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张维迎大辩论,止步于概念
熊皮特
11月9日,经济学家林毅夫和张维迎进行了一场直播辩论,主题是:“产业政策有没有用?我们需不需要产业政策?”
如果仔细读过两位学者此前对于这一话题的争论文章,就可知这一次的直播辩论没有新火花,两人的分歧跟诸多学术之争一样,既可简化为口号式的理念对立,也可顺着结论果实的藤蔓向下摸索,找出二者方法论根源的迥异。
抛去那些拗口的经济学术语,张维迎和林毅夫的分歧在于对政府职能的定位,前者是消极的:政府容易低效而腐败,能做的事越少越好;后者是积极的:一个积极有为的政府值得期待,理应成为经济活动的引导者甚至组织者。鉴于经济学家永远能够找出对自己论点有利的历史证据,普通读者也无力深究这些证据是否靠谱,那么选择支持谁,很大程度只跟喜欢哪一种理念有关。
如果把公共争论当成一个社会事件,其意义的走向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影响具体公共事务或政策的抉择;一种是观念冲突的显性化,并通过不停地辩论扩大影响,让更广泛的人群卷入对话题的认识和思考。目前来看,林、张二人有关产业政策的争论依然停留在概念上,在9日的辩论中,两位学者都提到了产业政策的“定义”,以澄清自己支持或反对的到底是哪些种类的政府行为,但依然只是泛泛之谈,且从争论的缘起来看,也并无针对某些具体政策的意图。
所以,这场辩论更适合讨论的维度是:产业政策之争的背后,是何种思潮的发酵?哪类观念的冲突?
但凡关注国内经济学界和传媒界思想走向的人都会发现,近些年来,包括张维迎在内的不少知名学者及一些民营企业家,都成了米塞斯、哈耶克等人的读者和信徒——在9日的发言中,张维迎直接表示,自己信奉的是米塞斯、哈耶克的学说。这两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界被称为奥地利经济学派,上世纪90年代,这一学派的作品开始译介到中国,近十年,这一学派著作的翻译传播尤盛,民间学术团体也接二连三地成立,传播手段上也突破了一般的学术传播方式,相当生猛。
在9日的论辩中,张维迎就说了:林毅夫对产业政策的定义太宽,按照林的定义,“反对产业政策就等于无政府主义”。张维迎自然不会宣称自己支持无政府主义,但在奥地利学派思想的传播过程中,一些激烈的无政府主义言论经常引起受众的反感。在反对者的眼里,这一学派的信徒们只会一刀切地反对任何政府行为。近些年,从政府应不应该限制火车票价到色情业乃至器官买卖要不要合法化,这些争论中都有奥地利经济学信徒的身影。
相较之下,产业政策是另一个偶然进入公众视野的议题,只是社会思潮涌动中的一朵浪花,如果说讨论它具备什么特别意义,那就是:有影响力的知名学者开始主动提出议题、激发公共讨论(当然不能忽视媒体的推波助澜),让这类话题得以“脱敏”,以更严肃的形式走上台面。
(作者系专栏作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陈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