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0日18:40 新浪综合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来源:澎湃

  深港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9月20日,据香港经济通通讯社报道,香港交易所(00388.HK,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出席里昂论坛后表示,10月底将测试“深港通”,之后会尽快确定推出时间。

  今年9月9日,港交所向券商发出通告,指出香港结算公司将于10月至11月安排一系列深港通的市场演习,让结算参与者就深港通的推出作出准备。

  与此同时,内地券商也在对深港通进行紧锣密鼓的筹备,多家券商内部一直在进行各项系统测试。

  某上市券商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10月深交所将组织全网测试,不过由于目前细则仍是征求意见稿,尚未正式公布,因此在技术上或还需要一定准备时间。

  某券商深港通工作小组人员根据目前各方准备情况以及此前沪港通的经验推测,深港通或也有可能于11月17日正式开通。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实现了A股和港股的互联互通。

  此前的8月30日上午,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和港澳媒体曾就深港通进行交流。根据现场资料显示,深港通开通时间预计在11月中下旬。

  另一家上市券商告诉澎湃新闻,近期,该公司内部已下发文件,要求各分公司、营业部和子公司等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系统、结算等各项准备工作,包括需在9月底前完成港股通业务的制度、协议、风险揭示书等编写及修订;做好结算业务涉及的制度、流程、系统等准备;参与交易所安排的全网测试;9月底前报送港股通投资者教育工作方案等。

  文件要求,准备阶段主要目标为10月底按照深交所要求完成现场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并确保通过,达到可开通港股通业务的要求。

  另一方面,李小加9月20日还表示,深港通和沪港通取消总额度后,近期有资金流入港股,这有助于吸引大型基金入市,同时,内地批准保险资金南下也将成为资金流入港股新的推动力。

  此前,根据内地和香港a两方签订的深港通《联合公告》,深港通不再设总额度限制,沪港通的总额度也已于8月16日取消,但深港通和沪港通仍有每日额度限制。而据市场人士统计,若彼时未取消两地总额度限制,早在9月8日港股通2500亿元人民币的总额度已接近用完,即内地投资者只能卖出而不能买入。

  所谓“沪港通”或“深港通”,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港交所允许两地投资者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其中包括“沪股通”、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深股通”、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四个部分。

  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表示,“深港通相关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国务院已批准《深港通实施方案》。”当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后,市场各方准备工作提速。

  与此同时, 8月22日,深交所联合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向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等市场机构,作为深港通业务的重要参与主体,发布《关于启动深港通相关准备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各证券公司应认真制定港股通业务实施方案和计划,抓紧进行港股通业务的技术开发和测试,积极做好组织保障和人员支持工作,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并按要求做好港股通业务的投资者教育和适当性管理工作等。

  深交所还要求证券公司等市场参与主体于9月底前完成技术开发准备工作,达到可参与深交所和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相关测试的要求;在11月上旬完成各项准备工作,达到可开通深港通业务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深港通对于增加A股纳入MSCI指数概率的积极作用或已有所显现。就在不久前,美国指数供应商MSCI明晟公司在当地时间9月13日宣布,计划在9月底推出20只新的指数。新指数包括MSCI中国指数、MSCI中国大中小盘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MSCI全球市场指数等,而这些指数中包含部分的A股。

  MSCI表示,新指数可以作为新兴市场投资产品的参考基准,来衡量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5%的A股之后,所带来的潜在影响。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师洪灏提醒,新设指数并不会对A股市场产生直接影响。他对澎湃新闻记者说:“这是另外出的一套指数,模拟如果把A股的5%纳入新兴市场指数,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些指数因为现在是没有人跟踪的,所以不会有新增的资金流入,并不能说会对A股有太大影响。只能说,反映MSCI方面仍在筹备。毕竟我们现在这个市场比以前开放了,长期来说是一个好的发展,但是短期并没有特别的地方。”

责任编辑:黄建华 SF178

相关阅读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比拼“内功”

中美结构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并不是以“修昔底德陷阱”所设定的军事冲突模式所进行,而是“谁更能解决好本国国内问题”为轴展开下去。中美之间未来谁更能在全球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关键不是谁能在两国战争中胜出,而是谁更能创造本国的美好社会。

房价上涨与这四种人脱不了干系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横生,除了复杂的货币信贷因素、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外,还有一群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他们飞来飞去成为“中国特色的串场经济学者”。相当一些人专为一线城市背书。

依赖制度去产能还有发挥空间

2016年中央财政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276亿元,用于推进全国去产能工作。但当前行业周期性复苏,钢铁产量开始增长,为真实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应该从加强制度性安排入手,禁止地条钢产品和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法制化去产能环境。

中国是否落入流动性陷阱?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衰减,M1、M2持续走阔,货币活化,民间投资意愿低下,企业大量储备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所以虽然我们的政策利率水平和长端水平离零还尚有差距,但中国面临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挑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