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贾丽娟 每经编辑 宋思艰

  业绩一出 股价大跌

  据中国旺旺中期业绩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总收入93.4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3.7%。而因“部分大宗原物料如纸箱、白糖、塑胶薄膜、马淀粉等采购成本的上升”,公司上半年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回落了3.3个百分点,为44.5%。公司称,正因为如此,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14.5%至15亿元。

  哪些品类在下降?公告显示,公司的主要产品分为四类:米果类、乳品饮料类、休闲食品类及其他产品类。

  最为大众熟知的产品是米果类的米饼产品,休闲类的糖果及果冻等,以及乳品类的“旺仔牛奶”,而乳品饮料更是支撑起了旺旺业绩的半壁江山。记者注意到,除了占比很少的“其他产品”有所上升外,其他三个类别的收入均呈同比下降态势。

  乳品饮料是贡献最大的品类。截至6月30日,公司总收入为93.47亿元,乳品饮料就达到了45.30亿元;税前利润总计20.71亿元,乳品饮料贡献了13.88亿元,贡献最大,但比起上年同期仍然下滑了3.1%。而多年前曾经火爆的米果类产品,近20亿的营收仅贡献了2.74亿元的税前利润。

  不过好消息是,占乳品饮料收益90%的核心产品“旺仔牛奶”,同比仅有1%的下滑,这似乎显示该产品已经逐渐回稳销售趋势。中国旺旺认为,行业内去库存的促销竞争,以及消费者需求的转移,使得旺仔牛奶近年销售疲弱,但公司没有因短期的业绩压力而加入价格战,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产品及渠道的优化改善上。

  在发布业绩报告的同时,旺旺宣布更改财政年度,将年结日由12月31日改为3月31日,以降低春节前后销售高峰时间不确定的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旺旺交出的这份成绩单似乎没有得到市场认可。上述业绩公告一出,公司股价在22日下午应声下跌,截至收盘跌6.49%,报5.19港元。距离2014年12港元上方的股价已跌去近58%,市值距离最高点蒸发了近900亿港元。

  业内:旺旺在新媒体上缺乏声音

  “旺旺”在中国可谓是耳熟能详的品牌,但从2014年开始,受到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中国旺旺的收入出现了三连降,2016年的收入较2014年高点减少了约16.5%。而公司最成功的单品旺仔牛奶,销售也在不断下滑。

  实际上,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旺旺也在尝试着调整扭转颓势。从2017年3月开始,公司进行了包括重新梳理经销商体系,连续发布新品等。不过,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旺旺的主要问题在于产品线的组合,销售体系的问题是次要的。

  “消费在升级,新生代在崛起,中产在扩容,但是旺仔牛奶还是老样子,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包装,怎么能引起新生代的青睐呢?”朱丹蓬说,旺旺可能确实面临中年危机,但是如果不能抓住新生代的脉搏,找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和诉求,那么,未来可能就不是简单的“中年危机”,而是“老年危机”了。

  上海睿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军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旺旺的产品本身面临着许多问题,虽然近年也推出不少新品,但市场表现并不突出。“旺旺产品的结构性调整滞后,随着消费升级,市场对于高价值产品的需求量在增加,而旺旺的老产品没有升级,新产品缺乏前瞻性和持续性。此外,传统渠道特别是KA渠道整体增长放缓,而便利店等渠道在增长,但旺旺缺乏适合这个渠道的产品,特别是新品。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旺旺在新媒体上缺乏声音,而这是和年轻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渠道。如果旺旺不做出改变,这个危机的时间可能会持续下去。”

  业绩公告显示,公司已经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及行销组织,强化品牌建设及增加与消费者沟通的各项活动等。公司认为,该经营策略已逐步产生效果:上半年推出了“旺仔特浓牛奶”、“哎呦荞麦米面”、“旺旺口泡刹”等新产品,并不断开拓四五线城市的空白市场。2017年上半年,电商及母婴渠道的收益持续快速成长。下半年,公司将继续精耕渠道及开拓产品,通过精准营销及互动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从而拉动业绩稳步前进。

责任编辑:马婕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