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2日00:02 法治周末

  如何激活民间投资者的信心

  作者:财经评论员 谭浩俊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2017年1至2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49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7%,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3.5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0.4%。

  显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在稳定经济急需民间投资发力的大背景下,民间投资能够“苏醒”过来,重新步入稳步增长轨道,无疑对下一步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房地产投资受房价上涨过快、调控力度加大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再继续快速增长,从而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有所减弱后,如果民间投资能够快速发力,不仅能有效弥补房地产投资增速放慢带来的影响,更能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改善供给侧供应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前两个月民间投资增速加快,显示出民间投资者信心的提升。但是,第二产业投资力度不强、增速较慢,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数据显示,1至2月份,第二产业共投资11179亿元,增长2.9%,增幅分别比第一、第三产业低16个百分点和6.5个百分点,差距比较大。不仅如此,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投资仍然偏冷,尤其是东北地区,增幅为-41.3%,显得十分低迷。

  从这个角度来看,民间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恢复,投资过程中的“脱实向虚”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方面,可能与实体经济困难局面没有得到明显改变,投资实体经济仍然可能会面临回报率低、风险大等方面的问题有关,继而影响了民间投资者的信心恢复和投资热情;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国企改革步伐不快,垄断行业、高回报行业对民间资本的开放度不高有关,导致民间投资缺乏有效通道,无法通过投资获得能够接受的回报。同时,第一、第三产业民间投资增幅较大,与各地正在推行的PPP等投资模式也不无关系。按照有关方面发布的消费,PPP投资相当大。只是,PPP中到底有多少是明股实债,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PPP中明股实债的现象比较严重,那民间投资的“含金量”也存在一定问题。

  事实也是如此,纵观过去一段时间民间投资的实际情况,凡是民间投资热情高、投资结构好的年代,都是实体经济发展状况好、投资回报率高的年代,民间投资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十分紧密。反之,则是民间投资的“冷冻期”。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实体经济发展状况不好,民间投资缺乏足够的投资信心。这样的结果,又使得实体经济复苏的难度进一步加大,问题进一步增多,出现了死循环。

  显然,解开民间投资与实体经济的死循环,必须找到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在哪里呢?笔者的观点是,突破口在国有企业改革。亦即能否通过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提升民间投资者信心,引导更多民间投资向实体经济转型。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国企改革,让民间投资者能够在垄断领域和重点领域、高回报领域的开放中尝到甜头,感受到政策的阳光雨露,才能恢复他们的投资信心,增强他们的投资热情。一旦信心和热情恢复了,民间投资也就会在稳定经济增长中唱主角,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唱主角。

  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民间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激活了、热情释放了,纵然回报率低一点,也会愿意投资。自然,也就需要国有投资作出更多让步,作出更多让利,先把民间投资者信心恢复起来、热情激发出来,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从总体上讲,前两个月民间投资的恢复,是一件好事。但是,如何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让民间投资更多地关注实体经济,是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其中,加快国企改革是关键,给民间投资者让利也是关键。

网络图网络图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