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3日01:55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曾剑

  今年 6 月中旬,众生药业(002317)控股股东张绍日通过大宗交易向公司战略伙伴(以下简称战投)减持1501万股股份。对于这些自称对公司股份有强烈认购意愿,且愿意耗费巨资接盘的战投的身份,中小股东是颇感兴趣。但公告未透露具体详情,上市公司在与投资者交流之时也是讳莫如深。投资者只好期待能从半年报中一窥究竟。然而,众生药业8月2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除了公募基金外,股东名单仍是那些老面孔。神秘的战投并未现身其中。而接盘席位6月下旬在大宗市场的多笔减持,更是让投资者对这场股权转让平添了许多遐想。

   神秘“战投”未见身影

   据众生药业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1日,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仍然由张绍日、叶惠棠、陈永红等9名自然人占据。唯有原第十大股东兴业证券的地位被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取代。除了张绍日在二季度减持1501万股、叶惠棠加仓35.09万股、陈永红减持100万股外,其他自然人股东持股均无变化。

  前十大流通股东方面,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银河现代服务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嘉实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间插其中成为新进股东。除此之外,其余股东仍是原班人马。

  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注意到,众生药业上述股东名单的出炉,让部分投资者感到有些失落。之所以如此,源于他们本希望通过这份名单洞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此前减仓股份的接盘方。

  资料显示,6月14日,众生药业控股股东张绍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1501万股股份,减持均价为10.81元/股,其此次套现金额约为1.62亿元。

  这是众生药业上市后,控股股东的首次减持。当时,上市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战略伙伴基于对公司的信心,对公司股份有强烈认购意愿。张绍日为满足公司战略伙伴需求,同时从优化公司股东结构及公司长远发展考虑,筹划了此次减持。10.81元/股的成交价格,比公司交易当天收盘价10.77元/股溢价0.04元/股;减持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03%。以上种种,无不凸显出这些战投的“强烈认购意愿”。正是基于上述情况,这些战投的身份也备受投资者关注。

  不过,无论是公开的公告,抑或是互动交流当中,众生药业一直没有对此予以明确,战投的身份也始终保持着神秘色彩。

   接盘席位有卖出行为

   深交所数据显示,张绍日6月14日合计通过5笔大宗交易将1501万股股份对外转让。这5笔交易股份数量分别为666万股、300万股、277万股、166万股、92万股。其中,666万股、277万股均被华创证券深圳香梅路营业部揽入;方正证券上海淡水路营业部席位接下300万股。

  有投资者认为,666万股足以让战投成为众生药业第六大流通股东。但其最终居然没有出现在上市公司半年报中。基于此,一些投资者猜测部分战投未能抵挡众生药业股价的上涨,已经减持套现。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运营人士向记者表示,战投可能以多个账户通过大宗市场受让股权,666万股存在分散在多个账户中的可能。或者在受让股权后,这些战投对持股进行了分仓。在上述情况下,其自然难以进入众生药业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每经投资宝(微信公众号:mjtzb2)注意到,部分投资者则对接盘方席位6月下旬的多笔减仓行为耿耿于怀。

  深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华创证券深圳香梅路营业部、方正证券上海淡水路营业部这两个席位在6月14日后的确曾现身大宗交易市场。其中,方正证券上海淡水路营业部在6月15日以10.86元的价格,分别减持了众生药业200万股、100万股。合计减持300万股,与其6月14日接盘的数量一致。两笔交易的接盘方分别为光大证券东莞石龙营业部、国信证券深圳宝安兴华路营业部。而华创证券深圳香梅路营业部席位则于6月21日、22日分四笔出货511万股,减持价格为10.90元/股。买方席位包括兴业证券上海民生路第二营业部、招商证券深圳福民路营业部以及华创证券深圳香梅路营业部自身。

  对于上述情况,记者2日多次拨打众生药业电话意欲了解详情,但一直无人接听。

责任编辑:骆珊珊 SF176

相关阅读

消费需求不足不能怪老百姓

今年我们讲转型,讲升级,对企业界来讲,发生的最好的时间点是什么呢?需求旺盛的时候,大家都要买东西的时候,企业转型就很容易,如果东西卖不掉的情况下,让老板转型,转到哪儿去呢?

滴滴Uber合并是赤裸裸的垄断

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虽然有其新兴行业的特殊性,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凡是抑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市场集中都应接受反垄断审查,并以实际行动证明没有损害公众利益。

中国经济不可能存在U型反转

因为我们15岁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和20岁至29岁的刚需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之后,支撑我们总需求能够比较旺盛、处于扩张状态的基本周期失去了,这个问题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看到,我们必须承认它的客观存在。

中国正成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导者

全球绿色金融的崛起,得益于中国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资产证券化的高速发展,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正在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领导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