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07:32 中国经营报

  收购生变 东吴证券10亿港元自谋港股牌照

  荆丽娟

  虽然前脚因研报失实遭福成股份(600965.SH)澄清,后脚宣布中止对天顺证券的股权收购,但东吴证券(601555.SH)“建设现代证券金融控股集团”的战略野心并未止步。

  东吴证券日前决定终止收购天顺证券(01141.HK)事项。同时表示将继续增资全资子公司东吴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东吴香港”)并协助其获得香港证券牌照。

  东吴证券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东吴香港本着审慎的原则,最终决定终止收购,是基于各方面情况所作出的综合商业评判,并非是受某单一因素的直接影响,属于正常的商业决策。

  季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东吴证券已经连续3个季度被证金公司增持。

  收购改增资

  香港联交所公开资料显示,天顺证券在1998年成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控股天顺证券和天顺期货两家全资子公司,持有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规管下的第1、2、4、9类牌照,可从事证券交易、期货合约交易、证券咨询、资产管理等受规管活动,同时也是香港联合交易所参与者及中央结算公司参与者。

  根据东吴证券在7月29日发布的收购提示性公告显示,东吴香港拟通过认购天顺证券定向增发股份(或定向增发+收购部分老股)的方式控股天顺证券,收购金额预计不超过10亿港元。按照约定,收购完成后,东吴香港持有天顺证券集团经扩大的已发行股本的比例将不少于51%。

  作为港股上市公司,天顺证券也同步公告了《认购事项之谅解备忘录》,并申请了短暂停牌。天顺证券在公告中提到,“尚未就可能认购事项订立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因此,可能认购事项未必一定会进行。”

  时隔三个月,随着备忘录有效期结束,天顺证券和东吴证券相继发声,宣布备忘录失效,收购中止。

  10月26日,天顺证券公开表示,可能认购事项须待签署及完成正式协议后方可作实。而公司及认购人在最后截止日期或之前并无就可能认购事项订立正式协议,且双方就此方面并无书面协定进一步延长最后截止日期,因此谅解备忘录已于2016年10月26日根据其条款失效。

  收购为何戛然而止?东吴证券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双方经磋商谈判,未能在《备忘录》约定期限内就最终交易方案达成一致。“在此期间公司聘请了知名中介机构开展尽职调查,包括财务尽职调查、法律尽职调查、针对公司经营管理状况与管理层做深度沟通等。”东吴证券方面对记者表示。

  对此,记者向天顺证券方面发送了采访函进行了求证,截至记者发稿暂未收到回应。

  增资子公司

  在止步收购天顺证券的同时,东吴证券转而选择加码其全资子公司东吴香港。

  东吴证券在收购中止公告中同时表示,公司将根据董事会的授权,继续对东吴香港增资10亿元港元(注册资本增至11亿港元),并协助东吴香港就该等增资事宜向中国证监会申报。公司将协助东吴香港尽快获得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规管下的证券牌照业务,推动海外业务发展,加快公司国际化发展进程,优化公司集团化战略布局。

  东吴证券为何如此热衷于拿下香港证券牌照?东吴证券向记者回应表示,根据香港证券监管的相关规定,香港子公司开展业务必须获得相应的证券牌照,这也是公司为了推动海外业务发展,加快公司国际化发展进程,优化公司集团化战略布局而采取的举措。

  随着国际化成为越来越多券商的发力方向,券商对国际市场的涉足也开始加深,东吴证券也不例外,记者发现,今年以来东吴证券的海外布局明显提速。

  据东吴证券介绍,公司紧紧依托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的地缘政治优势,去年9月东吴证券在新加坡设立东吴证券中新(新加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吴新加坡”),通过控股子公司进军新加坡市场,这是东吴证券拓展海外业务的第一站。

  据悉,2016 年2月,东吴证券就获得了资产管理牌照及投资顾问业务资格,近日,东吴新加坡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资格也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

  事实上,此次收购天顺证券的东吴香港也是在今年年中才刚刚设立的。“公司希望通过加快海外平台的布局,积极推动海外业务发展,加快公司国际化发展进程,优化公司集团化战略布局。”东吴证券向记者透露了公司“走出去”的国际化野心。

  对于国内市场,东吴证券也虎视眈眈。东吴证券表示,公司长期扎根苏州和长三角地区,目前正加速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业务拓展。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东吴证券在国内的业务相继涉足AMC和PPP领域,多元化趋势开始显现。

  东吴证券2016年半年报中曾提及,公司目前坚持“根据地”战略与“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全面推进建设以互联网财富管理为核心的现代证券控股集团。

  “国家队”增持

  虽然,东吴证券的业务扩张风生水起,但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成绩单则表现平平甚至出现了下滑现象。

  三季报合并报表口径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东吴证券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33.28亿元,同比下降34.38%,报告期内对应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2.5亿元,同比下降42.78%。而东吴证券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约为12.42亿元,下滑幅度同比逾四成。

  在东吴证券的五大主营业务中,除了投资银行业务外,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投资与交易业务、资管及基金管理业务以及信用交易业务等四大主营业务的前三季度的表现与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以东吴证券的资管业务为例,按照合并报表看,前三季度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收入1.53亿元,同比下降25%,第三季度收入0.26 亿,同比下滑超七成。

  东吴证券答复记者时给出的解释是,属于财务报表统计口径的理解差异。“在公司的合并报表中,资管业务净收入有结构化产品合并抵消的因素,比母公司数据要小一些。根据公告的母公司利润表,我们测算,资管手续费净收入2016年三季度为8834万元,环比增加2.4倍,同比增长1%。”

  上海一家上市券商的副总向记者表示,券商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同比表现普遍不佳。一方面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市场环境整体低迷,另一方面去年上半年的暴涨行情推高了去年整体的业绩基数。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业绩平庸,但证金公司并未削减在东吴证券的持仓,相反,今年以来在持续增持。

  股东持仓情况显示,从2015年底至今年9月30日,各季度末证金公司对东吴证券的持股数量依次为6090.7万股、6570.3万股、7127.2万股和7841.8万股。显然,证金公司对东吴证券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加仓。

  无独有偶,东方证券也连续三季度被证金公司加码。据记者粗略统计,与今年二季度股东数据相比,证金公司在三季度分别增持了东吴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兴业证券西南证券等多只券商股。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