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3日23:22 华夏时报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平安银行高层地震 董事长和行长为何双双辞职?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肖君秀 蓝姝 深圳报道

  10月12日,作为平安银行(000001.SZ)的行长邵平,会见了泰国开泰银行副总裁及中国事务顾问一行来访者,就双方深化合作进行交流。然而,这将是邵平在平安银行工作的尾声了,在此之前他已经递交了辞职申请。

  令市场更为诧异的是,此次辞职还有平安银行董事长孙建一,孙建一是平安银行的控股股东——平安集团的创业元老,与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一起打造了平安综合金融,并使平安迈进了世界500强,目前也是平安集团的副董事长。当初平安集团收购深发展银行的时候,孙建一是坐镇者,从收购到整合都在他的把握之中,最终成为现在的平安银行,目前平安系持有超过60%的股份。为何连他也一起辞职了?这让外界感到更加迷惑。

  本报记者就两者同时辞职致电平安银行求证,该行相关负责人对《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称,“不予置评,没有相关的消息。”目前,作为上市公司的平安银行,对此尚没有相关公告。

  接近平安集团人士向本报记者称,平安银行董事长与行长同时辞职确实有这回事,但是各有各的现实原因,双双辞职也是一个偶然性,并非有什么关联。

  平安集团当初收购深发展并整合为平安银行,高薪挖来了民生银行副行长邵平,担当平安银行的行长。邵平当时从旧部带来了一个豪华团队,甚至引发老东家人事地震,高层包括原民生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赵继臣、科技部总经理张金顺、运营部总经理孙先朗等多位中高层,加盟平安银行先后出任副行长、行长助理、分行行长等核心职位。

  “民生系”在平安银行管理架构当中成为一股重要力量,不过事情出现逆转在今年8月,平安银行行长助理、北京分行行长刘树云被警方带走调查,其此前为民生银行重庆分行行长。当时就有消息称平安银行“民生系”清洗才刚刚开始,邵平也将变动。不过,当时平安银行对外回应称,高管分工不变。

  仅仅过了两个月,平安银行高层果然出现震动。本报记者了解到,邵平此次辞职书中的原因为身体不适,据悉去职后将会去国外休养一段时间。公开信息显示,邵平今年59岁,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不过当时来平安银行时,邵平希望能够干到63岁。

  实际上,平安银行“民生系”团队早已出现变动。目前张金顺已追随姚振华,成为前海人寿的副董事长;孙先朗以个人原因辞去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副行长赵继臣虽然目前仍在位,但是去年末恒丰银行曾在官网上挂出审议其担任该行行长,后公告又被撤下。

  上述接近平安集团人士称,实际上邵平要走的事在更早之前,文化融合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邵平作为传统银行业的高管,而平安银行受到控股股东——平安集团保险文化的潜移默化,最近几年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其他银行净利增速纷纷跌入个位数甚至接近负增长之时,平安银行一直保持较高速度发展,2014、2015以及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0.01%、10.42%、6.1%。

  那么,平安银行董事长孙建一为何也要辞职呢?其可是与马明哲并肩收购、打造平安银行“总导演”,在战略上将平安银行推进了快速发展之道,从当初年利润数十亿的中小型股份制上市银行,短短几年发展至如今净利超200亿的大中型股份制上市银行。

  “他到了正常的退休年龄,集团也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关注。而且董事会要换届,也要尽快培养新人。“上述接近平安集团人士对本报记者称,孙建一辞职为董事会换届以及扶持新人做准备。

  10月13日,平安银行早间公告称,第九届董事会即将届满,正筹划董事会换届事宜,目前,董事会及管理层全体成员均正常履职,经营管理一切正常。

  孙建一今年已经63岁,作为平安集团的创始人,培养新人已经刻不容缓。而且,其仍是平安集团的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在平安集团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板块日常壮大之时,他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做。

  据悉,上述两人离职后,平安银行董事长和行长将分别由平安集团老将谢永林、胡跃飞接任。目前,谢永林任平安集团副总经理,胡跃飞为平安银行副行长。那么,平安银行在经历几年“民生系”的掌局之后,最终回到了“平安系”手里。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限购之后房贷还会不会快速增长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一方面可以积极借助个人住房贷款更快地实现买房梦,更好地改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要科学使用贷款等手段,将个人和家庭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一般而言,每月还款本息总和不宜超过月收入的50%,最好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内。

IMF为何调高中国GDP预测

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的耸人听闻的报道,和IMF所作的“美国经济将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将严重放缓”的预测两相呼应,导致这样的判断在西方大行其道。然而,10月初IMF自己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却无可置疑地证明,IMF年初的这些预测是完全错误的。

港股市场将迎来持续投资机会

随着深港通的推出,沪港深三地统一大市场即将建立,机构投资者将迎来极佳的投资机遇。在国内流动性充裕、资产荒进一步加剧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强化的背景下,内地大量资金将加速南下,港股市场短中期将迎来持续的投资机会。

用债转股国企混改可一箭三雕

债转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契机。以债转股的形式实现国企混改是一箭三雕的举措,既推动了国企改革,又降低了经济的杠杆率,而且还为民间资金提供了一个投资机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