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0日00:40 华夏时报

  泰康获批成立保险集团 2.33亿美元投苏富比成第一大股东

  ■本报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相比于平安、国寿、安邦、太平以及复星一众险企在海外对于商业地标和金融股权的大手笔投资,泰康人寿在海外的投资动作却鲜为外界所知。

  8月17日,《华夏时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泰康人寿在过去一个多月内,频频出手增持全球第一大拍卖机构苏富比的股份,斥资达到2.33亿美元。

  “持股均价在30美元左右,泰康人寿此次出手时,正值苏富比陷入业绩增长乏力之际,根据美国证监会不久前披露的资料显示,泰康人寿很可能已经成为苏富比的第一大股东。”上海一家艺术品拍卖机构的人士表示。

  8月18日,保监会发布公告称,同意泰康人寿将股东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德拍卖”)变更为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德控股”)。变更后,嘉德控股持有泰康人寿6.49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3.77374%,仍为泰康人寿第一大股东。这意味着泰康人寿分别成为中国最大和全球最大拍卖行的第一大股东。

  而8月19日,保监会网站正式公布关于更名设立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进行集团化改组的批复。

  泰康进入全球拍卖界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泰康的投资风格一直在走一条特立独行之路。无论是去年延续至今的保险资金举牌二级市场,还是保险资金大规模出海收购金融地产标的,泰康人寿都一直没有跟随“大流”。

  “作为险资,增持二级市场是必然之举,但是外界并没有看到泰康人寿对A股哪家公司发布举报公告,也没有看到泰康人寿在海外大规模投资。假如不是美国证监会披露的信息,外界还不知道泰康已经成为苏富比的第一大股东,这也足以证明泰康在投资领域的低调。而苏富比低迷,泰康介入无疑是一次最佳的抄底行为。”8月19日,香港一位投行分析师梁杰(化名)受访时指出。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截止到7月26日,泰康人寿已经持有苏富比13.5%的股权,成为这家有百年历史的世界著名拍卖公司的最大股东。与此同时,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还是国内著名的拍卖行嘉德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并且泰康人寿还将嘉德拍卖变更为嘉德控股,两家拍卖公司今后的走向值得关注。

  “苏富比是纽交所上市公司,泰康人寿超2亿美元投资也可以被视作一笔股权投资,苏富比和嘉德今后有合作会相对公开;另外苏富比股权相对分散,泰康并没有绝对的控制权,泰康会不会进一步增持乃至控股苏富比,倒是令整个艺术品拍卖界和保险界关注。”国内一家大型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记者也了解到,泰康人寿的投资风格深深印上了陈东升的个人风格,泰康人寿对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兴趣,其实不止此次收购苏富比部分股权,1993年陈东升创立国内首家艺术品拍卖公司中国嘉德,此后多年中国嘉德一直是业内的领头羊。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泰康人寿持有嘉德国际23.77%的股权,亦为嘉德国际第一大股东。

  集团化之路如何走

  尽管尚未实现上市,然而仅泰康人寿与嘉德之间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已经让外界难以厘清,如今泰康人寿又要进军集团化之路。

  获得保监会批复后,这意味着泰康成为国内第十家保险集团公司。泰康人寿官网信息显示,其总资产5600亿元,管理资产超9000亿元,形成保险、资管、医养三大核心业务体系;在全国设有36家分公司及286家中心支公司,各级机构超过4200家。

  “泰康人寿已经拥有人身险、财产险、公募基金、资产管理、互联网保险等牌照,此外,泰康人寿还在2015年初成功入股国投信托,并将后者更名为国投泰康信托,获得信托牌照。泰康人寿走集团化之路已成必然。”一位泰康人寿内部人士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泰康人寿在获批保险集团的资格后,海外投资之路该如何走也备受关注。《华夏时报》记者查阅的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11月,泰康资管在香港成立了子公司,并且在3年后成立了海外第一只基金“泰康开泰中国稳健基金”开始投资运作。

  “泰康香港子公司已成为泰康资产进行国际化资产配置、服务境外客户的重要桥梁,已获得QFII和RQFII资格,获准开展公募业务。”梁杰透露。

  梁杰也称,泰康人寿的海外投资均是委托泰康香港资管子公司作为投资管理人运用泰康人寿保险资金通过QDII渠道,包括2.33亿美元于二级市场购入苏富比股份亦是如此。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外管局最新披露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显示,泰康人寿的QDII额度为18.85亿美元,这也意味着泰康人寿还有足够的“弹药”在海外投资。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控地王”措施将在三季度落地

从热点城市土地市场政策走向来看,既然有“地王”频现的现象,市场也会因此存在系统性的风险,那么,三季度也势必会有相对应的“控地王”的措施,以防止市场出现系统性的风险。

房地产信贷飙升的三大主因

日本当年的房地产泡沫经济导致经济衰退25年之久,至今还没有走出衰退泥潭。美国运用房地产结合金融来推动本国经济,结果酿成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的教训给我们一个启示:只有实体经济的稳定才是经济繁荣的定海神针。

当中国走出去遭遇日本走出去

中国“走出去”海外投资,遇上日本海外投资,将是一场长期的鏖战,不但需要企业自身努力从多角度寻求突破口,同样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援与协助。

金融体系已成为最大土地储备者

聆听“历史深处的马蹄声”,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超级资产沸腾的年代,非理性繁荣的狂飙隐忧深重,有些已经破灭,有些还在发酵。重温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路径和发生机理,我们才能对非理性繁荣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