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饶守春 北京报道

  在承诺给出答案的最后一天,中体产业(600158.SH)对外披露了股权转让结果。只是相比于外界的预期,最终结果略显“意外”。

  4月16日晚间,中体产业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基金管理中心(下称“基金中心”)发来的函件,在对四家意向受让方进行审核后,最终确定无一能够满足其指定的公开征集条件,这意味着此次股权转让流标。

  去年12月,基金中心在征集意向受让方时,曾制定了除有关方需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外,还需另外满足包括能够承诺注入优质资产等四个方面的条件。

  尽管此次中体产业股权转让以失败告终,但有知情人士透露,中体产业仍将再推动股权转让事宜,且公司最高层级或有自己意向方。不过,这一说法未获得上述中体产业有关人士的验证。

  “意外”的结果

  从去年11月13日,基金中心决定转让所持有全部1.86亿股(占总股本22.07%)中体产业股份,同年12月20日,中体产业正式披露了有关拟征集意向受让方的公告。在该份公告中,基金中心对拟“争夺”中体产业控股权的意向方,提出了多个要求,其中除了需满足政策要求外,最主要的是其单方面提出的四个要求。

  中体产业有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其理解的意义来看,所谓未符合公开征集条件便指的是该公告中提及的四个要求,分别为:首要条件是受让方或实际控制人设立三年以上,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无重大违规行为,其次则是具有明晰的经营发展战略、具备促进上市公司持续发展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能力,以及现今来看最为重要的条件——“拥有符合证监会规定的优质资产,且受让方需承诺在一定期限内注入中体产业”。

  今年1月,在回复上交所的追问下,中体产业终于对外披露了四家意向受让方,依序分别为北京翔明体育文化有限公司(下称“翔明体育”)、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理益”)、天津乐体安鸿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乐体安鸿”)和深圳市鹏星船务有限公司(下称“鹏星船务”)。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调查,上述四家意向受让方的背景均不简单。其中,翔明体育背后实际控制人与近年来资本市场颇为活跃的外滩控股关系暧昧,新理益、乐体安鸿则分别是刘益谦、乐视控股贾跃亭旗下企业,其中新理益更一度是中体产业第三大股东,只是在股价高位时获利后清仓退场。另外,鹏星船务的股东进行穿透后,实控人则指向了地产企业佳兆业集团。

  面对这四家皆有“来头”的潜在受让方,此次中体产业股权转让的失败,令外界颇感“意外”。

  此前,有接近交易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翔明体育曾一度接近拿下中体产业,但随后风向却出现变化。该人士称,乐体安鸿成为出价最高的意向受让方(乐视体育最新传出赴港上市的消息),鹏星船务在后期则成为夺得控制权机会最大的公司。

  或二度筹划股权转让

  虽然此次中体产业的股权转让事宜终归以流标告终,但这对于曾经承诺三年内完成股权转让的中体产业来说,或许并不意味着结束。

  2014年8月,中体产业大股东国家体育总局在回复有关监管层时,曾表态将要在未来三年内完成股权转让事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2006年中体产业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时,国家体育总局即承诺在未来适当的时机,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将可提供的优质资产尽可能注入上市公司中。然后8年过去,这一最早的承诺仍未兑现,原因则是大股东并没有优质资产可以注入。也正因此,国家体育总局再度在2014年作出了未来三年内完成股权转让的新承诺。

  在承诺期迫近时,摆在中体产业和国家体育总局面前的,仍然是紧迫状态,而这意味着有关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或不会以此宣告终结。

  上文提及的接近交易人士表示,中体产业股权转让事宜发生这么久,过程确实一波三折,其中原因也相当复杂,此次选择让四家意向受让方均出局,背后深层次原因恐是“(中体产业)大领导有自己的人选”。

  然而,上述接近交易人士并不愿透露其提及的“大领导”及“自己的人选”的具体指向。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其它消息渠道获悉,一家资本雄厚的国企新近表达了对中体产业的兴趣。这一点亦有媒体指出,这家国企或是首钢集团。

  今年2月底,国家体育总局与首钢总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有关协议,二者将共同推动冬奥会北站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建设。

  上述中体产业有关人士并未对上述消息进行回应,对于未来是否会继续推行股权转让,其表示还有待大股东的决定,并表示若有新动态会及时公布。(编辑:罗诺)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