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举行揭牌仪式隆重发布内蒙古县域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调查报告
1月9日,由经济观察报、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联合主办,包商银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支持的2017新金融年会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调查报告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调查报告发布会以“不忘普惠初心,牢记金融使命”为主题,深入探讨普惠金融为贫困地区带来的机遇与发展。
包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王慧萍,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文钊,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理事长王松奇,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学术委员会顾问、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副司长吴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等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并围绕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发布的《内蒙古县域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调查报告》进行了讨论。
推动普惠金融持续发展
服务小康社会建设
活动伊始,王慧萍行长,代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的主要发起方之一——包商银行发表致辞,她在致辞中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工具,是服务民生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让金融服务覆盖更大、更广泛的人民群众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应有之义。
包商银行是普惠金融的积极倡导者和践行者,成立20年来在小微金融、农村金融、金融扶贫等普惠金融领域都有深入的思考和实践,逐步摸索出一条具有包商特色而又可复制的普惠金融服务之路。
早在2005年,包商银行与世界银行合作,率先引入德国最新技术,在中国开展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从2007年起,包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和监管部门的号召,十年间共发起设立了31家村镇银行,半数以上设立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覆盖了全国15个省市和自治区,有利支持了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普惠金融也应该有新气象、新举措、新境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端的普及,新技术革命对传统产业,包括金融业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而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普惠金融带来了空前利好,普惠金融正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积极引进、运用和借鉴各种新技术,探索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路径,如何拓展和深化普惠金融服务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群众美好获得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文钊表示,过去这一年,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5年联合国提出普惠金融概念,普惠众人,惠及民生,立足机会平等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社会各阶层、各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为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指出了一条具体的道路,普惠金融已经成为当今中国金融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金融人一个新的机遇和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嘉宾致辞环节,活动主办方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理事长王松奇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普惠金融领域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稳步扩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服务可获得性逐步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当前普惠金融服务市场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内生动力不足。因此,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是一个很好的借力平台,通过凝聚更大范围内以及更深层次的资源和力量,从政策诉求、培训研修、调查研究、宣传、科技运用等方面为会员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
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学术委员会顾问、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表示,做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须特别的社会责任感,目标函数中没有特别的社会责任感,没有特别的爱心,是不会去做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须特别的金融担当,即遵循金融的本质属性或规律,力求借出去的钱能收回本息,从而具有商业可持续性;须特别的了解客户,以确保在恰当的时间把恰当的钱借给恰当的贫困户;须特别的解决方案,即针对不同贫困户的特殊融资难题,研发特别有效的金融解决方案。此外,还须特别的细心耐心、特别的包容小散、特别的精打细算、特别的风险管控以及特别的全程跟随服务等。
国务院参事、友成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提出《普惠金融向何处去》的话题,他指出,普惠是针对小微企业,满足一般农户贷款需求的金融服务。可以大体上用商业的原则,市场的方式来推动。而特惠金融,即专门针对建档立卡户的金融产品,则要用不同方式来推动。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对贫困户发放扶贫再贷款时,不应当过分关注商业性原则。不管是农商行,还是村镇银行和农信社,做特惠金融时不要追求利润,而是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该让出一部分利益来去帮助贫困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表示,要坚定地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他指出,第一,中国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来推动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包括GDP的持续上涨、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经济转型的大背景。第二,普惠金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需要去发现实体经济的内在价值。第三,普惠金融其实还是金融,不等同于扶贫,因此它是一种基于信任的共赢。
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在现场分享了他对于“不忘普惠初心,牢记金融使命”这一主题的思考,他表示,之所以要发展普惠金融,是因为如果我国的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形成强烈反差,宏观经济就不能保持平衡,国民经济的增长也会受到制约。普惠金融有四个要素:为中小微服务;不是另建一套体系,而是让现有的金融体系更加包容;讲原则,最终建立成为市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商业体系;中国找到了数字普惠金融方法,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贫困金盟隆重揭牌并发布《内蒙古县域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调查报告》
大会当天还隆重举行了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简称贫困金盟)的揭牌仪式。贫困金盟由《银行家》杂志社、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等九家单位,于2017年4月共同发起成立,以“和衷共济、协同发展、助力脱贫”为宗旨,力求发挥金融扶贫功效,助力我国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现场,包商银行副董事长、行长王慧萍,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理事长王松奇,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学术委员会顾问、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内蒙古金融办银行保险处处长卜春燕,内蒙古扶贫办社会处处长高洪飞,鄂伦春自治旗财政局副局长赖淑梅共同进行揭牌,与到场人员一起见证贫困金盟的诞生。
揭牌仪式结束后,由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发布《内蒙古县域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调查报告》,赵坚在报告中提出:金融服务不应片面强调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款覆盖率,因为一家一户的简单再生产模式不能提高生产率,无法应对农牧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而应重点支持新型农牧业生产组织的发展,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可获得土地收益,通过提供劳务可获得劳务收益,能够更有效地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目前内蒙古农牧旗县金融供给不足与过度负债的问题同时存在,表现在贷款利率过高;贷款产品与农牧业生产周期错配,用过桥资金倒贷,加大了农牧民的融资成本,加之连续多年旱灾,导致部分农牧民过度负债。
针对以上问题,赵坚提出以下建议:金融服务要精准到生产经营活动,支持企业家的农牧业生产组织创新;增加信用贷款占比;进一步增加贫困旗县的信贷供给,深化信用联社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的服务功能。
最后,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内蒙古县域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调查报告”的有关内容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话题包括:内蒙古贫困旗县农牧业贷款利率过高问题的成因、内蒙古贫困地区的过度负债现象、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系统深化改革方向等。参与讨论的专家和企业代表为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新金融家联盟秘书长新望,泛美开发银行原高级顾问鲍永东,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联盟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杨德勇,对话由赵坚主持。
华而诚指出,普惠金融是包容性的金融。金融机构之所以没有满足内蒙古农牧业生产组织大规模生产创新的金融需求,能力不足是主要的问题。我们可以学习美国金融助力于其农业完成大规模生产经营转型的成功经验。此外,传统信贷金融独立担负起风险较大的农牧行业的转型融资总是一大挑战。我们也可以探讨风险承担能力较强的股权投资基金,以“资金+管理”的模式提供农牧业生产组织创新所需的先期投入的可能性。
新望表示,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金融,农户们没有抵押物,或者可担保的资产,如果我国要真正市场化,金融必须在农村有广泛的开展。金融在农村的持续推进不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需要制度化的建设,需要更完善的基础条件。至少要将农户与农业企业、中小企业同等对待。扶贫是农村金融广泛开展之后的必然结果,而非初始目标。
鲍永东表示,要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人口做普惠金融,拉美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拉美之所以能将普惠金融持续这么久,是因为他们已经走出了商业化的可持续模式。
何广文指出,作为金融机构,参与贫困地区的普惠金融服务,对于消除绝对贫困,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但是,是要做好普惠金融服务需要创新,一是要有一种与伦理、道德无关的社会责任意识;二是要进行组织机构和业务创新、评价客户方式的创新,特别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普惠金融服务;三是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农村金融需求特别是信贷需求的转型趋势,要把握农村发展大趋势,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振兴等服务;四是要促进需求角度的创新,特别是需要促进农民的组织化、创业能力培育、金融素养等的改善。
杨德勇表示,金融市场不同于其他的市场,这个市场对初始环境高度依赖。普惠金融不能解决金融市场的全部问题,也需要依靠市场和政府来解决。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