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在2016年全球市场动荡之际显示出强劲活力,资产管理规模稳中有升。截至2016年底,香港资产管理业务合计规模达到18.29万亿港元,较上年增长5.2%。

  据香港证监会近日披露的数据,2014年到2016年,香港基金管理业务合计资产分别为17.68万亿港元、17.39万亿港元和18.29万亿港元,三年的幅度变化分别为10.5%、-1.6%和5.2%,而之前的2013年比2012年增长了27.2%。整体来看,过去5年香港市场资产管理规模累计增长幅度达到45.3%。

  据了解,香港资产管理业务主要由以下大类组成: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管理的资产占到总规模的七成左右;其次为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占比约两成;持牌法团的基金顾问以及房地产基金占据了另外10%的业务规模。

  从这几类机构管理资产近年的增幅来看,基金及保险公司资管规模水平于2015年经历了一番波折,2016年开始复苏,进入平稳发展阶段。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管理规模分别为12.77万亿港元、12.26万亿港元和12.82万亿港元,增幅分别为11.85%、-4%和4.6%,整体增长幅度较为平缓。

  相比之下,作为第二大构成的私人银行业务发展较快,近三年的管理规模分别为3.10万亿港元、3.67万亿港元和4.06万亿港元,增幅分别为12.46%、18.45%和10.72%,2016年增长规模达到9560亿港元。尽管增幅略有放缓,但相比基金公司业务而言,私行业务受人民币贬值的影响较小。此外,持牌法团的基金顾问业务管理基金规模均有所下降,近三年的管理规模分别为1.61万亿港元、1.27万亿港元和1.20万亿港元。

  据香港证监会调查显示,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增长主要来自新增及现有投资授权的净资金流入,以及2016年底前市场整体表现理想所致。香港的私人银行业务持续扩充则是得益于私人银行客户的净资金流入。

  海外投资者是香港资产管理业务的主要资金来源,巩固了香港作为亚洲主要销售及分销中心的地位。香港证监会数据显示,来自海外投资者的资金由2015年的11.78万亿港元上升至2016年的12.0万亿港元,占资产管理业务的66.3%。而源自香港本土的基金投资金额则只占33.7%,显示海外投资者对香港的稳健监管架构抱有信心,也对香港市场多元化的投资方案相当认同。

  不过,近三年来,香港本土的投资基金比率呈现上升趋势,在基金投资总额中的占比从2014年的29.0%上升到2015年的31.5%,直到今年的33.7%,三年来上升了4.7个百分点。

  香港市场机构化特征明显。机构性基金及其他基金(主要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海外零售基金及保险投资组合)占香港资产管理及基金顾问业务总值的57%,2016年仍然是最主要的基金类别,机构资金占比较上一年增加6.6%。

责任编辑:张海营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