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1日15:04 海关总署网站

  原标题:宁波海关连续破获多起走私进口离型纸案

  “白纸黑字”,一般人对纸的印象都只是简单的书写工具,但是竟然有这样一伙“纸”醉“金”迷的人,专门做起了走私纸的生意以牟取不法利益。今年5月以来,宁波海关连续查获了5起涉嫌低报价格走私进口离型纸案,总案值2523万元。

  “低价报单”引疑问

  离型纸,又称隔离纸,防粘纸等,是一种防止预浸料粘连,又可以保护预浸料不受污染的防粘纸。生活中常见的手机、汽车玻璃贴膜时,被揭下来扔掉的那层保护衬膜,就是离型纸的一种。我国进口的离型纸种类中,主要还用于人造革的加工生产,如将动物皮革上的花纹通过离型纸过渡并印制到人造革上,使人造革具有同真皮相同的纹路。

  今年4月份,宁波海关工作人员在检查中发现,台州某企业申报进口离型纸,其申报价格竟然比市场平均价格低了近50%。为了探明究竟,办案人员决定对这家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初期,企业负责人吴某始终一口咬定:“我们是如实申报的!”海关办案人员并没有被吴某的态度迷惑,而是坚持用证据说话,继续查下去。

  “秘密协议”解谜团

  海关办案人员埋首于企业浩如烟海的各项经营票据中,发现了一张“运输代表协议书”。这张“协议书”中,有一项“服务费”的数额明显偏高,更令人疑惑的是,高额的“服务费”恰好与这家企业进口离型纸的差价相同。难道,世上真的会有如此巧合?面对这份无法解释的“运输代表协议书”和办案人员的质疑,之前还言之凿凿的吴某开始沉默了,脸上也流露出紧张和惊恐。

  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服务费”就是突破案子的关键。办案人员当机立断,开展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调查。据查,2010年至2016年5月期间,吴某在与外商签订进口离型纸合同时,尝试在成交价格上弄虚作假。一边故意大幅改低成交价格,一边利用“服务费”暗度陈仓,将低报价和真实价的差额款通过“服务费”的名义打给外商。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吴某终于低下了头,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宁波海关办案人员以此案为突破口,先后赴临海、温州、广州等地,又破获了与该作案手法类似的4起低报价格进口离型纸案件,打击了进口离型纸行业性价格瞒骗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宁波海关提醒广大进出口贸易从业者,加强行业自律,诚信经营、守法互惠。(陈拓/文)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