业绩

  1.1 财务摘要

  (1)收入同比下降24%至17.55亿港元,主要由于集团某客户因业务重组下发订单未达预期及视盘机产品整体市场下滑;

  (2)毛利率为14.8%,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3)经营溢利约8,530万港元,同比下跌13.3%;

  (4)净利润约6,590万港元,同比下跌22.8%;

  (5)中期不派息。

  1.2 业务发展情况

  (1)与现有客户拓展更多品类(如耳机),并成功开拓一批新客户(包括海外主流客户及国内互联网企业,集中在音频及智能家居业务),预计业绩在下半年或明年初得到体现;

  (2)智能家居产品在上半年已经出货,但仍处于初期阶段,当前主要集中在商业模式建立,产品及研发团队加强,以及管道拓展;

  (3)实现印度机顶盒市场突破,并在法国成立合资企业聚焦欧洲高端机顶盒市场。

  1.3 二季度业绩环比分析

  资料来源:通力电子

  (1)收入环比上升36.6%至约10.13亿港元;

  (2)归母净利润环比上升43.2%至约3,880万港元;

  (3)毛利环比上升44.1%至约1,532万港元;毛利率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至15.1%;

  (4)经营溢利环比上升30.9%至约4,880万港元;经营溢利率则微跌0.2个百分点至4.8%。

  二季度环比数据全线上升,反映公司在经历一季度客户因业务重组下发订单未达预期及视盘机产品整体市场下滑的情况后,迅速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开拓新业务及加强成本控制,二季度业绩已有所回稳,同比下降幅度亦有所减小,预期2016年第三,第四季度将由于行业旺季来临及新订单起量,业绩环比数据将逐步改善,料最快于2016第四季度实现收入反转。

  1.4 未来策略及计划:重点投入智能家居业务

  (1)作为重点发展业务,智能家居产品主要聚焦在四个类别:智能音视频,智能安全,智能能源及智能健康,解决用户在保安,健康养生,能源管理三大方面的需求,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相关业务将成为重要收入及利润来源之一;

  (2)加大智能家居业务的投资和研发力度,积极研究把低耗高效联网技术应用到智能家居专案,优化产品组合;

  (3)拓展海外市场,包括美国等国家,将智能家居打造成业务亮点。

  1.5 全年销售额面临压力,2017年有望突破

  2 业务发布会Q&A

  Q1.上半年英国脱欧,对公司业务有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A1:英国脱欧带来英磅和欧元的贬值,但是我们的业务是以美元计价,要么是美金,要么是人民币,从货币角度来讲,影响可以说是没有。从客户角度来讲,欧洲市场的客户主要是美国企业在做欧洲的业务,欧洲本身前几年的情况一直都不是特别好,从我们产品的角度来讲,基本上去欧洲的产品都是以新型音频为主,业务量这几年都是一直在上升,短期从公司内部看来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由于欧元贬值,客户在欧洲市场赚钱的机会很少了,会有一个传导的过程。欧洲也不是我们一个非常重点的市场,所以影响还是比较小的。脱欧事件,总体来说肯定会有一点影响,因为会对客户的经济情况产生影响,但是传导到我们这里来就已经比较弱了。

  Q2.TCL通讯(2618.HK)正在进行私有化,通力电子是否也会考虑私有化回归A股?

  A2:TCL通讯前段时间提出私有化,虽然我们都是TCL集团旗下的企业,但是每个企业的决策都是独立的,公司目前没有就私有化问题进行任何的讨论,我们公司在香港的估值是偏低的,但是我不希望是通过私有化的决议来提高估值,还是希望是通过业绩改善,通过我们不断的和投资者进行沟通,让我们的股票回到正常的估值水平,既然没有私有化打算,回归A股更是遥遥无期了。

  Q3.下半年以及明年的在手订单情况?北美的业务有没有什么进展?

  A3:下半年的情况,我们可以分类别:

  (1)视频产品,就等印度政府通过以后,大量铺开招标市场,我们是可以跟进,这里面有些订单是已经拿到了,但是由于他们政府部门还在讨论,目前处于暂停状态,一旦他们通过了,我们的订单会有一个有幅增长,但确切时间点是下半年,还是明年初,目前都不敢100%肯定。

  (2)直播星,招标市场基本已经结束了,零售市场是阶段性的,会有季节性,过年前的几个月是高峰期,我们也准备了一些货源,还有这里面有一个加密卡,是属于资源性的东西,你要先抢到这些才能推出,这一块也做了布局。

  (3)音频产品,主要是发展新型音频产品,美国市场拿到两三个比较大的客户,但不方便透露名字,还会在美国成立一个公司专门经营美国业务,美国业务是目前看得比较清楚有增长的,国内互联网企业这块,我们持续跟进,今年也有产品推出,但量不会大,起量要等到明年。传统音频市场在萎缩,我们不强求,没必要牺牲利润来抢订单,还是要抱着有利可图的方式去进行。

  (4)智能家居,目前不会有太大的进展,智能门锁在行业内是不错的,我们也非常满意销量。

  Q4.视频业务上半年销售约6亿,音频业务销售约10个亿,下半年相对于上半年来说这两大类业务的增长是什么情况?

  A4:视频业务增速肯定会比上半年要好,因为有些订单是在等待释放,一旦释放就是大订单,直播星市场,春节前市场情况也会相对要好,DVD市场上半年跟下半年销售情况应该是类似的按照我们预料的情况,视频产品跟上半年会有一些轻微增长,音频产品下半年本来是旺季,加上新客户开始出货,音频业务跟上半年比增长30%没什么问题。

  Q5.布局智能家居,资金方面会有比较大的投入,未来研发费用会不会有提升?

  A5:我们是以ODM业务为主,这块我们先投入有产品以后,再去开发客户,这是我们基本的业务模式,我们现在目前在智能家居有一个60多人的团队,其中有一部分人来自以前的基础研发部,这个团队主要是跟踪技术发展,有了智能家居业务以后,他们就直接移植过来了,所以是不会增加我们的研发费用的。我们聚焦于智能健康,智能安全,我们需要专业化人员,是需要从外部聘请,加上内部培养,这都会花一些资源,做测试,做样机等等。智能家居这块,一年投入2,000万左右,未来随着智能家居发展越来越清晰,我们可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Q6.智能家居业务为什么会专注于中美两国?

  A6:中国是一个能够起量的市场,一个产品如果能做用户体验比较好的,很容易可以上规模,智能手机,中国是最大的市场,中国人在追求新技术,新科技上也是比较热衷,希望我们智能家居这块可以跟一些地产开发商,酒店,旅游机构等等去做智能安防,智能网关,能源管理方面的业务,中国是有庞大的市场基础,是不可忽视的市场。美国是技术领先的市场,我们要紧跟着美国市场的步伐确保我们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不落伍,任何一个产品的兴起都是从美国开始的,进而蔓延至全球,要抓住这个先机,必须要跟紧美国市场。

  Q7.往智能化产品转型需要多长的时间?通力未来是想要打造一家以智能家居产品开发为主的公司吗?

  A7:智能化产品转型确实是我们公司今年的工作主题,综观我们前几年,我们都在提创新,提转型,但就今年来讲,目前来说都是朝着智能化的方向来发展,未来像工业4.0都是需要通过和智能化结合才能达到的成果,我们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都是在起步,全球范围内大家都是处于摸索的阶段,我们并没有落后于其他竞争对手,我们给自己三年的时间,要在中国的同行当中做到领先的地位,2020年的时候不单要在国内领先,也能紧跟国际市场的发展。

  智能化转型不仅仅是智能家居产品,而是将来我们的产品都会插上智能的翅膀,传统产品通过加入模组,都能改造成智能化,我们不会为了智能化而放弃现有的产业,而且必须好好发展现有的产业,为我们智能化转型,提供资金和技术,我们未来的发展都会和智能化相关。

  Q8.下一季订单会有下降的趋势吗?

  A8:其实Q1的时候发布过盈利预警,同时也在投资者会议上解释过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某一个客户的经营情况对我的影响比较大,这名客户去年占我整体销售收入26%,今年只占10%左右,业绩下降非常多,我们也已经痛定思痛,去开发了很多新客户,目前来讲其他业务下滑的可能生比较小,OTT可能会有所下降,因为电视智能化了,OTT作用就下降了,去年卖了近100万台,今年整体市场会有比较大的减少,但因为销售占比本来不是很大,所以对整体收入来说影响不是特别大。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相关阅读

“控地王”措施将在三季度落地

从热点城市土地市场政策走向来看,既然有“地王”频现的现象,市场也会因此存在系统性的风险,那么,三季度也势必会有相对应的“控地王”的措施,以防止市场出现系统性的风险。

房地产信贷飙升的三大主因

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

当中国走出去遭遇日本走出去

中国“走出去”海外投资,遇上日本海外投资,将是一场长期的鏖战,不但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从多角度寻求突破口,同样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援与协助。

金融体系已成为最大土地储备者

聆听“历史深处的马蹄声”,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超级资产沸腾的年代,非理性繁荣的狂飙隐忧深重,有些已经破灭,有些还在发酵。重温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路径和发生机理,我们才能对非理性繁荣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