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1日02:15 证券日报

  两融余额上周骤减百亿元 场内资金愈发谨慎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市场分化格局逐步加深,增加了投资者做多的犹豫气氛

  ■本报见习记者 杜雨萌

  自7月13日上证指数反弹遇阻3069点以来,A股出现了连续的震荡调整,不过,素有市场情绪晴雨表之称的两融市场却呈现出逆市净买入格局,融资融券余额更是于7月26日达到8874.47亿元,创下4月20日以来的新高。然而,受A股市场上周三急跌影响,此前逼近8900亿元关口的融券融券余额按下暂停键。

  截至7月28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报8720.6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38.3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报8687.6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较少38.44亿元;融券余额报32.9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0.0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与上周首个交易日相比,截至7月28日,融资融券余额已累计减少133.39亿元。

  财经评论家温鹏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近期市场下跌过程中两融数据同样出现了同步减少的情形,尽管额度不大,但已折射出市场资金面的态度趋于谨慎。就投资者情绪而言,当前市场分化格局逐步加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者做多的犹豫气氛,同时导致部分投资者恐慌情绪上升,进而对市场形成抛售,由此短期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

  稍早之前,证监会在每周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于深港通的开通给出了时间表,“目前,两地证券监管部门以及深交所与港交所之间,正在密切合作,推进’深港通’各项准备工作,待相关监管规则与技术准备就绪后,今年将择机开通。”

  不仅如此,近期包括高盛、花旗、德意志资产管理等在内的多家外资投行均预测称深港通将于三季度宣布推出。其中,高盛在最新报告中预计深港通将于8月份对外推出,并于年内10月份或11月份正式运行,避开市场交投不活跃的12月份。此外,有媒体报道称香港证券业协会也透露,深港通在8月份公布的概率较大,预计最快10月份正式开通。

  温鹏春认为,短期来看深港通的开通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将对A股部分低估值的蓝筹类个股以及券商股等直接受益板块形成利好,但具体表现依然需要关注流动性的变化以及投资者对市场的态度。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香港证监会“夺权”港交所?

不论哪一个监管机构主导上市审批,提升港股市场素质最终仍需落实到企业管治的改善和规范中来。改革上市架构,在推动改革的漫漫长路中,只是第一步的尝试,未来无论法律条例的修改,监管和执法的加强,还是投资者教育的改进,无处不关键,也无处不艰难。

商务部为何棒打“美年大健康”

假如商务部这一大棒狠狠砸下来,不是打蔫了“美年大健康”,而是窒息了中国医疗市场健康发展的活化因子、消解了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市嘲供给侧”改革能量,中断了医疗服务市场多层次需求与多层次供给的有效循环。

华润才是结束万科宫斗的钥匙

很久以来,华润并没有太多的声音,可能是囿于央企的身份吧。但王石主动敲门来了,华润该如何表示呢?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快要打开了!

日元为何能成为避险货币?

半年来,日元对人民币的涨幅已接近30%,促进了人民币在没有对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有序释放了对一篮子货币的贬值压力,并通过改善贸易条件推动了中国出口的企稳。在日元币值趋稳之后,一旦美联储加息预期重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可能再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