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0日00:06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董小姐领导的格力电器已经成为了诸多投资者眼中的“唐僧肉”。

  姚振华掌舵的前海人寿刚表白过无意参与格力电器经营的“衷心”,深港通又对其格外青睐有加。12月9日深港通收盘后的统计数据显示,格力电器终于下滑一位,成为当天十大成交活跃股的第二名。而3.72亿的买入金额则让其五度成为这个指标的第一名。

  港资对格力电器的青睐,再次凸显了其白马股的身份。但证监会高层对险资的指责也让格力电器野蛮人来敲门的危机得到缓解。12月9日,前海人寿承诺未来不再增持格力电器,将择机退出。事实上,董明珠也已经放了狠话:“如果成为中国制造的破坏者的话,他们是罪人。”

  你方唱罢我登场

  自12月5日深港通开通交易5天以来,格力电器连续5次都成为深港通买入金额最多的股票。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9日收盘,深港通在4个交易日内买入格力电器共近15亿元人民币。

  其中,深港通在开通的第一天买入最多,3.721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量占到当日整体买入成交额的16.4%。深港通在12月9日买入的3.72亿元人民币以微弱的差距排名第二,占据当日深港通整体买入成交额的18.7%。此外,5个交易日中,深港通共卖出格力电器股票约6756万元。

  长城证券收购兼并部总经理尹中余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深港通对格力电器的看好很正常,说明香港的投资者比较理性,看到了格力电器在制造业的价值。

  深港通入手格力电器的时机正值格力电器股价下滑时。12月5日-12月9日,格力电器收盘平均价为26.29元。这比12月2日格力电器28.76元的收盘价下滑了8.6%。而12月5日,格力电器的股价开盘便一路向下,最后跌停在25.88元。

  相对深港通的小幅买进,前海人寿对格力电器的投入可谓大手笔。

  11月30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经过核查,姚振华掌舵的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已经持有其4.13%的股份,逼近举牌线,并位列第三大股东。此前前海人寿在格力电器三季报中,持有0.99%的股份,位列第六大股东。

  据业内人士测算,成为格力电器的第三大股东,前海人寿花了约47亿元人民币。以格力电器目前总股本为60.16亿股计,前海人寿增持的3.14%比例相当于1.89亿股的格力电器股份。而在2016年11月17日至11月28日,格力电器的平均收盘价为24.88元。

  而在公告中的8个交易日中,格力电器的股价期间涨幅累计达到27%,换手率达到32%。

  12月3日晚间,前海人寿在回复深交所问询函的公告中表示,其持有格力电器的股票尚未超过5%。而增持格力电器源于认可并看好格力电器未来发展前景及投资价值,希望通过投资格力电器股份获取投资收益,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前海人寿表示:“本公司近期增持与前期投资格力电器股份的目的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

  “护城河”安全吗?

  在险资举牌曝光之前,外界对险资盯上格力早有预测。

  尹中余在此前的采访中曾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格力电器与万科极其相似的一点就是,管理层不拥有绝对控制权,公司股权也极度分散,同时公司有着极好的现金流和利润能力,但市盈率却偏低。”

  但与万科不同的是,虽然大股东格力集团持有的股份为18.22%,但加上二股东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京海担保”)的力量,格力电器的“护城河”还较为安全。

  二股东京海担保与格力电器站在同一辆战车上。财报显示,京海担保持有的股份为8.91%,二者持有的股份合计为27.13%。

  《华夏时报》记者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显示,京海担保成立于2006年8月,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法人代表为郭书战。股东由河北、山东、湖南、重庆、江西、天津、江苏、浙江、四川和河南十省市的格力电器经销商组成;其中,河北格力电器营销有限公司认缴出资额最多,为2800万元。

  此外,格力电器高管和董事的持股也对加宽格力电器的“护城河”有所助力。

  格力电器在11月30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董明珠已经位列第九大股东。而在三季报中,她以0.74%的持股位列第十大股东。此外,在2016年11月17日至2016年11月28日期间,格力电器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望靖东共买入155800股,以上文提到的24.88元的平均收盘价粗略计算,花费接近390万。此外,格力电器董事徐自发及其家人共买入784800股,耗资则接近两千万。

  而为格力电器增宽“护城河”的还有证监会高层对险资的指责。

  就在格力估计下滑前的那个周末,12月3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喊话资产管理人,称:“你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

  外界认为这对姚振华掌舵的前海人寿是一种敲打。而前海人寿现在也自顾不暇。12月5日,前海人寿被保监会出示监管函,被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同时3个月内禁止申报新的产品。

  但尹中余表示,格力电器遭遇的野蛮人敲门危机只能说暂时缓解,只要格力电器的股权结构还保持目前的分散状态,这个危机就会一直存在。

  格力如何应战

  险资与港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让格力电器对投资者的态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12月7日,望靖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港资的买入很正常。而对记者关于格力电器是否会应对的提问,他表示目前太敏感,不方便发表言论。

  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12月3日参加某活动期间对前海人寿举牌回应称,格力不会对此有所应对。她说:“格力电器作为一家制造企业,不会因为别人的资本变化而影响到自己,未来将持续专注在打造创造性企业的方向上。如果成为中国制造的破坏者,他们会成为罪人。”

  让董明珠喊出“成为罪人”的原因,除了“宝万大战”的激烈交锋外,还有宝能系资本此前在南玻的夺权表现。

  11月15日,中国南玻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曾南及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等7名高管正式辞职。王石也曾称,万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南玻,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前海人寿此前一直持有格力电器股份,但未能引起外界的注意。

  《华夏时报》记者查阅格力电器财报发现,前海人寿旗下的保险产品“海利年年”在2015年四季度末以1.14%的持股比例,首次跻身格力电器第六大股东。2016年一季度,前海人寿-海利年年继续增持格力电器股份至1.5%,成为其第四大股东。但减持随后发生。在2016年三季度末,前海人寿-海利年年的持股比例降至0.99%,重回第六大股东的位置。

  格力电器曾试图以员工持股计划加宽自己的“护城河”。

  格力电器此前宣布向格力集团、员工持股计划等认购对象增发不超过97亿元人民币;其中,员工持股计划的认购金额为23.74亿元,认购股份不超过15249.81万股。

  中金公司此前也发布研报分析称,如果格力收购银隆的增发方案被通过,支持管理层的股份将超过43%,不适合被举牌。但这个方案最终宣告失败。

  格力电器还能用什么方式来继续拓宽自己的“护城河”?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