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立足全球 做好国内做强自己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永华 | 长沙报道

  责编:陈惟杉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0期)

  今年8月31日,中联重科(000157.SZ)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中联重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7.9亿元,净利润11.32亿元,扭亏为盈。

  十九大代表、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去一降一补’的精神和要求,从2014年开始,中联重科开始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现在,中联重科已经彻底摆脱了前几年因国际国内工程机械市场骤变而陷入的断崖式下滑困局,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上升通道。”

  另一项数据显示,中联重科上半年对没有处置完的二手设备和应收账款都充分计提了减值准备,总计87亿元。“风险彻底释放,我们可以轻装上阵了。”詹纯新难得地露出轻松的神情。

  从“小作坊”到全球第六大工程机械企业

  1992年,由于经费压缩,曾经主管全国建设机械设计的建设部长沙建筑机械研究院(下称“建机院”)日益陷入挣扎求生的境地。一位老员工回忆说,“当时就靠卖图纸为生,几百块钱一个月。”

  当年3月,37岁的詹纯新被任命为建机院副院长,成为一名副厅级干部,主抓科研。面对建机院的生存困境,詹纯新提出,老路子走不下去了,要办公司。1992年9月28日,詹纯新带着7名员工,借款50万元创办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

  这样一家没有厂房也没有设备的“小作坊”,詹纯新最初给它的定位却高得“离谱”:“它是研究院的公司,也是带动研究院转型的一个公司。”

  1993年,中联重科在借来的厂房里敲敲打打出第一台混凝土泵,当年10台混凝土泵带来了400万元的产值。不料,詹纯新却做出了停产的决定,“产品质量有问题。如果继续做,就会卖到哪里砸到哪里,最后砸掉中联的牌子。”

  1994年7月,中联重科开发出了第二代混凝土泵,到年底,免费换回前期销出的10台第一代混凝土泵,还卖了45台第二代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000多万元,10倍于1993年。

  自此中联重科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1995年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收入达24.5亿元,2007年过100亿元,2012年达480亿元,利税合计120亿元,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6位。

  这20年中,中联重科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0%,是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工程机械企业。

  中联重科和一批中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崛起,彻底改变了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的格局。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1992年起步的时候,中国工程机械影响几乎为零,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用海外品牌;然后,中国市场用中国产品,海外市场用海外品牌;现在是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都能看到中国品牌。

  在混凝土机械领域,中联重科和同城的三一重工合计占据超过80%的市场,还先后收购全球前三的意大利CIFA公司与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牢牢把握住了这一市场的话语权。

  断崖下跌,“被打到地板上”

  然而,在过去短短的几年间,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却经历了从巅峰到谷底的惊险历程。中联重科也未能例外。

  从2009年到2012年,基建与房地产市场对工程机械需求猛增,整个行业形势极其火爆。

  “客户排着队买设备,非常红火。” 中联重科副总裁郭学红说,营销人员拼命抢市场,生产车间加班加点,“有时候三班倒,最多的时候一个月生产800台混凝土泵车,收入30多亿元,现在全年也没有这么大的量。”

  大好形势下,工程机械各大巨头纷纷喊出进军世界前五、前三的口号,最高的目标是5000亿元,产能规模快速放大,甚至酿酒的五粮液、造船的熔盛重工都跨界杀入工程机械市场,产能严重过剩。以挖掘机为例,2013年全国挖掘机总销量11.47万台,但规划产能达60万台。

  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财务杠杆飙升。2008年以前,工程机械行业的首付比例一般是30%左右;2011年,工程机械行业出现“零首付”,很多设备的应收账款周期长达8年以上,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设备以极低的首付款流入市场。

  截至2015年年底,国内工程机械市场设备保有高达700万台,这意味着大量工程机械产品被闲置,出清存货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尤为重要的是,这导致整个行业坏账、应收账款与存货高企。

  风险急剧升高,在瞬间爆发。郭学红坦言,市场好,拿到设备就能拿到工程项目,就可以赚钱;“一旦市场下滑,他们赚不到钱,就还不了贷款,或者故意不还钱。”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2013年,全国工程机械A股14家上市企业合计应收账款为817.2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4.40%,其中河北宣工(000923.SZ)、山河智能(002097.SZ)、徐工机械(000425.SZ)等企业超过70%。

  詹纯新坦言,“2013年,市场在下滑,人们还没有足够的认识。2014年,所有的问题都开始显现,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队伍开始人心涣散,尤其是营销与技术队伍,对公司下一步缺乏信心。”

  据统计,从2013年起,中联重科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同比下降19.82%,此后4年间,企业的营收和利润持续下降,到 2016年,营业收入为200.2亿元,净亏损9.3亿元,首度告亏。

  谈及这次下跌,詹纯新犹自胆寒:“这一次断崖式下滑,对中联重科来讲,近乎被打到地板上了。应收账款每天都在增加,就像是洪峰排山倒海,势不可挡。这一场寒潮过去,企业会是什么样子,很难预料。”

  整个工程机械行业哀鸿遍野,面临重新洗牌。《中国经济周刊》此前曾报道,到2016年底,全国挖掘机生产企业已经从110多家下降至20多家。詹纯新说,在生产端,行业集中度更高,“过去还有些小企业,现在基本都关门了。”在市场端,大租赁商、大用户集中的趋势也非常明显,“过去小打小闹,个体户也能买的情况过去了。”

  回望这次行业寒冬,詹纯新总结说,“这个低谷时期非同于一般的低谷,它必须承载这么多年的高峰市场带来的问题,比如管理粗放、技术停滞、高杠杆率,以及由此带来的信用销售风险。”

  那么当初能否规避这样的风险?

  一贯谨慎的詹纯新2010年时曾提出行业产能过剩的预判,但并未踩下刹车。郭学红解释说,“在此之前,工程机械行业也反复出现过这样红火的场面,没有人预料到这次的红火会是巅峰。”

  对企业来说,隐藏的风险更可怕。郭学红认为,“整个市场都这么做,如果哪家企业的规模上不去,就将失去话语权,这对企业来说也是很大的风险。”

  事实上,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各企业均不得不投身极其惨烈的竞争之中。

  “三去一降一补”:一边渡难关,一边调整

  詹纯新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去一降一补’的精神和要求,从2014年开始,中联重科开始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智能化、“互联网+”的4.0新产品是其补短板的核心。

  中联重科2017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共研发4.0产品41款,其中14款产品完成样机下线。

  詹纯新预计,2018年80%的销售收入来自4.0新品。为了做出更好的产品,中联重科启用新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人员设计的产品激励与毛利挂钩,投放市场的利润,设计人员参与分成。对生产工人,中联重科也从计件制改为计时制。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一位车间主任周龙安说,改革后,工人更注重质量,返工的产品大量减少。他还透露,“公司鼓励大家提高技术,提高质量,今年将评选‘工匠’,一旦评上,年薪可以达到27万元。”

  在去杠杆方面,2014年,中联重科全面收紧风控,所有高管被下派至各营销片区,一一排查、清理重大逾期客户。分管营销的郭学红说:“现在应收账款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完毕,负担基本清除。”

  在去产能方面,詹纯新说:“我一直是控制产能,对投资非常谨慎。”目前,中联重科净资产近400亿元,固定资产仅60多亿元,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同行企业,在重工行业中成为一家轻资产公司。

  至于曾经庞大的库存,经过数年消化后,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表示,“中联重科今年满负荷开工,仍是供不应求,存货也全部出清。”在中联重科麓谷工业园中,《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两年前曾看到各类设备堆积满地,现在却连迎接各方参观的样机都只有少有的几台。周龙安说,存货年初就卖光了,新品一出厂就被客户拿走。

  中联重科的整体布局也全面调整。

  2014年,中联重科联合弘毅投资收购奇瑞重工,进入农业机械行业。2016年,其农机板块在行业整体下滑时逆势增长,贡献收入34.5亿元。

  出人意料的是,中联重科今年上半年以116亿元的价格出售其环境公司80%的股权。有了这笔资金,中联重科来了个彻底的“大扫除”,一次性计提了87亿元坏账准备。

  詹纯新说:“经过这几年的调整,中联重科处于最佳状态。”对于未来的发展,他判断,行业在2016年7月触底,现在进入稳步回升阶段,但以前的高速增长时代一去不返,中联重科也不再过度追求规模。

  “立足全球,做好国内,做强自己。”詹纯新表示,中联重科将做精、做强,通过国际化走出去,做强中国工程机械。“这个战略是我第一次对外讲。”

  詹纯新向记者透露,最近在欧美看了不少好标的。

  中联重科曾先后并购5家国外企业,2016年曾试图收购全球排名第三的工程机械制造商——美国特雷克斯公司,后因在关键条款上未达成一致而终止。

  数年前,詹纯新曾这样宣称公司的理想:“不在中国争地位,而为中国争地位。”如今,擅长并购整合的詹纯新选择的路径依然是加快海外并购而走出去。

责任编辑:刘金磊 SF11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