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0日13:17 新浪财经

  自从2016年7月12日本行给予买入评级后,中国建筑国际(3311,$10.96)股价上升5.0%,但同期表现跑输恒生指数2.4%。本行相信,现价已充份反映因五月份配售新股予主要股东用作收购投资物业而引致盈利摊薄之影响。我们预计公司下周一公布之中期业绩理想,加上公司增加内地之基建投资,其估值有可能获正面重估。中国建筑国际于七月份公布两项有关国内之基建投资,包括与母公司之一附属公司按50:50的比例成立成都合营企业,承接成都市的基建工程,投资总额将为6亿元人民币。另外与母公司之一附属公司及唐山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按72:18:10之基准成立唐山合营企业,以通过融资及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注册资本将为5.27亿元人民币。

  中国建筑国际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适用房承包商和香港、澳门领先的建筑承包商之一。拥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及良好盈利增长纪录,是一家管理完善的建筑公司。在2012年至2015年,公司收入和盈利年复合增长率分别是24.2%和24.9%。在此期间每股盈利年复合增长率为21.6%,过去四年的毛利率相对稳定于13.3%至13.8%之间。在2015年,公司的收入为379.1亿元,盈利为41.5亿元,分别按年升10.1%和20.1%。香港、内地及澳门市场分别占公司收入的43%、39%和14%。净利润率从10.0%改善至11.0%,部分原因是有效税率降低所致。每股盈利升16.2%。每股派息升26.9%至0.33元,而派息比率从29.3%增加至32.0%。于2016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按年增长18.2%至87.2亿元,经营利润按年上涨20.2%至12.9亿元。

  公司的新合同額在2015年按年上升16.3%至701亿元,其中香港、内地及澳门市场分别占19.5%、68.9%和7.8%。关于今年的新增合同額,管理层目标是不少于780亿元,较2015年实际合同額多11.4%。在2016年上半年,公司获得新合同金额为430亿元,即已完成全年目标的55%。截至2016年6月30日,公司手头上的合同价值为2,390亿元,其中未完成合同价值为1,455亿元,相当于公司2015年的收入的3.8倍。公司明显有足够的项目以确保在未来两年的盈利增长。

  根据彭博统计,分析员预期公司的盈利在2016年达51.2亿元,在2017年达61.5亿元,分别按年增长23%和20%。因配股摊薄效应,本行预计公司2016与2017年的每股盈利将分别增长16%与14%。公司现价相当于9.1倍2016年市盈率,未来两年每股盈利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相对其过去五年平均预测市盈率为13.2倍而言,估值被市场低估。本行维持买入中国建筑国际之建议,以11.0倍2016年市盈率计算,12个月目标价为13.0元。市场共识目标价为14.7元。(双双)

责任编辑:李双双

相关阅读

地价上涨仍是大势所趋

2016年下半年地价走势,我认为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走势,全国房地产政策基本面不变,需求侧的支持是房企溢价拿地的最根本动力;随着下半年一线城市优质土地供应增加,随着高价地块的出现,开发商的投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升。

下半年去产能任务面临三座大山

规模千亿的国家去产能资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相对庞大的钢铁产能而言或是杯水车薪,当前推动钢铁去产能,究竟有何法治化和市场化的工具可采用?

高薪制度不可伤及企业竞争力

为了避免包括高薪酬在内的高成本成为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在选择是否一定要走薪酬的模式,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实际和现实的宏观经济情况而理性决策。在当前“三去一降一补”的大环境下,大谈特谈高薪酬会让很多企业家更加迷茫与无奈。

靠做大国企推动经济已不可能

未来国有经济将进入一个客观的萎缩期,指望再依靠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来推动新一轮的国民经济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