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0日01:27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深港通”短期影响有限 沪指还有上涨空间

  《红周刊》特约作者 余洋

  “深港通”题材提前炒作

  《红学堂》:川南,上周采访你谈到权重上涨缺乏基础。本周一沪市大盘在权重的带动下个股普涨,对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川南:最近几天的股市有点异常。异常不是突然大涨,而是市场结构异常。A股市场中,很少有散户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愿意长期持有优质蓝筹股获取长线投资收益,个个都是奔着中短线的投机收益。因此,A股一向有“权重搭台,中小创唱戏”的传统。根据相关研究,假设一个投资者懂得把握“二八”行情节奏并按此操作,可获得的超额收益应在20%(与大盘比较)以上。

  周二深成指走出一波“惟我独强”的高开高走行情,甚至一度出现“众指皆绿我独红”的时候,有经验的投资者就知道肯定是有事了。其实,这种有事的感觉在上周五下午银行地产突然强势放量拉升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不过当时还属于猜测阶段。

  《红学堂》:你说的这个应该就是“深港通”批复的事吧?

  川南:驱动金融市场的因素无非是两个,一个是资金流,另一个就是信息流。前者即便是普通投资者都很容易理解。而对于信息流,普通投资者也能理解一些,但也就是小道内幕消息,或是网络传言等等。

  市场信息是一套从产生到传播再到公开的完整流程。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在应对信息的时候,除了应当重视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以外,尤其应当注意获知该信息的渠道和时机,也就是这个信息是怎么传到自己这儿的,以及除了自己还有哪些相关方可能也知道了。

  在“深港通”的信息中,盘面已经对预期作出提前反应。很显然,消息出台当天再根据利好信息去操作的价值就已经很低了。

  “深港通”的批复短期影响相对有限,A股市场不会因为一个“深港通”就变牛了。不过本周“野蛮”资本涉及的个股确实表现抢眼。恒大系带动了整个地产板块走强,产业资本进入虚拟资本市场,在资产荒的情况下,配置地产股可能也是无奈之举。

  突破前高会有反复

  《红学堂》:本周地产板块表现非常强悍。地产也算是大盘的权重之一,到底能不能引领大盘继续上攻才是大家关心的。老文,上周采访你说如果大盘补量才能上涨,而本周一大盘就放量收复了3100点,对于后市你怎么看?

  文太彬:本周不管是上证指数还是深圳各大指数,都在房地产及大金融行业的带领下放量上涨,符合“上涨需补量”的观点。上证、沪深300上证50指数都创出了4月份以来的新高,形成一个放量突破的格局,而其他指数相对来说还运行在4月份的高点之下。

  从本周的走势看,继周一放量上涨之后,成交量又开始萎缩。虽然说上涨放量,下跌缩量是健康的量价关系,但是短期持续走强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且成交量虽然较之前有所放大,但是放大的程度似乎还是欠缺。以现在这个成交量看,确定有效突破前期高点3097点为时尚早,我个人认为还会有反复。

  目标高看一线

  《红学堂》:你的意思是还要保持谨慎,后市并不乐观?

  文太彬:我只是从本周的量价关系谈一下看法。技术分析是连续的,看得太小就会断章取义。从技术上分析上要有整体的判断,以上证指数为例,首先从2780点起涨到目前,走了上涨的三小波:2780~2945点,上涨了165点;2807~3069点,上涨了262点;2931~3144点,上涨了213点。

  根据空间对称原理,短期2931点起涨的目标是3200点以上。本周是日线和周线都放量突破了3100点,而且从周线看,本周留下一根带有向上跳空突破缺口的周线,所以目标应高看一线,所以我对后市还是相对乐观。

  其次,假设从3684点到2638点的下跌反弹0.618的位置是3245点(对数坐标)一线;1月7日和8日“熔断”的阴线压力点在3240~3309点,所以基本压力位在3250点左右。

  最后,从均线系统和量能看,股指站上所有短期中期均价,运行在年线(233日均线)附近整理,20~30日平均成本在3030点附近,60日均价成本还在2980点附近,短期股指上破后的调整也是属于缩量调整、放量上涨的态势,所有理由都支撑还能上涨,重点看下方3060点是否再次得到支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控地王”措施将在三季度落地

从热点城市土地市场政策走向来看,既然有“地王”频现的现象,市场也会因此存在系统性的风险,那么,三季度也势必会有相对应的“控地王”的措施,以防止市场出现系统性的风险。

房地产信贷飙升的三大主因

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

当中国走出去遭遇日本走出去

中国“走出去”海外投资,遇上日本海外投资,将是一场长期的鏖战,不但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从多角度寻求突破口,同样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援与协助。

金融体系已成为最大土地储备者

聆听“历史深处的马蹄声”,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超级资产沸腾的年代,非理性繁荣的狂飙隐忧深重,有些已经破灭,有些还在发酵。重温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路径和发生机理,我们才能对非理性繁荣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