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22:10 一财网

气候大会上马克龙抢风头 承诺为资金缺口找钱

冯迪凡

波恩气候变化谈判大会(COP23)进入高级别会谈时间,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主场抢了她的风头:在当地时间15日抵达波恩后,马克龙即刻宣布,他负责来为因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而面临财政危机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找钱,且法国将于2021年告别煤炭。

马克龙演讲的台下就坐着不少IPCC的科学家们,他的发言获得了热烈的掌声;相比起来,因组阁进程和内政牵制,只能模模糊糊表态的默克尔让环保主义者们失望了。

目前IPCC的资金缺口在200万美元左右,马克龙拍胸脯表示这钱“一分都不会少”。不过在更大的资金难题上,即对发展中国家提供“2020年每年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并在2020年后显著提高规模”的问题上,各方仍陷入谈判僵局,基础四国部长们也在15日召开记者发布会,进一步敦促发达国家兑现承诺,扩大气候资金规模。

被组阁掣肘的默克尔

从柏林匆匆赶至波恩的默克尔并没有为与会代表奉上惊喜。此前包括联合国方面都期待默克尔可以就煤炭问题进行表态,有些环保组织甚至希望默克尔可以宣布让德国告别煤炭。

目前德国承诺在202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较1990年水平减排40%的气候目标,然而到今年为止,德国碳排放已连续第3年回升。

根据德国能源行业调查AGEB的数据,2017年1~9月德国能源消费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9%,预计2017年全年德国能源消费将比2016年上升1%以上。由于能源结构中的风电、光伏比例有所上升,2017年德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将以低于1%的幅度微升,这将是2015年以来德国碳排放连续第3年回升,如此以往,德国的 2020年减排目标恐怕无法实现。

与此同时,本周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发布的《2017年全球碳预算报告显示,全球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在连续3年零增长后,将于2017年增长2%,而在2014年~2016年,这一数字几乎没有增长。

该报告认为,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欧盟和美国减碳步伐放缓。其中,2017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约为2.2%,美国的碳排放量预计下降0.4%(-2.7%~+1.9%)。这比美国在前十年保持的每年1.2%的下降率要低,而且煤炭消费也意外出现了增长;欧洲碳排放量预计下降0.2%(-2%~+1.6%),也低于前十年的平均下降率2.2%(GDP增长约2.3%)。

不过该报告的研究团队指出,尽管2017年全球碳排放总量有所增长,但是目前还不足以判断这是通向全球排放峰值过程中的一次性事件,还是预示着全球排放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

而对于上述难题,默克尔仅仅表示,德国煤耗仍很高,德国将继续努力,并且需要考虑就业问题和能源使用问题。

实际上“告别煤炭”问题已经成为摆在默克尔面前的一道组阁难题:绿党在谈判中提出条件希望立刻关闭多达20家煤电厂,以保证德国实现2020年气候目标,但默克尔所在的联盟党和自民党都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样的过激行为有可能导致能源安全问题。

抢风头的马克龙

相较于被组阁问题制掣的默克尔,一心要挽救《巴黎协定》的马克龙则敢说得多。马克龙在默克尔演讲后登台,直接指出:“我们需要不断的科学信息来保决策明确。 IPCC是这项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美国的决定令其遭受资金威胁,为此我建议欧盟在此方面来取代美国的地位,而法国将迎接这一挑战。”

马克龙所指的IPCC是专门发布同气候变化相关科学报告的重要科学家机构,正是IPCC的研究结果指出了人类活动致使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以上的事实风险以及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目前全球性地球变暖的可能原因。

同时,IPCC的重要研究结果还包括通过气候模型的一系列预测表明,在未来数十年内,除非大幅降低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量,否则在下一世纪,气候变暖现象极可能使地球温度的增幅超出工业化之前幅度2°C以上。

美国的一些气候怀疑论者则经常质疑IPCC的权威性。不过令人感到讽刺的是,1988年,正是在美国积极推动下,IPCC才正式成立。

“我保证从2018年开始,IPCC能得到它所需要的所有资金。一分钱都不会少。”马克龙在大会上保证,这一表态立即得到了场内热烈掌声。

目前马克龙计划在今年12月12日《巴黎协定》达成两周年之际,在巴黎组织召开国际气候峰会,以盘点有关《巴黎协定》的进展和动员必要的资金,并拟邀请来自100多个国家以及800多个国际组织、非政府团体、公共和私人机构的2000余名代表参会,不过这个名单上没有美国总统特朗普。

法国总统府给出的原因是,因为受邀的国家领导人都来自承诺落实《巴黎协定》的国家。

基础四国呼吁落实资金缺口

虽然马克龙承诺将填补IPCC的200万美元资金缺口,然而发展中国家关心的更大的资金问题仍然是谈判焦点。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经过近一周半紧张的谈判,目前谈判已经顺利的进入了下半场,《巴黎协定》的实施细则、促进性对话以及2020年前行动等问题都出现了阶段性成果,唯一尚未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

在其中,包括基础四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呼吁在联合国框架内要设置一个解决2020年前承诺和行动相关问题的专门议题,对各国的行动进行盘点。

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解振华表示,在这一点上“77国集团+中国”立场空前一致。

解振华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曾指出,要求把2020年前(行动)作为内容列到整个议程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国际社会看到多边机制有效,给国际社会树立信心,“谈以后是重要的,看现在有哪些行动更重要”。

“目前谈的都是2020年之后建立实施细则,搞促进性对话,要了解一下2020年之前各国行动如何,这次大会应当列入这样的议程,即各国就202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和行动相互交流,了解《多哈修正案》的生效情况。”解振华指出,关于《多哈修正案》,哪个国家批准了,以及减排能做到什么程度,都应该透明,让国际社会了解。

与此同时,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的要求,发达国家到2020年应率先实现减排目标,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谈到此问题,解振华在15日的吹风会上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目前正在谈判,还有很大的分歧:发展中国家要求兑现1000亿美金,且2020年后要增加多少要有预期,而一些发达国家则表示2020年前之前有困难,之后更不好谈,“现在怎么解决,看看今天晚上(15日)和明天高级别部长的磋商。”

巴西环境部长何塞.萨尼菲略对此表示,已经没时间再等了,基础四国非常关心资金支持的落实情况。

此前“基础四国”(巴西、中国、南非、印度)已经在波恩会谈期间举行了第25次气候变化部长级会议,并在会后发布的声明中指出:“发达国家未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持续、可预测及充足资金、技术开发和转让及能力建设的支持水平将决定发展中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付出的最大雄心程度。”

该声明指出,部长们对一些发达国家试图在全球环境基金和绿色气候基金下单方面对发展中国家获取资金采用新的资格标准表达最深关切。部长们强调,需要对追踪和审计发达国家资金支持的方法进一步明晰和强化。部长们还将进一步敦促发达国家兑现承诺,扩大气候资金规模以实现到2020年每年至少1000亿美元的资金目标,并在2020年后显著提高规模。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