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暗战创业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 15:31  《融资中国》

  文|本刊特约记者  王动

  2009年春节后的一个星期,中国股市迎来牛年开门红,一周内上涨190多点。如此好的证券发行机会,发行市场居然一片寂静。业界流传:证监会正专注于创业板推出的筹备工作,对发行节奏进行调控,一切为创业板让路。

  又是创业板!这次,或许创业板真的要推出了。

  最流行的判断是:监管层将推动原本申请深圳中小板上市的企业转为申请创业板上 市;创业板启动后,再重启中小板的上市审核工作。据了解,一些券商投行部门已经开始把手上的中小板上市项目转移运作创业板上市了。似乎资本市场上下正在做迎接创业板的准备。

  而此次望穿秋水等待创业板出台的主角从早前的股权投资基金经理和中小企业主变成了投资银行家。

  市场低迷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上市冲动减弱及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减少,给投资银行带来的后果:承揽项目难度加大。加之证监会2008年9月中旬暂停新股发行工作,在业务真空期煎熬近半年的投资银行似乎终于等来新的生机。

  根据证监会2008年3月下发的《创业板征求意见稿》:创业板上市公司必须连续两年盈利,低于中小板连续三年盈利的要求;净资产和净利润要求是2000万元、500万元。

  “又是创业板,每隔几年我就听一次,能不能有点新意。”在东方广场的某基金经理办公室内,该基金经理在和投资银行家沟通时,听到对方谈起创业板,很是不以为然。但是对方却很严肃地说道,“这次可和以往不同,创业板很快就要推出了。”

  也难怪基金经理不相信,从90年代末到现在,创业板就像一个“狼来了”的故事。每过几年,从传出创业板出台的消息到梦想破灭,创业板总要在轮回中为中国股民带来欢喜和幻灭。

  早在2000年,深圳交易所就宣布正式启动筹备创业板的工作。同年4月,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的周小川表示,证监会对设立创业板市场已做了充分准备。在证监会的推动下,深圳交易所之后迅速成立了高新技术板工作小组,并停止在主板市场发行新股,全面进入创业板市场的筹建。

  但很快,所有的梦想都破灭了,那一次折腾是因为网络股泡沫破灭。在以纳斯达克为首的全球创业板指数大幅下挫的同时,国内市场也由牛转熊。骤然变得寒冷的资本市场,使管理层对推行创业板产生了疑虑,最终本要推出的创业板变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中小板”。

  在这以后,自2002年11月开始至2008年,市场上几乎每年都会传出各种与创业板推出有关的消息,“推出创业板”的传言每次都是在牛市中形成,在熊市中破灭。

  “狼来了”说多了,大家也都麻木了。但是,此次似乎与过去颇有不同,狼也许真的要来了。“眼下可以说是推出创业板呼声最高涨的时候。”在上海新闸路光大证券的办公室里,一位记者的投行朋友笑谈道,“过去最期盼创业板推出的是股民,现在轮到我们盼着创业板快点推出来了。”

  这也许就是本轮热炒创业板的最大特点,对创业板寄托了无限遐想的不再是投资者,而是从业者,市场上最有力量的群体。从证券公司,到证券业协会,再到证监会,大家都在谈论着创业板。

  投行的苦日子

  几乎中国每家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都流传着创业板即将出台的消息。和他们谈论创业板,也成为了记者走访投行的必备功课。

  2007年,记者走访香港和深圳的时候,对记者大肆吹捧创业板的,基本上还都是风险投资经理和中小企业主。但是,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望穿秋水等待创业板出台的主角换了一拨人,从私募基金经理变成了投资银行家。

  2008年9月16日(美国时间9月15日),雷曼公司宣告接受破产保护。在美国,香港和内地,记者所认识的金融从业者都表示,那是全球资本市场走势的一个分水岭。雷曼公司发行和担保的债券违约,在全球掀起了惊天波澜,也迅速波及到了太平洋彼岸的中国内地。

  资本市场是国际金融风暴的重灾区,而在政策调控的作用力之下,证券公司中的投资银行部门承受的压力最为突出。据传,在2008年9月16日下午,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委员们收到了通知,证监会暂时停止对公开发行项目(包括首发和公开增发)的审核。因此,2008年9月16日当天审核的博云新材和荣盛地产就成为了发审委在2008年公开发行审核的绝唱。而项目审核暂停,直到现在也没有恢复。

  “证监会叫停项目对于投资银行部门的影响是致命的。当时我工作的南方证券是中国数一数二的顶级券商,但是也很难熬过业务真空期。在证监会叫停了证券发行之后,不少同事被迫离开了证券发行业(投资银行)。当时那些实力较差的小券商,也有不少不得不放弃证券发行业务。”一位从业16年的老投行对记者谈起了1994年时痛苦记忆,“以我的经验来看,能够熬过发行寒冬的证券机构肯定是实力强劲的大机构,比如中金证券、中信证券、国信证券和广发证券。”

  根据记者了解到的内部信息,大型券商的日子确实好些,至少他们的投行员工还有事可做。在低迷的市场下,在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和国信证券这样的大型券商里,投资银行部门都在小心翼翼地经营着已经承揽到的项目。“现在就是看谁的项目储备比较多了。”国信证券北京投资银行部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工作日程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做文件,和客户沟通,我们还一如既往地在工作。”

  而项目储备不足的中小型券商情况就相当糟糕了。“再这么下去,我连拿工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在北京中关村,一家小型券商的投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几乎完全没有事情做。”

  如果行情这么延续下去,相信大型券商也难以支撑,因为项目承揽的难度大大增加了。“市场行情下跌,发行叫停,我们听到的全部都是坏消息,那些想上市的企业也一样。”一家小型券商投资银行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企业家上市融资的冲动也消失了。2009年的春节,记者在厦门同安遇到了一位从事不间断电源生产的企业主,他告诉记者,他对上市的兴趣下降了许多,“我们主要的融资渠道一直是通过银行,上市只是一些股东(投资基金)的冲动。现在他们也认识到,眼下的环境不适合上市融资。”

  能上市但是放弃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对于更多企业来说,突如而来的经济拐点让它们彻底失去了上市的希望。2008年11月底,记者赴深圳参加某证券公司的策略研讨年会时,遇到了该券商人民北路营业部的一位大客户。这位被券商营业部热捧的阔佬对记者吐出了一肚子苦水,“生意难做啊,原本前两年我们珠宝行业的利润还算不错,但是近年估计难逃亏损。”三年连续盈利,是A股上市的起码条件,但是在经济周期发生转向的时候,恰恰是这条原本看似简单的条件成为了企业的致命伤,让上市似乎成为了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无论是企业上市冲动减弱,还是符合条件的企业数量减少,对于投资银行来说,后果都是相同的,它们承揽项目的难度大了许多。

  就在这时候,准入门槛更低的创业板即将推出成为了照耀他们的一线曙光。企业家也希望中国股民打新的热情,配合上央行不断下调利率带来的流动性,能够让他们在熊市中赚上一桶金。

  一切为创业板让路

  无论企业家和投资银行家多么期待创业板的推出,但是它们却完全没有能力决定中国资本市场的走势,因此投资者和从业者都把目光转到了证监会身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