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 

  5月16日,央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决定同意开展“债券通”。目前暂时决定开通“北向通”,待积累一定操作经验和风险防范技术之后,再稳步开通“南向通”。

  “债券通”开通是我国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又一金融改革与开放中的重大金融事件,对提升我国债券市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增强我国金融业应对风险的能力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推动“债券通”具有三个积极意义:

  一是通过“债券通”连接起内地与多个不同经济体市场与投资者,进一步强化香港在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中的桥头堡地位,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二是有利于加强内地和香港合作,促进两地在监管执法合作、投资者保护、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紧密沟通、加强协调,实现双赢甚至多赢效果。

  三是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增强投资者信心,有利于在开放环境下更好地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诚然,“债券通”的这些积极意义显而易见,但背后其实还有着跟市场更为密切的动机和目的。

  据笔者观察分析,“债券通”开通不仅是打造香港与内地同呼吸共患难的金融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也是应对国际金融资本起伏动荡冲击的现实需要,更是应对美联储动辄加息带来的金融伤害和市场忧虑的需要。

  从这一角度来看,通过“债券通”营造内地与香港融为一体的债券命运共同体,增强内地与香港金融弹性,从容应对美联储及其他资本波谲云诡的冲击,已成当务之急。

  可以这样理解:在资本市场上通过打造“沪港通”、“深港通”,为防范资本市场动荡与风险加装了一道安全防护门;而如今又通过“债券通”为银行债券市场提供了一张防范金融风险的巨大“海绵床”。

  可以预测,未来香港与内地金融监管当局还有可能在企业债券市场和其他金融领域建立新的金融合作框架,共同应对当前复杂多变、动荡不定的金融局势。

  从当前现实来看,“债券通”实际上具有类似于“沪港通”、“深港通”的功能,因为港元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对内地来说是一个极好的金融“避风港”。

  一方面,目前“债券通”开通单一的“北向通”,主要通过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较高信誉及其较高的收益回报率,增强中国银行业债券市场对境外资金的吸引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债券市场发展成效显著,人民币债券资产的吸引力不断上升。彭博、花旗等国际债券指数提供商先后宣布,将把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其旗下债券指数,表明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投资内地债券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强。

  显然,通过“债券通”基础设施机构之间互联互通合作,可使境外投资者更加便捷地投资内地债券市场、配置人民币资产和进行相关风险管理,从而抵消未来美联储可能反复加息对资本外流造成的冲击。

  另一方面,除面临美联储未来多次加息冲击之外,全球主流央行货币政策都具有不确定性,但全球总体进入货币紧缩通道或紧缩周期。也就是说,可能会加速资金回流发达经济体,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债券通”的顺利推出,且先“北向通”然后“南向通”,既能有效阻止国内资金外流,又能有效地分流那些流向美国和欧洲的资金,一定程度上缓和内地的资本外流,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资金的流入。

  此外,还应看到“债券通”开通之后,将更加有利于夯实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基石,推动内地债券市场更加稳定和繁荣,有利于提升我国整体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为经济企稳回暖奠定坚实基础。

  “北向通”的开通也将会大力推动内地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内地债券市场不规范、投资者理念不成熟等问题,减小内地债券市场与发达债券市场的差距,更增强内地债券市场的扩张力和容纳力,使内地债券市场发展不断朝着国际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作者为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 陈旭  

 

责任编辑:张海营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