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9日01:03 北京商报

  7月15日,私募基金募集新规的实施,让私募基金再度陷入发行遇冷的尴尬。据格上理财最新数据显示,私募募集新规实施后,私募基金发行量不及前一周的10%。7月私募共计发行463只基金,其中,前两周发行量均破百,尤其是7月15日当周发行量更是高达259只,而上周仅发行16只,同比减少93.82%。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私募基金之所以发行数量大幅下降,主要源于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募集新规要求,7月15日后成立的私募基金将采用新版基金合同,备案难度有所提高,在新规生效前夜,曾出现千只基金急备案现象。

  那么,新规之下私募基金发行骤减的现象是否会成为常态呢?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市场人士和专家,均表示私募基金阶段性发行遇冷只是新规的出台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期,长久来看并无实质影响。

  招银万达基金总经理顾小明表示,这种私募基金发行遇冷现象只是暂时的,属于一种阶段性的断崖式下滑,市场需要时间去消化,私募机构需要时间去寻找适应的方法。好买基金首席分析师曾令华也表示,预计短时间内会维持私募基金发行量减少这一现象,私募对新规会有个适应期。

  格上理财分析师雷蕾指出,监管层近期出台的相关制度仅会在短期内对产品的发行量造成一定影响,长期来看私募产品的发行量其实主要取决于当下的市场情况、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以及私募机构的募资难度等。

  同时,雷蕾也分析了导致7月15日前后私募基金发行数量差距较大的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15日之后新规开始正式实施,所以部分近期有发行产品计划的私募机构均努力将产品的成立日期提到了15日之前,导致15日之前产品发行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新规实施后,产品在发行、募集等方面监管趋严,大部分有计划发行产品的机构尚处于观望状态,导致了15日之后产品成立相对较少。

  此外,在开发客户方面,由于整个行业在新规之后都要采用新的合同,而且合同的确认需要一段时间,这不光导致手续成交效率变慢,更带来了投资的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最严私募募集新规出台后,长期来看对大型私募机构影响不大,但对新成立的缺乏产品发行经验的私募机构来说,可能会犯难。

  顾小明就指出,私募募集新规主要是针对一些小的没有拿到牌照的私募机构,或者不合规范的机构,通常来讲,大的私募机构有自己的募资渠道和合作机构,在发行上不存在太多阻碍。但对于小型私募机构,新规首先限制了他们的宣传渠道,其次一些私募机构希望找到外包机构寻求帮助,但是由于没有历史业绩可以评估,第三方机构并不愿意接受,所以导致未来小型私募机构发行基金愈发困难。

  煜融投资董事长吴国平认为,未来私募会更加注重品牌和文化,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基金公司在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利用平台优势来帮助小型私募机构打造品牌文化。

  北京商报记者 苏长春 实习生 王晗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政治局会议如何抑制资产泡沫?

我们认为抑制资产泡沫可能重点指的是局部楼市价格的明显上涨,预计下半年不排除出台地方针对性的抑制局部泡沫的措施。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可能是针对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的现状,而降低宏观税负可能是要降低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重点可能是进一步降低社保等方面的负担...

下半年楼市调控政策会分化

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会分化,对三四线继续去库存,对一二线房价大涨城市收紧房贷政策,比如深圳、上海、北京、合肥、厦门等,同时加强对国企拼地王现象的监管,土地市场有望降温。

A股玩儿啥都要有游戏规则

现在很多人想上市又不想排队,那就玩儿借壳游戏,想借壳又不想严审,投行诸葛亮们就想出各种花招搞重组,跟监管玩儿捉迷藏背后,都有一颗圈钱的野心。

换一个视角看民间投资下滑

原本高速增长的民间投资存在太多的泡沫。其泡沫的存在,不仅不限于以往对煤炭、钢铁及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的追捧,也不限于对房地产的拥趸,还包括借实体平台投向股市、楼市及资本市场的“脱实向虚”行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