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2日00:34 经济观察报

  上交所质询慧球科技 疑似“实际控制人”鲜言出局

  张晓晖

  2017年1月24日,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556.SH,下称“慧球科技”)证券事务代表鲜言辞职。慧球科技表示,鲜言先生辞职之后,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这意味着,慧球科技的实际控制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此之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曾屡次发函,向上市公司——慧球科技询问其公司证券事务代表鲜言是否为实际控制人,以及公司的经营与信息披露事务是否受鲜言控制。交易所最近的一次询问函,落款日期是2017年1月9日。

  入市不顺

  鲜言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因为多伦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变更。

  2012年7月25日,当时公司名字为“上海多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多伦股份”)的600696.SH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了变更,鲜言通过两家境外公司(HILL-TOPGLOBALGROUPLIMITE和ONEVERGROUPLIMITED)对多伦股份的原第一大股东多伦投资实施了100%的股权收购,继而获得了上市公司11.85%的股权,成为多伦股份新的实际控制人。

  鲜言随后向外界公布了他的简历,1975年1月出生,大专文化。2003年7月至2010年6月任上海宾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2011年7月起任FINENINEASSETSMAN-AGEMENTLIMITED董事;2012年8月16日任多伦股份董事长。

  2012年9月11日,在鲜言控制多伦股份不到两个月后,证监会就以鲜言违反信息披露规定为由,对其立案调查。

  自此,鲜氏在资本市场的江湖恩怨由此展开,后续与监管层的屡次“斗法”也因为其刚刚控制多伦股份即被稽查而埋下伏笔。

  2013年,多伦股份回应了证监会对实际控制人鲜言的稽查,并作出相应的整改。鲜言在控制多伦股份之后,即通过其控制的湖北精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鲜言持有90%股权),与多伦股份旗下控股子公司荆门汉通置业有限公司形成3000万元的关联交易,但鲜言未通过上市公司公告此关联交易。

  此后,多伦股份在福建福州市马尾区的土地项目,随即遭到税务局的增值税遗留清算,被追缴接近1500万元税款。

  2013年12月12日,证监会对鲜言的行政处罚书又接踵而至,这一年,鲜言在A股资本市场过得非常不顺利。

  到了2014年初,鲜言决定带领公司在深圳前海设立金融公司,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但是各种细小的麻烦又不断降临,令鲜言疲于应付。

  先是原公司财务部员工向上海虹口区税务局举报公司财务方面存在独立董事津贴代扣不规范的问题;后是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多伦股份改正异地经营的行为。

  截止2014年4月30日,多伦股份累计涉及的诉讼、仲裁共16起,合计涉案金额人民币约520万;而证监会的罚款催缴书又至,称鲜言至今未缴纳罚款,限其10日内缴清。

  看着公司经营无望,鲜言萌生退意。便通过资本市场不断抛售多伦股份。到了2014年10月,鲜言对多伦股份的持股只有5.87%,但仍居第一大股东之位。于此同时,鲜言开始筹划转让对多伦股份的所有股权,完全退出这家上市公司。

  但接盘者未能付清款项,鲜言退出多伦股份的计划落空。

  匹凸匹笑话

  由于没有人接盘多伦股份,而鲜言又萌生退意,多伦股份这家上市公司已几近沦为一家“皮包公司”。公司营收困难,监管层密切关注鲜言的一举一动。

  多伦股份控股子公司荆门汉通又曝出5500万元的违规担保,证监会于2015年4月15日责令上市公司公开说明此事。

  此时,鲜言决心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2015年那场著名的股灾前夕,多伦股份公告其全资子公司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配资服务,其中一种业务为:客户只需提供100元保证金,提供给客户2100元的炒股账户2天。盈利归客户,亏损算公司,不需要任何费用。

  这种配资的杠杆比例高达惊人的21倍。随即,多伦股份收到上海交易所的询问函件,询问其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规范。

  由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业务合法性的质疑,鲜言不得不出资1.15亿元,收购多伦股份持有的深圳柯塞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免上市公司因此被停牌核查。

  2015年4月30日,鲜言所控制的多伦股份,再次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理由是信息披露违规。

  尽管业务合法性遭监管质疑,信息披露遭立案调查,鲜言最终决定豁出去玩一把——多伦股份2015年5月1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立志于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基于上述业务转型的需要,为使公司名称能够体现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匹凸匹”),英文名称P2PFinancialInformationServiceCo.,Ltd.。

  当时,互联网金融概念正热,股市渐入疯狂,第二天,匹凸匹被巨量买单封停,股价连续涨停,最终从10块上涨至25块,短短十几天连续近10个涨停板。

  实际上,上海交易所对多伦股份的更名感到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上交所在询问函件中写道:“公司拟实施的转型无可行性论证,无相应的人员配备,也尚未正式开展业务,拟变更的名称与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并无直接关联。公告披露后,公司股价已连续两日涨停,请及时披露是否有未披露事项;以及公司更名是否有内幕知情人;公司自查并进行风险提示。”

  惹恼监管层之后,证监会对鲜言在多伦股份2014年减持中,误买误卖100万股的行为进行了处罚,虽然当时及公告此笔误操作,但鲜言仍然遭遇秋后算账,于2015年7月被处以10万元罚款。

  2015年的股灾,令鲜言和他的配资公司损失惨重,作为实际控制人持股仅5%出头的鲜言最终遭到资本市场其他资金的“猎杀”——2015年11月28日,上海五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牛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称其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竞价交易系统持续增持你公司股份比例已达9.981%,并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15年12月29日,鲜言辞任匹凸匹董事长,公司放弃互联网金融业务。

  时至今日,在鲜言失去对匹凸匹的控制权之后,这家公司的证券简称仍然是匹凸匹,然而,随着P2P金融泡沫的破灭,匹凸匹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一桩笑话。

  慧球科技闹剧

  辞任匹凸匹公司董事长之后,鲜言转战广西慧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556.SH,下称“慧球科技”)。

  2016年8月8日,慧球科技公告称,公司决定聘用鲜言出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任期与本届董事会一致。

  外界随即对这桩议案报以极大的兴趣。根据经济观察报的调查,鲜言是在帮助慧球科技的实际控制人顾国平入主上市公司慧球科技。但顾国平遭遇到重大挫折,投入了真金白银的鲜言不得不亲自站到台前来指挥。

  2016年1月,受到上海躬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上海躬盛”)1亿元借款资助的顾国平,通过多个资管计划成功入主慧球科技,实现对慧球科技的8.79%的持股,成为实际控制人。

  但此后的六个月中,慧球科技股价不断下跌,最终导致顾国平的质押股权跌破平仓线,继而导致顾国平本人失去对慧球科技的控制权。

  2016年7月18日,慧球科技重组失败后,顾国平选择辞任公司董事长,完全放弃对慧球科技的实际控制权。

  一个月之后,鲜言以证券事务代表身份,进入慧球科技,此时慧球科技公司董事长由1988年出生的董文亮出任。

  此时,慧球科技遭遇到了多伦股份同样的情形,处于混乱之中的慧球科技,在实际控制人未明之际,遭遇资金的猎杀——深圳市瑞莱嘉誉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下称“瑞莱嘉誉”)对慧球科技不断举牌。

  2016年7月28日,瑞莱嘉誉对慧 球 科 技 的 持 股 已 经 达 到4.999978%,但鲜言出任证券事务代表一方的慧球科技面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询问函时,表示对方未达到5%的举牌线而无需公告。

  但监管方上交所认为,4.999978%应四舍五入为5%,被认为是达到举牌线,慧球科技应该尽到信息披露义务。

  随后,慧球科技出具公司法律意见书,认为瑞莱嘉誉持股未达到5%,符合证监会关于举牌线相关法律法规的认定,公司未予以公告,与上交所意见相左。

  此后,慧球科技仍然认定已经辞任董事长的顾国平为公司实际控制人。2016年8月25日,慧球科技被证监立案调查。

  剧情的急剧变化发生在2016年9月。

  2016年9月7日,顾国平发布个人声明——“根据2016年中报中的描述,慧球科技仍认定本人为其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本人郑重声明:本人已不再也无意成为慧球科技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慧球科技至此沦为无主公司,但公司仍然遭到控制,外界和交易所均质疑为鲜言控制,虽然鲜言从来没有公开承认过。

  于此同时,瑞莱嘉誉继续对慧球科技进行增持,确立了其为第一大股东的地位。2016年10月11日,瑞莱嘉誉对慧球科技的持股已经增加到10.98%。但瑞莱嘉誉仍然无法获得慧球科技的控制权。

  上海躬盛对顾国平的15亿元起诉书透露了更多的信息。2016年9月12日,上海躬盛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起诉顾国平,要求其偿还1亿元借款和14亿元赔偿,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公司与慧球科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起诉书细节显示,上海躬盛为了帮助顾国平入主慧球科技,同意借款其1亿元,以期望顾国平重组慧球科技成功之后获得15亿元的回报,但顾国平把重组搞砸了。

  知情者向经济观察报透露,实际上,鲜言是真金白银给了顾国平2个亿的资金用于运作慧球科技,但现在的结局让鲜言非常不甘心。

  而顾国平方面也曝料称,上海躬盛就是鲜言的关联公司,上海躬盛与匹凸匹之间有高达10亿元的借款,这一数据经济观察报未能证实。

  这一点,也出现在上交所对慧球科技的质疑中,上交所在2017年1月9日的询问函中写道:“自2016年7月以来,市场普遍质疑鲜言是你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此前,我部已多次发函问询鲜言是否是你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否控制公司董事会及公司信息披露事务。请你公司拟辞职的董监事明确说明,任职期间是否受鲜言或上海躬盛的控制或影响,公司的经营与信息披露事务是否受鲜言控制。”

  为了抵御瑞莱嘉誉的入主,慧球科技于2017年1月6日,试图提交1001项议案于股东大会审议,意在给新来者造成阻碍,这一“疯狂”的行为立即遭遇监管部门的阻止。

  由于鲜言方彻底激怒了监管层,而作为证券事务代表的鲜言这么“自残”的逻辑只有一个:通过对慧球科技新第一大股东设置阻碍,继而希望从上市公司挽回部分损失。

  2017年1月25日,慧球科技证券事务代表鲜言辞职。

  当日慧球科技即召开股东大会,选出新一届董事会,瑞莱嘉誉董事长张琲入主,成为慧球科技第八届董事长。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