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1日01:30 上海证券报

  指数投资有望迎来“黄金时代”

  ⊙记者 张馨 ○编辑 于勇

  9月20日,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在上海举办第十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志刚在论坛上指出,今年下半年开始,指数型产品的发行形势有所回暖,各机构普遍对国企改革、绿色金融等主题关注度较高,对FOF指引推出后带来的指数化投资机会也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并已着手规划和提前布局。

  中国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副主任吴孝勇在致辞中指出,为稳妥推进产品创新,拓展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壮大投资者机构队伍,证监会研究制订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基金投资与其他基金的相关安排,目前已经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近期将正式发布实施。

  马志刚在发言中称,A股市场过去一年间经历了剧烈波动,指数型产品发展形势也出现明显变化,发行数量大幅度减少,资产规模从去年6月份创纪录的8700亿快速萎缩至年底的5500亿元。2016年上半年,指数型产品发行更是陷入低谷,仅11只产品,含两只QDII产品发行成立,募集金额57亿元,这是自2009年以来发行数量、募集金额双双最坏的半年度。截至2016年6月底,指数型产品的资产规模5082亿元,较上年底减少8.3%,较上年同期降幅达到41.6%。

  不过自今年下半年开始,指数型产品的发行形势有所回暖,7月份至今,发行成立的指数型产品已经达到10只,募集金额207.78亿元,为上半年的3.7倍,还有4只正在发行。

  其中,今年8月发行的汇添富基金发行的上海国企ETF首募规模达到152.2亿元,成为年内首募规模最大的权益类产品。资料显示,上海国企ETF是汇添富基金基于中证上海国企指数开发的ETF产品,全面覆盖上海所有优质国企改革标的。

  除此之外,各类主题指数层出不穷。截至2016年9月初,国内基金管理机构已先后推出以环保低碳新能源、清洁能源、可持续社会责任治理为主题的指数型基金56只,规模约470亿元。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分析指出,绿色投资一般周期性长、可持续性强,与指数化的长期投资需要相得益彰。

  一直以来,指数投资因成本低、流动性好的特点而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未来伴随着指数型产品投资者体验的改善以及FOF细则的推出,未来还将有望进一步发展。

  日前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有望进一步促进指数投资的发展。在分级基金整体缺席FOF盛宴的背景下,丰富的指数基金产品线为即将落地的FOF提供了产品基础。指数化投资追踪的标的清晰且跟踪误差小,管理费率低,在公募基金产品同质化的背景下,特色鲜明的行业ETF将有望成为未来的投资主角。

  对于机构客户的投资而言,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量化投资部执行董事吴迪指出,主动地选择被动,比被动选择主动好很多。就资产配置而言,长期投资能够享受到巨大的收益。如今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已经秉承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把指数基金作为一个配置型的需求来使用,按照十年甚至十五年的长期目标来做资产配置。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比拼“内功”

中美结构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并不是以“修昔底德陷阱”所设定的军事冲突模式所进行,而是“谁更能解决好本国国内问题”为轴展开下去。中美之间未来谁更能在全球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关键不是谁能在两国战争中胜出,而是谁更能创造本国的美好社会。

房价上涨与这四种人脱不了干系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横生,除了复杂的货币信贷因素、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外,还有一群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他们飞来飞去成为“中国特色的串场经济学者”。相当一些人专为一线城市背书。

依赖制度去产能还有发挥空间

2016年中央财政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276亿元,用于推进全国去产能工作。但当前行业周期性复苏,钢铁产量开始增长,为真实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应该从加强制度性安排入手,禁止地条钢产品和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法制化去产能环境。

中国是否落入流动性陷阱?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衰减,M1、M2持续走阔,货币活化,民间投资意愿低下,企业大量储备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所以虽然我们的政策利率水平和长端水平离零还尚有差距,但中国面临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挑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