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5日19:55 中国产经新闻报

  互联网医疗迎资本寒冬:言之尚早

  本报记者 梁文艳报道

  这是让互联网医疗“心惊肉跳”的一年,坏消息不断传出。

  刚刚完成新一轮7400万融资的热度还未散去,“就医160”就陷入裁员风波。据悉,“就医160”准备裁员300人,创新事业线已经撤销。

  稍早之前,知名送药企业“药给力”也因为融资失败而停止公司业务,而“春雨医生”也因线下诊所的建设而受挫。

  坏消息四面传来,给互联网医疗笼罩了一层“阴霾”。

  裁员约三分之一

  成立于2009年8月份的“就医160”,最初以研发及销售医疗软件为主,2010年至2012年间,互联网医疗平台逐渐成型,并开始面向个人提供预约挂号服务,可挂号省份达到31个,服务医院1788家。其中,三甲医院达到了581家。

  在2015年12月底,“就医160”(宁远科技)荣登新三板。然而,在上市半年多之后,“就医160”就传出了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就医160”官方日前针对裁员的消息回应,随着公司业务重点转移,公司计划对组织架构和部分业务团队进行优化,以团队和个人的业绩为依据,实施末位淘汰制,需要优化的人员占全公司总人数的1/3左右。

  虽然“就医160”方面也明确,裁员是为了对团队进行优化,但是,并没有回应后续的业务重点。

  据媒体报道称,除了“就医160”被曝出裁员,实际上,从2015年后半年开始,资本收紧,许多企业资金链断裂,除了少数几家细分领域领先企业仍能获得资本热捧,大部分企业挣扎在A轮或B轮的融资路上。

  据悉,“就医160”此次裁员来自挂号业务部门。值得一提的是,“就医160”裁员,似乎也与北京市下发的政策有一定的关联。在今年年初,北京市卫计委下发了《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对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挂号加号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清理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严禁医生与商业公司合作挂号加号。

  除此之外,北京地区部分医院已要求医生把“商业公司”的APP卸载,一些医生也开始主动联系部分提供预约挂号服务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要求将自己的加号服务从香港APP上下线。

  受此政策的影响,一大批以挂号为主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互联网医疗发展艰难

  庞大的裁员数据也验证了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不景气。在中研普华研究员王骏看来,现在很多企业裁员都是作为组织结构进行优化的一种手段。

  目前,互联网医疗项目中,吸引投资最多的领域为医患沟通、医疗信息、中医推拿、慢病管理、母婴健康等。按照项目内容分类,最吸引投资的种类依次为APP、网站、软硬件结合等。

  在地理分布方面,互联网医疗创业公司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及杭州。

  有资料显示,2015年,移动医疗市场投资约有18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显著。预计2016年,早期投资者将会趋于谨慎,仅有少数市场份额靠前的企业能够获得进一步投资,呈现“强者越强”的趋势。

  对于互联网医疗领域发展中存在的困难,王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第一个原因在于互联网医疗的付费方缺失,医疗保险目前没有将互联网医疗纳入报销范围。网络医疗并未受到明确的合法性支持,仅能以医疗咨询的名义出现。

  第二,王骏认为,处方药网购的政策并未开放也是困难之一。处方药网购的政策并未开放,医院则不一定会愿意提供处方,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目前,行业自身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互联网医疗作为一个低频次的特性行业,如果仅仅只是单纯照搬互联网方法,不从深度服务进行挖掘,是没有办法走远的。对于患者来说,仅仅只是连接医院医生远远不足以满足其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互联网医疗还应升级其经营模式,以及落地深化医疗服务内容,结合互联网,为实体提供服务,才是最终的出路。

  利润受“挤压”

  对于“就医160”裁员,有业内观察者猜测,“就医160”遭遇了成本压力,或许是收入增长没有跟上推广费用等。

  据悉,“就医160”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医疗机构的广告以及技术服务费。据2015年的数据显示,宁远科技年度销售费用占主营收入的比重大幅增长,主要支出是公司品牌推广的费用,以及地面推广人员的增加。

  这也意味着,推广支出的费用也压榨了企业的利润。据“就医160”在登录新三板后的首份年度报告业绩显示,其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371.98万元,同比增长了71.87%。其中,来自医疗软件销售及服务的营业收入为796.88万元,占比33.60%;来自互联网医疗平台服务的营业收入为1575.10万元,占比66.40%。不过,其净利润状况并不理想,2015年,这一数值为-7141.04万元,在2014年及2013年,分别亏损1744.34万元、601.23万元。以此计算,“就医160”2013年至2015年已经亏损近亿元。

  “就医160”官方表示,从公司层面讲,公司经过前期的发展,在业务上需要进一步盘活资源创造效益,公司也在努力发展业绩,尽早实现扭亏为盈,为股东创造价值。

  “盈利不如预期。”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APP同质化严重,老龄化等人口结构变化为互联网+医疗带来不少新挑战。

  互联网医疗“寒冬”为时尚早

  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医疗的盈利模式普遍遭到业内人士的质疑。在每家O2O创业企业的背后,都有资本驱动的背影。资本是逐利的,烧钱大战不可能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在业内人士看来,药给力失败该拷问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需要拷问O2O送药这个模式本身。

  “从2016年资本市场对互联网医疗的投资来看,今年的投资热度明显减少,但是可以看到少数市场份额靠前的企业依旧能够获得进一步投资,这说明市场互联网医疗依旧充满期待,现在说互联网医疗迎来资本寒冬还为时尚早。” 王骏认为,2016年互联网医疗市场,并购量加大,占有率会更集中,融资会集中在中后期阶段的企业,市场份额前十会吸纳大部分的资金。互联网医疗生态逐渐形成,原有旧模式有医疗和金融保险资源的企业会快速往移动医疗推进,市场对移动医疗的认可以及政策的放开会加速盈利模式的成形。

  资料显示,移动医疗市场未来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达到200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速大于80%,互联网医疗发展成必然趋势。

  这也意味着,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目前,资本趋于冷静的状况下,资本看得更多的是盈利模式及互联网医疗变现的能力,通过“就医160”的案例,投资者也变得相对理性。

  曹磊坦言,未来,互联网医疗的趋势是轻资产和重资产相互结合。医疗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必须落地,为实体提供服务。互联网医疗是除本地生活服务、网络金融服务外,未来共享经济延伸及渗透下的一个核心领域,前途广阔。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阅读

香港不欢迎内地科技股吗?

与美国股市相比, 港股的科技类股票乃至整体“新经济”股票比重都远远不及,同样与此相关的则是港股市场整体估值长期被认为过低——美国大量高PE(市盈率)的科技股,显著提升了整体市场的PE。

是什么在左右住宅价格?

北京、上海、深圳的房价为什么不掉?那是因为北京和上海的人口每年净增长五六十万人,而深圳已经是过千万人口的城市,现在还在增长。北京的朝阳区,光是中央电视台就为它带来了几万人,所以这个地区的租金持续上涨。

IMF依然误解了欧元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独立评估办公室都在它们各自对欧元危机的官方回应中忽略了同样的核心问题。一场金融危机应该迅速采取行动来应对,同时主要通过削减开支的方式来大幅削减预算赤字。快速的财政调整措施能推动经济结构改革,从而催生更快的经济增长。

华为对员工的人性化关怀还不够

目前的华为与当年的华为相比,已经是一个“新”华为了。只是,这个“新”华为依然面临着当年的“老”问题——人性化的不足。不过,“压力”已经不是今天的主要问题,焦点是尽到本分和人性化不足的矛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