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1日05:4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常亮 上海报道

  近期,新三板做市股复牌暴跌现象引起市场瞩目。

  其中,尤以巨网科技(833344)、随视传媒(430240)、银橙传媒(830999)为最,三只股票复牌当日跌幅达74%、80%、44%,新三板不设涨跌幅的市场机制,令投资者感受到了“一步到位”的惊人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众多热门做市股的复牌暴跌,折射了一年以来新三板市场变化的沧海桑田,同时也反映出市场建设中涌现的诸多问题,风险的出清正是对既有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

  复牌暴跌为哪般?

  但企业却对市场表现表示不解,并试图释放消息以平复市场情绪。

  “公司通过优化工作效能,开源节流,目前致力于充分利用资源、利用优势,拓展业务线,力争今年打好基础,让投资者满意。”7月20日随视传媒董秘宋永征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巨网科技则通过7月15日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宣布其主营业务收入达1.8亿-2亿元,增长幅度达280%-322%;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00万-2400万元,增长幅度达108%-138%。

  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则影响着投资者对个别企业的判断。

  “在市场热度比较高的情况下,高位定增就拉高市值,但是随着整个风险偏好往下走,市值往下的弹性是很大的,基本面的因素决定了往下是没有底的。虽然说随视传媒账面现金很多,高达1.6个亿,但是最近几年公司基本上没有赚到钱,这1.6亿的现金又不会分给你投资人,如果还是根据原来的思路去做的话,可能又亏在里面了,”邬煜表示,“如果明年、后年还是实现不了盈利,还是亏损的一个态势,市值能不能撑得住,这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账上现金较多反而被市场质疑,例子不止随视传媒一家。

  “我们公司的风格相对保守,所以去年融到了2个亿,基本没有轻易出手,只谈了一个项目,最后却没有谈成。我们认为审慎对待投资,不去赶时髦大干快上,这是对投资人负责任的表现,但是没想到还是会被质疑。有媒体指责我们把募集的资金放在银行买理财产品,其实我们也是迫不得已,”上海某三板公司财务总监向记者表示,“我们常常想,如果去年买了什么物联网、充电桩的资产,是不是就对投资人有交代了?我们的保守风格是不是错了?”

  该公司复牌之后同样发生暴跌,这令公司颇为头痛。

  “我们了解到有机构产品到期要退出,但是因为没有场外大宗交易制度承接,加之整体股票量比较大,所以一直没有安排承接成功,只能通过做市转让退出。结果是产品到期后,盘面上的大幅‘下跌’,这样的结果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该人士表示。

  风险出清进行时

  “投资者投资思路的变化导致新三板挂牌企业整体估值水平持续回落。

  截至2016年7月8日,基础层和创新层的挂牌企业市盈率(TTM,中值)已分别降至19倍和23倍,较去年最高点的估值水平回落近40%。中信证券胡艳丽新三板研究团队认为:“当市场向理性回归之时,新三板投资者所能接受的估值水平以及所秉承的投资策略也逐渐显现出清晰的轮廓。”

  “新三板现在有一个出清的趋势,所谓的出清就是这些存量的资金。包括之前去博交易机会进去但是出不来的资金,在到期之前现在是最大的空头,这些空头制约了新的增量资金的进来。就算我现在有钱,明明知道这么多的潜在的抛盘在里面,进来就是接你的盘,我为什么不等你先抛了,后面的资金再进来呢?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合逻辑的思维。”北京新三板投资者穆邦表示。

  那么风险出清的底线在哪里?

  “我觉得可以参考一级或者是并购市场的估值。并购市场的估值是当年的10-20倍,一般的企业是10-15倍的区间,稍微好一点的企业是15-20倍。如果跌到了当年这个位置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企业是可以好好研究的。本身基本面不错,成长性、质地还是不错的话,是有可能被错杀的。但是一定不能盲目,一定要慎重去看这种机会的。”邬煜指出。

  “新三板作为并购池的重要性正在提升,主板定增并购定价或为新三板估值底部区间提供重要参考,”中信证券研究团队指出,“当市场参与各方均把新三板定位成一级和一级半市场之时,定价分歧自然减少,交易促成或许也将重新提速,随之而来的便是新的估值定价体系逐渐形成。而主板定增并购的定价中枢或将成为新三板中短期内估值底部区间的重要参考。”(编辑:李新江)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当前确实不会发生美国式的金融危机;但是从债务链的险情看,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如果不真正加快改革,那么“温水煮青蛙”,暂时不会爆发系统性风险,但照样会把经30多年改革开放国民 辛辛苦苦积累的宝贵财富慢慢侵蚀掉。

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应无悬念

目前,全球经济与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联系紧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似乎成了衡量全球经济是否进入通胀期的“晴雨表”,无论当前全球经济走势多么变幻莫测,但经济缓慢复苏应是大概率事件;受经济复苏驱动,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亦无多大悬念。

黑石是左右万科之战的天平吗?

宝能系姚老板闯进万科期间,王石很忙,除了拉拢深圳地铁来为自己站台之外,王石B计划一直甚嚣尘上。现在整个万科已经是硝烟弥漫,宝能、华润、王石三方已经撕破脸皮,作为A计划的引进深圳地铁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能上演天地一家春?在相互角力的关键时刻,万科B计划到了呼...

谨防宝万之争背后的并购危机

让各方警惕的并非宝万之争的事件本身,而是宝能以杠杆并购“蛇吞象”的示范意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在影子银行遭遇“资产荒”和并购重组迎来黄金时代的双重背景下,这种连锁反应很可能在中国市场掀起一轮杠杆并购浪潮,最终将中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入一场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