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8日11:32 中外管理

  张瑞敏:海尔32年“不触礁”的智慧

  张瑞敏,一位经营30多年的企业家,在漫长的岁

  月中居然没有印象深刻的危机,这很不可思议。

  那么,张瑞敏在怎样化解海尔的各种潜在危机?

  文/迟忠波

  2016年6月,通用家电正式成为海尔集团的一员。海尔以55.8亿美元对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完成了并购,这也是中国家电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

  2016年,也是张瑞敏掌舵的第32个年头,海尔集团迎来32岁生日。32年来,张瑞敏将海尔集团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而和海尔同一时期的企业,大部分已经在各类危机的打击下,如流星般陨落。这些企业中,也曾有过耀眼的辉煌。

  但是,海尔为什么能保持32年的持续发展?张瑞敏是用什么智慧,化解了海尔32年当中遭遇的各种危机?

  张瑞敏:海尔从没出现过大危机

  几年前,我在钓鱼台国宾馆和张瑞敏先生对话了一个小时。

  问:“在您记忆中,海尔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遭遇到特别大的危机?”

  张瑞敏:“作为一种很大的教训,我觉得还没有吧。”

  问:“有没有相对而言比较大的危机出现过?”

  张瑞敏:“印象非常深刻的好像还没有,有的时候可能是感到风险非常大,但是过去了。”

  一个已经经营32年的企业,这么漫长的岁月中居然没有经历深刻的危机,这很不可思议,也违背常理。

  在和张瑞敏先生畅聊过后,这个谜底才最终解开。

  海尔的第一次挑战

  1989年7月,是青岛最炎热的一个夏季。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公司的会议室里的气氛,让人有些透不过气来。

  参加会议的人员,神情严肃。会议讨论的主题是:海尔冰箱的价格到底降还是不降?这个选择决定着海尔今后一个时期的成败。

  这是张瑞敏担任厂长五年以来,面临的最大一场“危机”。

  1989年以前,无论哪个厂家的冰箱,无论什么样的品牌,质量如何,功能如何,都能从市场上卖出去,还经常会出现排队抢购的现象。于是,1988-1989年,国内的电冰箱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巨大的生产量,让冰箱市场很快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销售部向张瑞敏请示的不是海尔冰箱应不应该降价的问题,而是降多少的问题?

  可是,令参会人员万万没想到的是,张瑞敏作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海尔冰箱不仅不降价,而且所有型号产品提价12%销售!

  参与人员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张瑞敏又斩钉截铁地强调了自己的决定。

  散会后,一些老员工担心张瑞敏这个“自杀式”决定会把海尔毁了,偷偷地将这个情况向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当时的海尔还是集体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得知之后,也要求张瑞敏妥善处理,否则责任自负。言外之意是一旦这个决策失误,张瑞敏的职务很可能不保。

  但是,张瑞敏并没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让相关部门坚决执行自己的决定。

  半个月后结果出来了。

  其他冰箱品牌的价格战打得昏天黑地,可是,销售却非常惨淡。而海尔虽涨价12%,商场里消费者依然排队抢购,销量和利润均大大好于往年同期。

  砸出来的危机解决之道

  为什么海尔会转危为安呢?

  答案,就在海尔1985年发生的一件事情上。

  当年,张瑞敏接到一位冰箱用户的来信,信中说,他攒了几年的工资买了一台海尔冰箱,结果发现冰箱门上有两道划痕,用户感到很失望。看了信之后,张瑞敏到存放冰箱的仓库突击检查,发现400多台冰箱里,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小缺陷。

  张瑞敏马上召开全厂职工大会,宣布这76台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

  这个决定遭到了在场所有人的反对。有职工说,这些冰箱都是一些不影响使用的小问题,砸了太可惜。而此时,海尔还有147万元的外债,而76台冰箱价格将近20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

  可张瑞敏决心已下,他说:“从今往后,海尔的产品不再分等级,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把这些废品都砸了,只有砸得心里流血,才能长点记性!”

  他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随后,其他人也跟着砸了起来,很多职工砸冰箱时都流下眼泪。其实,张瑞敏意识到,职工们还没有从骨子里植入质量意识,但矫枉必须过正,响鼓必须用重锤。这一砸唤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更砸醒了职工们在冰箱畅销时的危机意识。

  正是这种意识,在四年后,当许多冰箱厂被卷入中国家电行业第一次价格战不能自拔的时候,海尔却凭借过硬的质量敢于逆势提价,不仅置身于价格战之外,并且通过涨价,给海尔品质做了最好的宣传。

  张瑞敏化解危机的智慧

  智慧一:“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当别人把张瑞敏砸冰箱作为化解危机的经典事件来分析的时候,张瑞敏却说这只是他“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再普通不过的一天。张瑞敏说,他每天的心情都可以用这八个字来形容。

  现在可以解答文中开头的问题,为什么在30年中张瑞敏没有印象深刻的危机事件?因为没有危机意识,才是企业家最大的危机。

  在张瑞敏看来,绝不允许海尔置身于险地,小的危机只要一露头,就彻底铲除。很多人是在逆境中关注危机,而张瑞敏在顺境中也过得“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要知道很多人只关注危机中的机会,但是,大部分人却忽略了机会中的危险。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就是张瑞敏对待小问题,避免大危机的最好落点。

  “我们的公司离破产永远只差18个月”,这是比尔?盖茨告诫微软员工的话。张瑞敏的危机意识要比盖茨更进一步,张瑞敏同样告诫员工,“海尔离倒闭只有一天”。

  智慧二:“没有次品,只有废品”

  “以人为本”是非常书面化的提法,更像一句口号。

  可这句话恰恰是张瑞敏避开各种危机的核心智慧之一。“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深深地植根于张瑞敏的灵魂深处,海尔的产品不能让消费者有任何的不满意。如果有,则必须马上清除掉。

  这一点贯穿了张瑞敏和海尔30多年的成长历程。从过去顺应农民需求,开发出能“洗地瓜”的洗衣机,到近年来围绕客户需求,让海尔化整为零成为“创客平台”,都是以人为本的表现。

  皇帝要看清自己到底有没有穿衣服,不是去问大臣,而是需要一面镜子;一个企业要知道产品的情况,不是听各个部门的汇报,而是要密切监测消费者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反馈。

  智慧三:“几乎天天在学习”

  做前瞻性判断是企业家化解企业未来危机的金钥匙。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海尔又一次成功避开,这是因为张瑞敏提前准备好了过冬的“棉衣”。

  张瑞敏的这种本领从何而来?

  海尔集团前总裁杨绵绵说,在她的印象中,张瑞敏几乎天天在学习,最可贵的是他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同样善于实践。

  张瑞敏从不放弃学习提升自己的机会,他跟很多记者是好朋友,在被采访的时候,他也在向记者学习。记者的视角广阔、敏感,经常能捕捉到市场第一时间的变化。

  我们的很多企业家,重视员工的学习培训,却忽略自己的学习。海尔之所以保持持续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张瑞敏学习提高的速度比海尔的发展更快。否则,要么张瑞敏阻碍企业发展,要么张瑞敏被企业淘汰。

  正是这种学习,让张瑞敏具备了前瞻性。在冰箱供不应求的时候,别的厂家都是“萝卜快了不洗泥”,而海尔则将精力集中在质量上。

  2008年,张瑞敏意识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运营模式必将产生根本性冲击。而同时,他也发现海尔已经产生了大企业病。同年8月,他带领海尔开始探索“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这一新的商业模式,既要没有库存,还要第一时间满足用户需求。这后来被媒体称为“砸仓库”。

  就在海尔2008年8月“砸掉仓库”之后两个月,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了。当大部分企业深陷危机的时候,海尔的销售额和利润额却逆势增长。

  企业家只有不断地学习,才有可能利用自己掌握的新知识作出前瞻性的判断。

  智慧四: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

  在与张瑞敏的对话中,他主动提到柯达。

  他说:“柯达曾经是胶卷业的老大,而且它可能是最早搞出数码相机的,有数码(技术)基础,但是最后它恰恰是被数码时代所淘汰了。”

  百年的柯达竟然申请了破产保护,这对张瑞敏是一个触动,更让他警醒,海尔要做时代型企业,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我曾经对话过柯达高层,包括前柯达大中华区主席叶莺女士,也对柯达不断出现的问题提出过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可是,柯达太放不下它在传统胶卷行业的霸主地位,以至彻底失去了在数字产品中二次崛起的机会。

  张瑞敏则深谙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的重要性。如今,他虽然已经67岁,但依然和90后一样重视互联网。

  多看看别人的失败,从中总结出教训,才能减少自己的失败,这是避免危机的不二法则。

  他当的不是首席执行官,更像首席风险官。

责任编辑:李彦丽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相关阅读

政治局会议如何抑制资产泡沫?

我们认为抑制资产泡沫可能重点指的是局部楼市价格的明显上涨,预计下半年不排除出台地方针对性的抑制局部泡沫的措施。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可能是针对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的现状,而降低宏观税负可能是要降低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重点可能是进一步降低社保等方面的负担...

下半年楼市调控政策会分化

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会分化,对三四线继续去库存,对一二线房价大涨城市收紧房贷政策,比如深圳、上海、北京、合肥、厦门等,同时加强对国企拼地王现象的监管,土地市场有望降温。

A股玩儿啥都要有游戏规则

现在很多人想上市又不想排队,那就玩儿借壳游戏,想借壳又不想严审,投行诸葛亮们就想出各种花招搞重组,跟监管玩儿捉迷藏背后,都有一颗圈钱的野心。

换一个视角看民间投资下滑

原本高速增长的民间投资存在太多的泡沫。其泡沫的存在,不仅不限于以往对煤炭、钢铁及其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的追捧,也不限于对房地产的拥趸,还包括借实体平台投向股市、楼市及资本市场的“脱实向虚”行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