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锋有鱼杯”港股模拟大赛火热开赛,报名交易即有可能赢取60万大奖!【点此报名】

  一直表态“不会离开”的圣牧创始人姚同山,最终还是告别了自己创立的中国圣牧

  中国圣牧有机奶业有限公司(01432.HK)(以下简称“圣牧”)12月17日发布公告,公司创始人姚同山辞任首席执行官,改由大股东、圣牧董事长邵根伙兼任代理首席执行官,姚同山则继续担任公司执行董事。

  此次与姚同山一同离任的还有圣牧财务总监崔瑞成。

  遭遇高层换血的圣牧,管理层更迭背后更像是控股权变动的连锁反应。记者多次电话联系姚同山,但其未接听。圣牧方面回应《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姚同山是正常的离任,属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行为。

  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圣牧现已有大股东进入,姚同山的退出是情理之中和正常的,融资问题此前圣牧已通过转让部分股权来解决,然而显得后劲不足。接舵人将如何把圣牧领航走得更远,这是更为实在和值得关注的事情。

  创业到退出的路数?

  公开资料显示,姚同山现年60岁,2008年—2010年担任蒙牛乳业首席财务管理兼执行董事,2010年自立门户创办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并独创了沙漠有机奶全产业链体系。就在今年6月29日,中国圣牧发布董事会变动公告,姚同山辞任董事长,邵根伙接任。

  邵根伙现年51岁,2016年9月加入中国圣牧董事会,其引人关注的另一身份为大北农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现同时为中国圣牧董事长兼代理首席执行官。

  根据港股上市规则,企业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不应由一人担任。中国圣牧对此表示,公司委任邵根伙为代理CEO偏离了这一规定,董事会将检讨是否需要区分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对于姚同山、崔瑞成为何离任,中国圣牧发布的公告中并未披露。但此举意味着姚同山彻底退出了圣牧的管理层。

  姚同山的离开是迫不得已还是激流勇退呢?从大股东变为二股东、从辞任董事长再到辞任首席执行官,姚同山退出圣牧的剧本似乎早已写好。

  早在2016年1月27日,中国圣牧与“Nong You”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Nong You”将以每股2.2港元、总价33.55亿港元受让中国圣牧24%股权。目前,邵根伙通过上述并购案间接持有中国圣牧约20.48%股权,为第一大股东。姚同山持股比例约为5.38%,位居第二位。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记者表示,“一方面姚同山出身的蒙牛系一直有‘创业—退出’的价值最大化传统,像蒙牛、现代牧业等都存在类似情况,因此姚同山等圣牧创业元老退出也并不新奇。”

  依次离开的原蒙牛元老们,除了隐匿在慈善背后的牛根生之外,此前都在乳业开辟了新的战场,包括原蒙牛副董事长邓九强创办现代牧业、前CFO姚同山创立圣牧高科等,而如今都处于隐退状态。

  业绩寒冬

  2010年离任蒙牛后,姚同山创办中国第一大有机奶生产企业圣牧,仅用4年多时间就登陆港交所上市。

  不同于其他乳制品企业,圣牧主打有机产品,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自己液态奶、酸奶等品牌的综合性乳制品企业。

  近年来,同为上游乳企的现代牧业、西部牧业等都处境困难。财报显示,现代牧业前三季度实现净亏损7.28亿元,相较于上半年亏损6.66亿元持续扩大,相较去年同期3.11亿元的亏损,亏损增长了4.17亿元。

  西部牧业今年三季报显示,1—9月份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亏损0.8亿元,下滑40%。

  中国圣牧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绩单同样不理想,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左右,同比下滑20%左右;净利润2.3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8.16亿元,下跌70%左右。利润压力成为悬在圣牧头上的利剑。

  其实,圣牧虽然在有机奶领域独占鳌头,但有机奶在中国乳业的整体产业中占比较小,圣牧的发展存在天花板,需要找到更大的合作伙伴才可能突破瓶颈。

  目前来看,大北农似乎也并非圣牧的“救世主”,成为圣牧大股东一年多来,圣牧的盈利危机并未解除。

  “虽然大北农集团不涉足乳业,但在大农牧产业上,包括饲料、种猪、动保等方面都有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补足一个板块。”沈萌认为。

  早在去年11月,中国圣牧向中国最大乳业品牌伊利出售23.51亿股公司股权,占已发行股本37%,涉资52.9亿港元。不过,在今年4月21日,中国圣牧发布公告,就此前公司获伊利入主及提要约收购事项,截至2017年4月21日,买卖协议项下的先决条件尚未获全部达成,买卖协议已根据其条款于2017年4月21日自动终止。

  相比伊利放弃收购圣牧,蒙牛乳业则在今年1月4日对同样从事原料奶生产的现代牧业发起收购要约,当时蒙牛以18.73亿港元向Success Dairy II收购现代牧业16.7%股权。

  现代牧业如今背靠蒙牛集团,反观圣牧,尽管引进大北农集团,但被伊利收购告吹后,依旧在寻找新的出路。

  在乳业专家王丁棉看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人选上,建议圣牧聘请职责经理人实行总负责制,邵根伙及大北农集团在这方面还是经验尚浅。

  而圣牧方面则认为,邵根伙在上下游有丰富的资源,对圣牧也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姚同山还在执行董事职位上继续支持圣牧,邵根伙与中国圣牧创业团队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和目标追求。

  全产业链承压

  近年来,圣牧也在打造全产业链模式,但全产业链对资金要求非常的高,在国内奶源跟奶价低迷期圣牧和现代牧业都遇到比较大的困难。

  圣牧方面对此则表示,国内奶源不论是价格还是数量,在今年的下半年已经逐步进入一个非常良性的阶段。目前没有大规模投资的计划,故不存在大的资金需求。

  “如何把握整个全产业链的运作是个难题,以往姚同山主管时期圣牧的发展模式已经遇到滑铁卢,大北农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目前要考虑做出改变。”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圣牧上游养殖业没有存在多大危机,去年实地考察圣牧的牛场及牛舍与管理牛群都不错,奶产及奶质已达良好状态,在同业中虽不算是最好,但已很接近高水平。”王丁棉看来,圣牧的问题在其下游,特别是产品的营销有压力,做液态奶的营销人才不多。

  “由于此前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过快和大,投入资金可能带来一定的财力成本压力,且要后期项目的拓展等都需大量的资金,为解决融资问题此前已通过转让部分股权来解决,然而显得后劲不足,这是圣牧存在的短板。”王丁棉指出。

  据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中国圣牧液态奶业务收入占比已超奶牛养殖业务。在2017年上半年,中国圣牧实现收入约为11.52亿元,其中奶牛养殖业务和液态奶业务分别贡献收入4.55亿元和6.97亿元,但和2016年上半年相比,销售全部处于下滑态势。

  在圣牧方面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上半年乳品市场行业整体不稳定,圣牧在销售策略上做了一些调整,短期内会有一些影响。

  假如伊利投资圣牧成功,圣牧产品还可以借助伊利渠道进行销售,但伊利最终却放弃了收购。据媒体报道,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圣牧的产品在超市中几乎处于全线打折的状态且打折时间较长,这也被业界认为是以价换市。

  实际上,目前国内原奶的产量居高不下,企业为消化库存,才将产品进行打折销售。只是,打折意味着利润的摊薄,虽然能够以价换市获得一些销量,但并非长久之计,也容易对高端有机奶的产品定位构成不利的影响。

  随着姚同山退出圣牧管理层,大北农的真正“控盘”时代来临。大北农集团与圣牧原班人马的磨合问题,以及对姚同山原发展思路与战略的认同或修正问题都摆在圣牧面前。王丁棉指出,要改的话,怎么改、怎么充实与完善、亦或将其推倒重来,这些都是新主子不得不去深思熟虑的问题。

  (国际金融报见习记者 黄林夕)

责任编辑:陈靖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