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中美贸易摩擦频发如何看

  新年伊始,美国对华作出多个贸易救济裁决,对中国不锈钢板、卡客车等产品征收了高额双反税率。在贸易救济案件频发的背景下,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会带来何种影响?商务部有关负责人8日对此作出回应。

  在2017年伊始,美国就在多起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中做出对中国不利的裁决。对中国非晶织物、普碳与合金钢板、硫酸铵和卡客车轮,以及不锈钢板带材等征收了高额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最近的一起案件两个税率相加高达200%以上。

  受政治等因素影响,贸易保护加重的趋势从2016年就开始显现了。2016年全年,美国对中国发起20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37亿美元,案件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81.8%和131%。

  如何看待中美两个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和贸易战有何区别?

  “中美之间贸易规模大,发生贸易摩擦是正常的。”商务部贸易救济局局长王贺军说,贸易摩擦是一种零星的、以遵守WTO规则为基础的行为,是国际贸易的正常结果。贸易战则撇开贸易规则,且涉及金额较大。

  业内人士表示,中美贸易摩擦一直存在,并非现在才爆发,而且中美贸易摩擦在两国贸易额中所占比例不大,每年大约在0.5%左右,还是应该看到合作共赢仍是两国贸易发展的主基调。

  “中美经贸合作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这是由双方利益融合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曾经在发布会上这样说。

  贸易战对双方都没有好处,通过数字便能说明问题——

  首先,中国对美出口的很多产品尤其是生活日用品,为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和便利。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典型美国家庭年平均收入为5.65万美元,中美贸易可帮助这些家庭一年节省850美元以上。如果打起贸易战,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美国消费者。

  此外,国际分工是一个大的价值链条,一国对另一国的制裁,往往反过来会影响自己本国产业的发展。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