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地实现千亿飞跃 年增速超六成

  记者 麦冬

  金地给了投资者一个大大的惊喜。

  金地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公司营收为555.09亿元,同比增长69.43%,归母净利的单项表现更加出色,至年末获得63亿元,同比增长96.87%。净利翻番,足以令行业刮目,尤其是如今中国房地产业的暴利时代过去、行业利润率一再被压缩之际。

  规模方面,2016年全年金地实现销售金额10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在全国房企中排名第12位。金地成功进入千亿军团的行伍,实现了规模的飞跃。规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公司一切运营业务的支撑,更是朝行业纵深发展的依据,行业中规模与盈利难以两全,但金地却做到了。

  金地董事长凌克在致股东信中表示,金地不仅关注企业的规模增长,更看重如何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证企业的平衡发展和股东的长远利益。报告期内,金地实施2015年利润分红方案,分红利润率超过59%。

  净利增速逆市狂飙

  2016年,是金地的蝶变之年。“招保万金”的“金”以黑马之姿,闯回中国房企第一军团。

  金地2016年年报数据显示,实现销售金额1006亿元人民币,销售面积658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3%和48%。克而瑞数据显示,2016年度金地的房地产销售金额在全国房地产企业中排名第12位,成功跻身千亿俱乐部。

  不仅规模增速喜人,金地的营收和利润同样成绩亮眼。2016年,金地实现营业收入555.09 亿元,同比上升69.4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3亿元,同比上升96.87%。

  超过96%的净利增速,这是一个行业无法忽略的数据。黄金十年结束,中国房地产业的暴利时代早已经过去。土地价格飞涨、建安成本增加、频繁的政策调控和价格管制下,房企带着规模一路狂奔的背景下,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

  中指院数据显示,中国百强房企的净利润率持续走低,2016年仅为11%,低于营业收入增长率10.6个百分点,“增收不增利”成为行业中无可奈何的新常态。面对未来,寻求有质量的增长,成为越来越多房企的诉求,而金地已经率先达成了。

  金地表示,公司利润上升主要得益于期内结转的项目规模大幅度提高,对应的房地产项目结算面积435.82万平方米,同比上升64.05%;结算收入522.93 亿元,同比上升71.28%。

  目前,房地产行业企业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行业利润率在逐步下降。在竞争资源和市场份额的过程中,规模已成为重要的竞争力,规模是房企获取融资优势及参与土地竞争的重要基础,也是开发企业中长期完成转型的必要保障。

  为了支撑规模的持续增长,2016年,金地全年共获取了33宗土地,总投资额399亿元,权益投资额168亿元,为公司新增了约533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同时,公司坚持合理布局,深耕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其中一线城市的总投资额占比26%,二线城市的总投资额占比63%,三线城市的总投资额占比仅11%,而三线城市中大部分位于东莞,且投资项目主要在临深片区。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金地总土地储备约2950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约1500万平方米。

  当下,中国房地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且两极分化趋势加剧,大鱼吃小鱼,下半场注定是大象起舞的游戏,在此大环境下,优质资源将加速向品牌企业聚集。金地表示,公司将持续推动品牌价值与品牌效益的提升,继续强化差异化特色品牌的铸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

  而卓越的产品创新能力将成为金地在市场竞争中的强大内核。据悉, “科学筑家”是金地产品创新的核心理念和品牌基因。近年来,金地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出HOME+产品创新行动,用互联网及创新思维指导产品创新研发及推广应用,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至此,企业利润和产品竞争力形成完美的闭环,利润的获得使产品研发能得到资金支持,而产品研发能力的提高又为利润争取到拓展空间,反哺利润的增长。

  向新业务转型

  金地的致股东信中,凌克表示公司不仅关注规模增长,更看重如何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证企业的平衡发展。

  凌克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金地事业的基础和重点,将是在扎实搞好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继续向相关上下游产业创新开拓。

  如今,除了继续坚持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之外,房地产开发企业还需持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以八爪鱼般的姿势站立,主营传统业务与新型业务并驾齐驱,是企业平衡、安全发展的诀窍,也有利于在政府调控的背景下,顺利穿越周期。

  目前,金地的业务板块分为住宅地产开发、商业地产开发和运营、房地产金融及物业管理服务。金地在年报中表示,在立足住宅开发主业的前提下,公司将紧跟客户需求,在房地产开发的前中后端积极尝试新业务,并将继续推进国际化以及持续培育战略创新领域业务。

  金地提出“固本培元、创新突破”的经营导向,在坚持做大做强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尝试地产新业务和多元化业务,促进集团规模和效益的不断提升。

  商业地产方面,金地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金地商置与启客集团合作成立了启客威新管理公司,并完成收购上海8号桥项目公司85%股权,实现了商置商业开发和运营实力与启客集团活化旧改能力的强强联合。另外,商置继续推进新业务发展,在长租公寓、联合办公、产业地产、教育及餐饮等板块均取得不俗的成绩。

  金融业务上,金地是国内最早涉足金融业务的房企之一,拥有专注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稳盛投资,旗下管理着多只人民币房地产基金。2016年年内,稳盛投资在传统业务领域完成了八个项目投资,加大创新业务的研发并已取得显著进展,在直募业务、资产证券化业务等方面均取得阶段性成果。金地表示,未来,稳盛投资仍将进一步加强资金募集能力、多样化投资业务类型,并重点发展融资+代建业务、小股操盘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

  至于物业管理,金地物业在2016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多项突破。截至期末,金地物业服务面积近1.3亿平方米,外拓项目管理面积占比大幅提升。与此同时,金地物业首创行业内“智享生态圈”,与蚂蚁金服、阿里影业、TCL家居等共建生态圈,多家物业企业加盟;在社区全服务产业链建设方面,金地物业聚焦发展楼宇科技、公寓及养老业务,取得新进展。至期末,金地物业品牌价值高达 42.01亿元,同比提升49.8%。

  在主营房地产开发业务上,2017年,金地计划新开工面积约600万平方米,计划竣工面积约550万平方米;而在新业务上,金地将继续向资本运作、行业间跨界合作,以及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等领域创新开拓。

  规模与效益的平衡

  新老业务的发展,均需要企业资金的支持,及时的销售回款和健康的现金流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据显示,2016年金地销售回款率超过90%,通过积极销售,合理投资,年内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人民币170.82亿元。金地表示,公司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强资金流动性管理,通过投融资结合,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金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主要通过坚持项目合作、拓宽融资渠道、保持良好的债务结构和资金状况来确保公司经营的安全稳定。截至报告期末,金地持有货币资金人民币215.65亿元。

  融资方面,金地拥有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包括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中期票据、信托借款等。截至2016年底,金地有息负债合计人民币366亿元,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为4.52%,其中,银行借款占比为47.2% ,债券占比为50.66%,其他借款占比为2.14%。

  至2016年年末,金地长期负债占全部有息负债比重的78%,债务期限结构合理,而公司的有息负债中,境内负债占比95%,境外负债占比5%。同期,金地资本化的利息支出合计人民币13.82亿元,没有资本化的利息支出人民币7.27亿元。

  除了稳固传统银行合作渠道,金地还积极开拓中期票据、公司债等长期限、低成本的融资渠道。2016年,金地注册并发行5年期中期票据48亿元,并以3%和3.5%的低成本成功发行3+3年期公司债13亿元、5+3年期公司债17亿元,还新获批公司债券130亿元的发行额度。

  适当的杠杆、多渠道低利率的融资,往往能给公司做大规模、拓展利润空间做加法。企业赚钱,最终的获利者始终是投资人。凌克表示,公司看重股东的长远利益。实际上,近年来,金地重视公司的市值和股东回报率的增长,并持续给股东提供稳定丰厚的回报。

  凌克在年初的一次论坛中曾表示, 金地自2001年上市以来,连续分红15次,累计分红金额近52亿元,这在众多房地产类的公司中是位居前列的。2016年,公司实施2015年利润分红方案,按公司最新总股本4500849372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20元(含税),整体而言分红利润率超过59%。自2001年上市以来,金地积极回报股东,每年均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最近三年(2013~2015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占公司最近三年年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88.5%。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