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6日07:47 新浪港股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新浪港股讯 8月16日消息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 市传深港通最快将于本周公布,带动中、港股市昨日放量上扬。今次恒指小型股或被纳入通车范围,其中部分科技、体育及医药个股盈利前景佳,有望趁北水涌入而炒上,值得看高一线。

  继上周五(12日)中国证监会称已就深港通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后,昨日又有报道称,有关深港通的国务院批核文件及发布公告已最后定稿,最快可在本周公布详情。消息并指,深港通的可投资港股范围,除了目前沪港通涵盖的恒指大中型股及A+H股,亦会新增部分恒指小型股。

  M1增速扩阔 流动性充裕

  人行上周五亦公布,上月末狭义货币供应(M1)按年增长25.4%,增速较6月增加0.8个百分点,胜过市场预期;广义货币供应(M2)增长10.2%,下降1.6个百分点,逊于预期。这种M1持续高企及M2放缓的情况显示,市场流动性相当充裕。但企业投资实体经济的意愿薄弱,氾滥的货币供应或继续推升资产价格。

  内地货币供应充足,以及深港通消息发酵,共同带动昨日中港股市放量大升。恒指收升0.7%,创逾9个月收市新高,成交额急增13%至893亿元,为近7周新高。沪指亦收升2.4%,重上3100点;两市成交达7,511亿元人民币,急增76%。

  因多数大中型优质个股已被纳入沪港通范围,故市场预期本次深港通新增的小型股,将尤其受惠南下资金的涌入。申万宏源日前预计,深港通将为香港小型股带来34.5%的流动性增长,并列出丽珠医药(01513)、中软国际(00354)等内地资金青睐的“南下九宝”。

  瑞信亦指出,深港通若纳入具良好增长前景的小型港股,料可吸引更多风险偏好较高的内地散户入市。其中部分小型科技股将受资金追捧,该行尤其看好通达集团(00698)及中软国际。

  中软A股分拆助估值提升

  中软国际近期因分拆及与华为合作事宜备受瞩目,其股价从7月27日见大成交当日迄今已累升19%。麦格理日前表示,中软与华为在代码外包及新型解决方案工程方面有所合作,来自华为的业务贡献中软总收入的35%至40%。而华为今年上半年收入按年大增40%至370亿美元,这意味中软亦能随之保持强劲的增长。

  中软本月初亦公布,出售上海华腾及中软国际科技服务予博通(沪:600455),涉资逾63亿元人民币,而博通将以发行代价股份支付,涉1.62亿股,占其扩大后股本约72.18%。这意味中软国际旗下TPG(技术专业服务集团)业务,拟透过借壳博通,实现在上交所的分拆上市。东英指出,中软目前港股估值仅为20倍左右(2017年预测市盈率),远低于其A股同业40倍的估值水平,相信此项A股分拆有助其估值提升。

  兴业金融则表示,TPG贡献中软去年总收入的74%及利润的70%,料该业务2016年至2018年的利润将继续增长至4亿元人民币、5.6亿元人民币及7.5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其向华为及汇丰等大客户提供高质素的服务,带动利润率提升。该行亦引述管理层称,无论TPG的A股分拆是否成功,该业务利润的强劲增长均有保障。

  据彭博预估,中软今年纯利或按年增长24%,明、后年亦可维持双位数字增长;13位追踪该公司的分析师中,12位建议买入,1位建议持有。策略上,投资者不妨于3.4元买入,上望4元,跌穿3.2元止蚀。

  总之,深港通渐近,小型股或乘风而上。惟此阵炒风终有消散时,部分无良好业绩支撑的股份,或在深港通通车后被“打回原形”。投资者藉消息短炒之时,宜严选具盈利增长前景的优质个股。

责任编辑:刘耀东

相关阅读

香港不欢迎内地科技股吗?

与美国股市相比, 港股的科技类股票乃至整体“新经济”股票比重都远远不及,同样与此相关的则是港股市场整体估值长期被认为过低——美国大量高PE(市盈率)的科技股,显著提升了整体市场的PE。

是什么在左右住宅价格?

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为什么不掉?那是因为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每年净增长五六十万人,而深圳已经是过千万人口的城市,现在还在增长。北京的朝阳区,光是中央电视台就为它带来了几万人,所以这个地区的租金持续上涨。

IMF依然误解了欧元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独立评估办公室都在它们各自对欧元危机的官方回应中忽略了同样的核心问题。一场金融危机应该迅速采取行动来应对,同时主要通过削减开支的方式来大幅削减预算赤字。快速的财政调整措施能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从而催生更快的经济增长。

华为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还不够

目前的华为与当年的华为相比,已经是一个“新”华为了。只是,这个“新”华为依然面临着当年的“老”问题——人性化的不足。不过,“压力”已经不是今天的主要问题,焦点是尽到本分和人性化不足的矛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