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落地、时隔20余年信托公司上市破冰、通道业务回流……3月22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0.22万亿元,迈入“20万亿”时代,信托公司的主动管理能力也不断提升。不过,风险事件不时发生,在业内人士看来,2017年信托业发展应更加关注于风险防控与监管。

行业回归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继去年三季度突破18万亿元后,达到20.22万亿元,同比增长24.01%,坐稳金融业第二的交椅。

信托业能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类金融业态,一部分源于信托资金的“万能”属性。业内人士介绍,信托产品可以投资的范围比其他金融产品相对要多,因此,在前两年“资产荒”的情况下,信托产品仍能找到更多的投资标的。

2015年二季度之后,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速曾逐季下降,从2016年三季度开始又呈现增长。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认为,从季度环比增速看,2016年四个季度环比增速分别是1.70%、4.25%、5.11%和11.29%,是行业进入增长态势的实际信号。

资产规模增速因何回温?用益信托研究员廖鹤凯表示,从政策红利角度来看,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通道业务的回归。

去年7月,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业内称为资管“新八条”),规定不符合杠杆比例要求的结构化产品只能绕道信托通道。同月,银监会《商业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又在银行间展开了新一轮征询,其中也有一条对信托业的政策红利,即银行非标投资不得对接资管计划,只能对接信托。相关政策下,通道业务资金开始回流信托。

这一定程度上使信托业收益。信托业协会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信托资产的前五大投向中,金融机构从2015年底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大配置领域,运用规模为36150.18亿元,占比20.71%。

整体来看,信托资产投向,由高到低依次是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基础产业、其他、证券投资、房地产。其中证券投资从2015年股市大震后,整体上没有明显增长;2016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也让房地产市场的项目数量不断下降。

廖鹤凯进一步指出,去年12月底,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未来信托产品的登记更为标准化,这或许也会带动一些信托公司发行规模的上升。不过,邢成也提醒,伴随较大的信托资产存量,预计2017年信托业资产规模增速将有所放缓。

主动管理能力提升

在20万亿元的背后,有的不仅是政策修改或完善带来的红利,还有信托公司逐渐成熟所带来的增长。

近年来,信托公司从过去的通道业务为主,多数转型为主动管理,转型成效在2016年的数据中也有所体现。从资金来源看,截止2016年末,单一资金信托余额为10.12万亿元,占比50.07%,较前一季度降幅明显。集合资金信托余额为73353.32亿元,占比36.28%,与前一季度相比上升1.47个百分点;管理财产信托余额为27601.75亿元,占比13.65%,较上一季度小幅上升。

“集合资金信托和管理财产信托余额占比已接近50%,表明信托资产来源呈多样化分布趋势,业务结构不断优化。”邢成分析道。但值得注意的是,信托业目前行业分化形势也较严重,多家排在“队尾”的信托公司仍主要靠单一类项目维持经营,主动管理能力较弱。

此外,投资类、融资类和事务管理类信托产品三分天下局面进一步改变,事务管理类信托产品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两类产品。截至2016年末,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已经达到49.79%,投资类和融资类信托均有所下降。

信托公司的整体利润也随之上升。2016年末,信托公司利润总额771.82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2.83%。邢成认为,在弱周期环境下,信托利润能保持增长,与信托公司提升价值、降低成本、加快转型相关。一方面信托公司发力主动管理业务,提升信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一方面控制经营成本,促进转型,升级盈利模式。据初步统计,2016年信托公司总成本仅300多亿元,同比下降超过25%。

不过,信托公司总收入出现下降。2016年末信托公司经营收入1116.24亿元,比2015年下降5.09%。廖鹤凯认为,这可能与部分项目的管理费下降等因素有关。

邢成进一步指出,从大资管市场背景来看,大资管市场行业竞争加剧,挤压了信托业的市场占有率,影响了信托公司的规模扩张。信托业在2017年将继续面临深化转型的压力。

潜在风险犹存

银监会信托部主任邓智毅指出,信托业过去习惯“一条腿走路”,片面强调业务的快速拓展,“规模意识”、“速度情结”根深蒂固,风险管理简单粗犷,因而屡屡陷入了“大发展—大整顿”的怪圈。

近年来,信托公司在增强主动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愈发重视风险防控。此前,从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信托风险项目个数和资金规模度持续快速增加,但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双双回落。数据显示,2016年末信托业的风险项目为545个,较第三季度减少61个,资产规模为1175.39亿元,较第三季度末的1418.96亿元减少243.57亿元,环比下降17.17%。对应20.22万亿的信托资产规模,不良率为0.58%。

另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信托业风险化解力度较大,包括积极清理非标资金池和规范发展证券投资信托等。截至2016年年末,非标资金池信托资产余额1594.08亿元,比年初减少290.9亿元;所持非标资产余额916.34亿元,比年初减少419.20亿元。此外,曾被重点点名的伞形信托已基本清理完毕。

然而,信托业仍不时爆出风险事件。例如在2015年股市牛市时,不少信托公司蜂拥发行证券类信托产品,随着股市的暴跌,一些项目在去年到期时也出现兑付危机甚至违约。这也可以看出,虽然信托资金可以投资的范围很广,但如果出现行情下行,信托项目将有面临资金无法收回的风险。

风险防控永远是金融机构的底线。廖鹤凯表示,虽然存量项目风险逐渐化解,但随着信托公司资产规模的扩大,以及投资领域的不断延伸,对新增的项目应多加关注风险,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邢成同样提醒,在2016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信托业务被分为八类。新的分类方式表明,信托业务除了面临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责任之外,还要承担市场风险、合规风险、战略风险管理责任等,这意味着信托业风险管理形势趋于复杂化。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程维妙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