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3日23:32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肖君秀 深圳报道

  姚振华麾下的前海人寿,在万科(000002.SZ,02202.HK)股权之争大显身手之后,又赫然出现在东阿阿胶(000423.SZ)的第三大股东位置上,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持股比例达到4.17%接近举牌红线。情景竟是如此的相似:这次前海人寿又与华润系狭路相逢,那么此次是否会与万科一样,再次遭遇控股权之争?

  今年第二季度双方开始暗暗较量,前海人寿二季度继续增持东阿阿胶,在东阿阿股的持股从2.44%跃升至4.17%。此时华润系也立即采取行动,新增4.66%股份,总持股比例升至27.8%,以保持第一大控股位置牢不可破。接近东阿阿胶方面人士透露,目前前海人寿并未就增持目的进行沟通,也不清楚对方意图。

  对上市公司增持至5%的举牌线,对险资来说,其会计处理上的好处显而易见,接下来前海人寿举牌将轻而易举。然而类似万科的控股权之争,在东阿阿胶身上上演的难度很大,“两家公司股权状况不一样,万科股权当时比较分散,华润并没有控股,而东阿阿胶股份比较集中。”一位知情人士称,东阿阿胶很难会成为“第二个万科”。

  前海人寿抢筹东阿阿胶

  东阿阿胶股价在前5个月里走势平稳,但贴上了前海人寿的标签后,股价从6月份开始嗖嗖地往上涨,截至8月23日,东阿阿胶股价最高达63.63元,不到3个月股价拉升了近40%,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华夏时报》记者从东阿阿胶的前十大股东名册上看到,前海人寿首次出现在今年一季度股东名单中,其一口气新进了1593.50万股,持股比例达到2.44%,而此时华润方面保持持股23.14%不变。寿险资金进入东阿阿胶原本为正常之举,此前就有多家寿险产品出现在其十大股东名册中,这时候的前海人寿持股比例,看起来仅是险资正常的配置行为而已。

  然而,前海人寿没有与其他寿险资金一样,保持持股量不变,而是在二季度继续增持1130.90万股,将持股比例提升至4.17%,直奔5%的举牌红线而去,持股比例仅次于华润系。此时华润再也坐不住了,第二季度通过华润医药投资一口气新进3047.61万股,持股比例新增4.66%,至此华润系持股比例总共达到27.8%。正是双方大量增持的第二季度,东阿阿胶的股价开始出现拉升。

  那么第三季度双方是否在继续进行增持呢?东阿阿胶股价继续抬升,很有可能双方或一方仍然采取了增持行动,而这只需静待三季报数据披露便能分晓。

  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华润系面前,前海人寿此番增持到底是什么意图?接近东阿阿胶的人士称,对其投资行为不清楚,公司并不掌握其目的,前海人寿没有与上市公司交流,这属于投资者的个人投资行为。

  那么,前海人寿此次目的最终是举牌,还是如争夺万科一样,要与华润在控股权上一争高下?

  从股权结构来看,万科与东阿阿胶截然不同。去年三季度前海人寿作为宝能系先遣部队进入万科时,当时万科股权极其分散,华润在万科的持股不到16%,此后包括前海人寿在内的宝能系连连举牌,直至目前持股比例达25.4%,宝能系取代华润系,坐上万科第一大股东位置。

  但上述知情人士称,在东阿阿胶上,前海人寿所代表的宝能系很难如万科般控股,因为华润系在其中持股已高达25.4%,同时基金和一些外资机构作为长远投资者,从过去来看都是长期持股不动,且平时公司股票交易换手率不高,流动性较差。

  举牌或成定局

  前海人寿所代表的宝能系,在东阿阿胶的增持上何时达到5%而举牌?市场都在静待这个时间点。

  在中银国际证券保险业研究员魏涛看来,险资举牌的行业和上市公司,其特征就是估值处于市场较低水平,同时在净资产收益率上具有较明显优势,而年化波动率低、稳定性强。

  东阿阿胶正是符合了上述这一特征,前海人寿二季度增持已超过4%,离5%的举牌线已接近,接下来举牌将是大概率事件。而一旦举牌,按规定前海人寿持有东阿阿胶股份至少锁定半年。

  实际上,险资对于蓝筹股的举牌颇为常见,截至2016年8月1日,险资机构所持有的股票总共602只,其中保险公司持股比例在5%及以上触及举牌的股票为90只,占所有保险持股市值的比例为73.98%,而持股家数仅占比为14.95%。也就是说,险资在二级市场上基本上都集中在举牌蓝筹上,绝大多数险资都是举牌式投资。

  对于前海人寿来说,如何寻找符合要求的蓝筹而举牌同样至关重要。前海人寿2015年度报告显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达306.23亿元,比2014年大增165.71%。如果举牌上市公司,那么其会计报表就可以列入权益法记账,作为长期投资无需为股价动荡担忧,且在保险行业“偿二代”新规下,风险资产计入相对更少。

  “其实只要不是对公司恶意收购,举牌对公司经营并没有什么坏处。”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只要不是如万科一样谋求控股权,那么前海人寿进入东阿阿胶就不会掀起更大风浪,对管理层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前海人寿方面保持了一贯的沉默,没有对此发声。作为一家新锐的保险公司,前海人寿成立于2012年2月,成立时间不到5年,2014年净利润1.32亿,2015年净利润达30.98亿元,同比增长30倍。

  美联储不加息纵容资产泡沫膨胀

  ■冉学东

  近期由于中国央行启动14天期逆回购,美联储主席耶伦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表示未来几个月加息概率增加,欧洲央行也没有继续增加资产购买计划,市场许多人士猜测G20成都会议上央行行长们可能达成结束负利率、让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默契,于是市场猜测可能持续多年的流动性宽松拐点正在到来。

  这个拐点是否能到来,最明显的标志还是美联储9月是否加息,以及日本央行会采取什么策略,正好这两个央行的利率决议就在9月21日和22日,他们给市场的答案是,宽松继续,负利率继续。

  9月21日,日本央行宣布维持利率不变,但政策显示关注的焦点从预先设定货币供给目标转到了控制国债收益率曲线。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称,他并不认为货币宽松已经到达极限,日本央行还有在量化、质化和利率方面加码宽松的空间,如有必要将采取行动。9月22日,美联储选择按兵不动,但耶伦在随后的讲话中表示,2016年可能会加息一次;9月22日,新西兰联储同样选择维持利率不变,随后新西兰元波动加大。

  金融市场的反应是,9月22日,10年期德债收益率延续跌幅,日内累计跌6个基点,触及-0.054%,为9月8日欧洲央行决议以来最低。中国7天回购利率下跌26.12个基点,报2.2500%,中国1天回购利率下跌10.76个基点,报2.0785%。全球金融市场利率维持稳定或下跌,货币收缩没有如期而来,一切照旧。此后几天,美股竖着往上拉。

  市场预料之中的货币收缩没有如期而至,则资产价格可能在接下去的一两个月继续膨胀。9月22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163.74点,涨幅0.90%,报18293.70点;标普500指数收涨23.36点,涨幅1.09%,报2163.12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53.83点,涨幅1.03%,报5295.18点,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纳指已经创下历史新高。

  而中国的资产价格则主要在房地产价格中体现,近期地王频现,楼市在二线城市中,呈现接力现象,比如当合肥、南京、厦门房价上涨的时候,杭州稳坐钓鱼台,当政府对此前上涨的城市进行限购后,杭州加入上涨的队伍,估计加入楼市飙升的城市会越来越多,这是政府的去库存和转杠杆政策的效果。

  负利率货币宽松的产物不仅仅表现在资产泡沫,还表现在金融市场的膨胀,在中国表现为资金既然不能在实体经济中寻找到收益,那么就在金融交易中寻找收益,于是影子银行、银行理财膨胀,金融市场的收益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只是自己反噬自己的结果,这不仅造成了金融市场的膨胀,而且导致金融市场、金融资产收益远高于实体经济收益,形成严重分配不公,事实上是货币宽松导致对财富的重新分配。

  对于货币持续宽松是否造成了资产泡沫,耶伦这样回答记者,“我们当然担心经济中有泡沫,所以我们一直定期监测资产估值。然而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怎样的估值代表经济中出现了泡沫,这些人们事后才会了解。我们发现很多估值指标和商业地产估值都偏高。租金会随着时间上升,但是商业地产估值相比于租金还是偏高”。

  货币政策是否要为资产泡沫负责,这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全世界的央行理论和实践都没有解决,而耶伦所说的“没有人能够确切知道怎样的估值代表经济中出现了泡沫。这些人们事后才会了解”这句话,尤其让人害怕,这是一个把责任推给上帝的态度。

  央行们尽管为了避免实体经济的继续下滑维持了货币的宽松和负利率,但是由此导致的资产泡沫可能以更加凶猛的洪荒之力将实体经济摧毁,谁能断言不可能呢?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中国当前急切需要一个孙冶方

今日中国急切呼唤孙冶方式的理论开拓者,甚至需要比他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孙冶方终其一生,想仿效《资本论》,编写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论》。在中国当代经济理论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同时是一个比顾准更大的悲剧。

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哲学问题

土地、税收、人工成本啥啥都在涨,而这些涨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块“蜜糖”。到底是谁导演了房价的暴涨?答案或许谁都清楚,但却没有一个公开的口径。而如果你要问我,我只能回答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万科股价暴涨中有何危机

在全球股市百年沉浮的历史当中,一个并购异常活跃,尤其是大蓝筹爆发股权狙击战的时期,往往预示着一两年后一场大股灾或是经济危机的来临。

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空间有限

整体房价进一步快速攀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当然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现在房价正处于不上不下的僵持阶段,地价也快速达到了相对高位,且地价泡沫程度远比房价要高。地价不率先进行调整,整体市场压力还会继续放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