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6日07:02 第一财经日报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跨市场折价并非必买信号 深港通预期趋于冷静

  张婧熠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沪股通总余额为1497.18亿元,港股通的总余额为464亿元。]

  在缺乏明确投资主线的当下市场,呼之欲出的“深港通”再次成为市场的风口,频频被写进卖方研报的推荐主题中,扛起了修复蓝筹等板块估值和市场情绪的重任。论道深港通的机会,无论是开通进度、资金偏好还是投资策略,诸多市场观点都习惯于比照沪港通的逻辑。

  从沪港通的运行看深港通,市场预期正归于理性并迎来一轮全面的校准:跨市场的折价并非就是买入机会,资金偏爱也不意味着股价上涨,掘金深港通需把握结构性机会。

  沪港通的折射

  从资金的总体流向上来看,沪港通的资金流动的南下趋势稳定,北上资金即沪股通的使用额度不及预期。根据现行的交易规则,沪股通、港股通的总额度分别为3000亿元、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交易额度则分别为130亿元人民币、105亿元人民币。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5日,沪股通总余额为1497.18亿元,港股通的总余额为464亿元。以此测算,当前沪股通的使用额度刚刚过半,而港股通的额度则使用了八成。

  从每日额度来看,除沪港通开通的首日沪股通达到130亿元额度之外,此后再无出现单日用满额度的情况;港股通在2015年4月8日、9日连续两天用满单日额度。从沪港通开通以来的交易来看,沪股通的平均单日额度为5.8亿元,港股通的单日额度为7.58亿元。“整体来说,沪股通不如预期中那样吸引香港投资者。”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杰在其研报中总结称。

  沪港通当前的资金流向格局是否延续、深港通的开通对A股市场的影响有多大?对此,市场预期在分歧中更趋于冷静。多位券商分析师普遍认为,深港通开通后的增量资金对A股市场的实际影响或有限,对市场情绪的影响意义或更为长远。

  “考虑到短期内国内宏观经济周期和货币环境或将维持现状,深港通对于增量资金的吸引、两地估值趋势性收敛的作用有限。”兴业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深港通的更大看点在于对内地市场的长期影响,如对估值体系有望与全球接轨、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氛围更健康。

  华泰证券策略分析师戴康则直言,目前沪港通北向的累计使用额度占沪市23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不足1%;未来,即便深港通北向额度累计使用达到3000亿,对于深市约15万亿的自由流通市值也仅仅只占2%,不能改变A股存量博弈的格局。

  掘金前的预期校准

  沪港通近两年来的开通与运行,不仅仅为深港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参照。伴随部分初期主流的投资策略被证失灵,市场预期正迎来一轮全面校准。

  “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催化金融蓝筹引领牛市行情,期待深港通带来的催化效应。”华泰证券分析师徐彪在最新一篇行业研报中,如此总结和预期互联互通所带来的市场机遇。类似的投资逻辑,在沪港通推出之初极为盛行,尤其是A/H股的高折价股、大盘蓝筹和高股息标的等,都一度视为沪股通的“金矿”而获市场推崇。就在近期深港通的开通预期再度升温之时,加配蓝筹和高股息标的的投资建议再次兴起。

  从近期的港资配置和股价表现来看,上述策略也得到了短期验证。

  目前,交易所每日公布沪港通双向交易的十大活跃个股。开通后的公开数据统计显示,二季度以来,沪股通标的贵州茅台有85个交易日跻身前十大活跃个股,上述交易日内资金累计净买入额为7.44亿元。同期,贵州茅台的股价涨幅为28.73元/股。若从沪港通开通之日后公布的十大活跃个股统计来看,贵州茅台的累计净买入额依然位居榜首,超过120亿元;同期股价涨幅则已翻倍。

  而除贵州茅台外,受港资偏爱的其他个股也均为各行业龙头。以二季度自8月15日的统计区间为例,中国平安82个交易日登上沪股通十大活跃个股,民生银行、中信证券则分别有61次、58次登榜记录,而兴业银行、伊利股份亦有近50次的上榜成绩,宇通客车、招商银行上榜次数超过30次。股价表现也较为乐观。同期内,宇通客车上涨16%、招商银行上涨14%、中国平安累计涨幅9%,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中信证券分别上涨7%、6%、1%。

  然而,短期的对比并不是沪港通的全貌。若将统计区间延长至沪港通开通后的运行来看,市场预期将需要再次校准:对于A股来说,折价并非就是买入机会,而资金偏爱也不意味着股价上涨。

  广发证券的上述研报统计称,自沪港通开通至今年8月初,沪股通净买入金额超过10亿元的股票有16只,首位被贵州茅台占据,其他个股也几乎全部为行业市值排名第一的龙头股。但同期的股价表现却出现较大分化,如海螺水泥、大秦铁路等港资青睐的个股,其绝对、相对股价都不及沪港通开通之前。

  “这意味着,沪港通开通后,有港资流入的行业龙头股也不一定会在股价方面体现出相对优势。”陈杰进一步分析称,资金流动只是影响股价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港资流入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一定上涨。此外,大部分标的股票的沪股通交易额占该股票总交易额的比例不高,港资交易对股价的影响相对不大。

  基于上述类似逻辑,多位分析师对深港通的影响和投资策略分析正归于冷静。陈杰就预计,深港通下港资依然会选择业绩好、市值大的行业龙头股。但港资流入不一定意味着股价上涨,最终股价表现如何是由上市公司基本面、投资者风险偏好以及资金面综合决定。

  戴康则表示,深港通开通前大蓝筹有阶段性机会,外资亦偏好低估值股票,但由于外资占比低、影响尚浅,深港通开通后低估值的股票不一定会跑赢。相对而言,其认为未来两市折价的个股将有望受益于深港通,而目前深市A股相对溢价,港市H股有17只相对折价。兴业证券最新发布的研报也认为,深港通对A股总体影响有限,但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机会;包括估值相对便宜的行业龙头、白马股中低估值且高成长标的、QFII连续重仓个股和两地稀缺品种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香港不欢迎内地科技股吗?

与美国股市相比, 港股的科技类股票乃至整体“新经济”股票比重都远远不及,同样与此相关的则是港股市场整体估值长期被认为过低——美国大量高PE(市盈率)的科技股,显著提升了整体市场的PE。

是什么在左右住宅价格?

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为什么不掉?那是因为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每年净增长五六十万人,而深圳已经是过千万人口的城市,现在还在增长。北京的朝阳区,光是中央电视台就为它带来了几万人,所以这个地区的租金持续上涨。

IMF依然误解了欧元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独立评估办公室都在它们各自对欧元危机的官方回应中忽略了同样的核心问题。一场金融危机应该迅速采取行动来应对,同时主要通过削减开支的方式来大幅削减预算赤字。快速的财政调整措施能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从而催生更快的经济增长。

华为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还不够

目前的华为与当年的华为相比,已经是一个“新”华为了。只是,这个“新”华为依然面临着当年的“老”问题——人性化的不足。不过,“压力”已经不是今天的主要问题,焦点是尽到本分和人性化不足的矛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