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30日03:11 中国经营报

  崔文官

  2015年凭借40.97亿元净利润加冕最赚钱信托公司的“黑马”重庆信托,今年上半年意外遭遇滑铁卢。

  对于重庆信托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指标的大幅“双降”,有分析认为,主要因素是信托公司固有投资收益的波动,对信托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严重拖累。

  对此重庆信托并不避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源于非经常性损益、证券市场行情以及手续费收入等多方面的影响。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阅重庆信托年报发现,截止到2015年末未决诉讼有5起,其中两起与房地产业务相关,涉及资金10.31亿元,均为重庆信托作为信托财产管理人代委托人参与的诉讼。

  上述房地产诉讼是否会影响公司业绩,公司下半年将如何扭转业绩等问题,记者发送采访函重庆信托,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公司正式回应。

  仅仅过去半年,重庆信托就从行业榜首跌出前十。其2016年半年度业绩情况为,营业收入6.36亿元、净利润7亿元;而2015年半年度这两项指标分别为34.77亿元、25.78亿元,同比分别下滑81.71%、72.85%。

  而在此前的2015年重庆信托一举超越行业老大中信信托,净利增逾六成,以41亿元净利润夺得行业冠军;人均净利润3370万元也排名全行业第一。

  就在业内对其看好,认为其还能再创佳绩的时候,重庆信托今年上半年业绩却出现大幅下滑。

  业内分析认为,去年信托公司的固有业务发展强劲,尤其是固有业务中的投资收益成为信托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其受市场影响较大,很容易造成业绩表现不稳定。一位信托业内人士则表示,“去年证券市场一度火热,吸引了一些公司以相对激进的方法去二级市场谋求利润。相对于2015年上半年证券市场投资躺着赚钱的行情,股灾之后股票市场的动荡严重影响了固有资金的证券投资收益以及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股权投资收益,从而导致固有业务收入的快速下降,导致信托公司固有业务收入快速下降。”

  对此,重庆信托并不否认。除了固有投资收益波动,营收下滑受证券市场行情的影响也较大。重庆信托此前通过媒体公开表示,“一是2015年上半年公司利用资金优势,通过申购新股获得超额投资收益,今年由于新股申购规则发生变化,这部分收益已不复存在;二是受证券市场行情影响,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收益(含股票浮动盈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数据显示,2015年重庆信托实现投资收益28.28亿元,占总收入比重的50.44%。其中证券投资收益13.46亿元,此外因持有重庆三峡银行、合肥科技农商行、信托业保障基金等股权,实现投资收益7.96亿元。

  此外,重庆信托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也出现大幅下滑,2016年上半年,重庆信托营业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6.19亿元、投资收益2.29亿元,2015年同期为16.3亿和17.39亿元。

  对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下滑,重庆信托也公开回应称,“一是由于经济下行,部分存续信托项目由于融资方经营出现困难,公司在经济利益方面作了一些让渡,减少了信托报酬的收取;二是部分项目存在信托报酬延迟支付的情况,因存在不确定性,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未计提该部分项目信托报酬;三是由于经济下行,竞争加剧,新增信托项目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信托报酬率进一步降低。”

  雪上加霜的是,其重要业务支柱之一的房地产业务也面临困境。重庆信托近两年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除了布局金控带来的收益之外,房地产业务也功不可没。2013年其房地产业务规模由84.6亿升至287.76亿元,2014年再次大幅攀升至438.97亿元,占比29.13%,位居资金投向之首。截至2015年末,其房地产业务出现下滑,但是规模仍为328.41亿元,占比21.18%。

  在信托传统业务面临压力、新业务尚未成熟的行业转型背景下,重庆信托的业绩下滑并非个案。

  截至目前,已有57家信托公司陆续在全国银行间市场披露了2016半年度财务报表(未经审计)。在同期可比的54家公司中,平均每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2亿元,同比下降18.53%;实现净利润4.25亿元,同比下降20.11%。

  在信托公司面临资产荒、风险事件频发、竞争者越来越多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转型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陈永乐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香港证监会“夺权”港交所?

不论哪一个监管机构主导上市审批,提升港股市场素质最终仍需落实到企业管治的改善和规范中来。改革上市架构,在推动改革的漫漫长路中,只是第一步的尝试,未来无论法律条例的修改,监管和执法的加强,还是投资者教育的改进,无处不关键,也无处不艰难。

商务部为何棒打“美年大健康”

假如商务部这一大棒狠狠砸下来,不是打蔫了“美年大健康”,而是窒息了中国医疗市场健康发展的活化因子、消解了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市嘲供给侧”改革能量,中断了医疗服务市场多层次需求与多层次供给的有效循环。

华润才是结束万科宫斗的钥匙

很久以来,华润并没有太多的声音,可能是囿于央企的身份吧。但王石主动敲门来了,华润该如何表示呢?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快要打开了!

日元为何能成为避险货币?

半年来,日元对人民币的涨幅已接近30%,促进了人民币在没有对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有序释放了对一篮子货币的贬值压力,并通过改善贸易条件推动了中国出口的企稳。在日元币值趋稳之后,一旦美联储加息预期重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可能再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