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2日05:40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证券市场越来越收紧的监管趋势已然明确,与之相关的市场主体也渐渐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压力。8月1日逾八千家私募机构一夜之间“烟消云散”则是这种压力最直接的注脚。虽然短期来说这种看似粗暴的方式令市场感到忧心忡忡,但长期而言,A股市场正是亟需这样雷厉风行的监管手段。(郑世凤)

  本报记者 王丹 上海报道

  8月1日,对私募行业来说,注定是个不平静的日子,大浪淘沙,空壳私募迎来了一次监管大清理。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当日晚间的公示信息显示,目前仍有备案资格的私募机构数量为16494家,相较于7月31日晚间的24742家减少达8248家。也就是说,只一夜过后,就有三成原已登记的私募机构被驱逐出了“正规军”行列。

  而除了清理空壳公司外,目前整个私募行业都在经历着“最严监管”的洗礼。7月15日《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业内称之为募集新规)正式生效,7月18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业内称之为资管新规)接续出台,这些都强烈拨动着私募机构及私募人士的神经。

  在有些私募人士看来,严格的监管有效促进了私募行业向更加规范化发展,但也有的小型私募人士则认为,监管过严已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投资的热情。

  过万家私募遭清理

  8月1日下午,基金业协会公告称,按照2016年2月5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要求,第二阶段,即8月1日有超过7800家既未提交法律意见书也未在协会备案私募基金产品的机构已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若加上5月1日第一阶段被注销机构以及其间主动申请注销登记的机构,自《公告》实施以来,已累计有超过1万家机构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截至目前,仍具有备案登记资格的私募机构数量约为1.65万家,相较而言,注销比例已经超过60%。“如果说前两年是私募基金踩上‘风火轮’的两年,那么2016年就是这一行业去伪存精的‘淘沙’年。”

  “空壳私募清理是中国私募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客观上能够提升已取得私募登记机构的含金量,在私募产品、人员业务要求和法律合规上提出准入门槛,也能够起到保护合格投资人的作用”,证大集团私募投资总监谈佳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基金业协会也在公告中称,清理整顿的原因主要是前期大量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长期未真实展业、“空壳”现象扰乱了行业秩序,影响了私募行业统计监测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具体现象则包括盲目登记,实际并无开展私募基金业务的真实意愿;没有基本展业能力,不具备基本的从业人员、营业场所、资本金等企业运营的基础设施或条件,长期募集不到资金或未受聘成为投资管理人;借私募基金之名,从事P2P、民间借贷、担保等与私募基金管理无关或利益冲突的业务,甚至非法集资招摇撞骗,欺诈公众。因此,两个阶段的注销工作将对行业发展起到“扶优限劣”的作用。

  小私募热情受影响

  “不过不可否认,短期内私募行业受政策影响,必将有一定的波动,也可能因此影响投资操作,进而影响市场”,上海一家中型私募总经理表示。

  在其看来,在监管新政和“保壳”大限叠加之下,大型私募可能受影响小些,但中小型私募大多会因此或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产品、投资等方向上的调整,如想保壳的按要求抓紧补交材料,想发结构化产品的放弃发行或改变产品方案,投顾产品改为争取自主发行,投研队伍小的抓紧时间招人或寻求变通方案等等。

  上述应对方式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了中小型私募的运营成本,这让很多私募人士开始考虑要不要继续从事这个行业,毕竟在他们看来,既然看不到发展壮大的希望,还不如自己私下里炒炒股票。

  “最近接触了几位同行,大家都忙着‘应付’监管新政,但由于新规缺少明确细则,大家的理解也是靠推测。目前来看,直接的冲击还没有出现,按基金业协会的意思还有两类私募机构超过4000家需要清理,这些阴影确实有些影响心情和投资热情,加上市场有转弱的趋势,加仓意愿较低,减仓意愿增强。”上述私募公司总经理坦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对多家私募的调查了解,相较于上个月,目前私募机构的看多情绪的确有所降低,对本月抱乐观态度的私募已为数不多。

  而目前来看,私募行业监管是否也影响到公募等机构投资者的情绪还不确定。但此前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明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会将私募动向作为投资的一个参考指标,因为私募资金运作灵活,对市场走势影响不容小觑。

  事实上,从7月27日至8月1日,沪深两市已有近4个交易日表现不振,前者累计跌幅超过3%,后者累计跌幅超过6%。这让投资者对监管层近期在各资管行业力推的“从严监管”,与市场走弱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程度的联想。

  对此,关于私募方面,深圳市融智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李春瑜还是认为,长期来看,从严监管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净化后的私募行业有利于长期资金关注和参与。

  另一位上海私募人士则认为,客观地说,市场近期下跌也不能完全归咎于私募监管。只是有一点需要说明,现在市场上有一些还没有清盘的私募基金,大多是在去年上半年成立的,那么一年或一年半的产品期限,目前到期不少,自然会形成一些抛盘。

  此外,诸如私募监管新规中对投顾的要求提出“3+3”,即需要三位有三年以上可追溯投资业绩的投资经理,这一条使得即将到期的投顾产品只敢做“减法”,同时不敢吸收增量资金。这也难免让这些私募产品吸纳增量资金的能力受限,从而影响他们的做多动能。 (编辑:郑世凤)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高股息策略是暂时的苟且吗?

综合中国本地及全球市场当前的特征,我们判断,低利率、弱需求的环境可能有一定的持续性,投资者需要做好相对较长时间内坚持高股息和稳守大消费策略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在A股的相对收益投资者。

美国债务水平上升会带来什么

外国投资者可能担心过高的债务水平可能会导致通胀性货币政策,这将导致美元贬值并降低债券的实际价值。

如何给滴滴优步这样的企业估值?

对于增长型的互联网企业,目前使用P/GMV模型为其估值。分子是每股价格或者公司总估值,关键看分母GMV,即平台交易总量(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用这个模型来看,Uber目前的估值远比滴滴打车高。原因之一是因为Uber有自己的车队和定价体系。

去产能需解好两个不等式

关键是要厘清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管好政府该管的”,实现直接强制型调控向间接诱导型调控转变。无论是产能压减对象、数量的确定,还是压减方式的选择,都应尽量去行政化,核心是要尊重和保护被压减对象的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