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5日06:34 金融时报

  北大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三期发布 互联网金融指数创历史新高

  <版次>=04

  <日期>=2016/7/15

  <作者>=高国华

  <正文>=本报记者高国华7月14日,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三期”显示:2016年3月,互联网金融指数升至430.3,创历史新高,是2014年1月份的4.3倍,预计这与季节性因素有关,因为春节期间大量城镇居民和农民工从互联网金融发达的大城市返回到互联网金融落后的小城镇或乡村,也可能是城市居民忙于走亲访友、欢度节日。

  从互联网金融分类指数看,互联网支付发展指数和互联网货币基金发展指数增长都相对较慢,截至2016年3月,分别仅达到217.6和227.9,互联网投资发展指数则达到401.6,而互联网保险发展指数更是高达478.3。

  从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和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关系看,互联网金融指数增速两个月移动平均(克服季节波动的影响),和PMI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正相关性。具体而言,在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全样本期间,互联网金融增速与财新制造业PMI指数和统计局制造业PMI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14和-0.00;但到2015年3月之后,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增速与财新PMI指数以及统计局PMI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4和0.69。

  2015年以来,PMI反映出的实体经济愈发趋缓,而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月度环比增速也逐渐回落,2016年3月互联网金融指数和PMI指数双双反弹。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并不背离实体经济的运行规律。

  网络消费的发展进一步说明了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紧密关系。从规模看,在2011年1月到2016年4月间,季节调整后的网络消费规模指数扩张了12.1倍,其增速是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2倍以上。

  网络消费的发展得益于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多种因素的支持。这一点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与网络消费指数高度正相关的关系体现出来。无论是两个指数之间还是两个指数的月度环比增速之间的相关系数都高达0.86。这说明互联网金融与网络消费的相互促进:退运货险通过降低网络消费者的购物风险促进了网络消费,网络消费反过来又带动了保险业务、货币市场基金和理财业务的发展。网络消费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显现。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关系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不过最新数据显示,互联网金融月度环比增速与社会融资规模环比增速、广义货币供给量环比增速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尽管相关系数并不很高,只有0.4和0.2左右。

  但2015年下半年以后,互联网金融月度环比增速与社会融资规模的相关性有增大的趋势,达到0.7。考虑到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大部分业务尚未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可见虽然互联网金融仍然游离在“体制”边缘,但其总体趋势和传统金融有一定的一致性。

  报告显示,全国地区间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但排名相对稳定。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和天津等省市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英国人民被新首相灌了一碗鸡汤

在昨日的就职演说中,特蕾莎-梅就像一位做夜间广播节目的知心大姐:“作为工人阶级,你有工作,但是没有工作安全感;你有房子,却担心付不起贷款;你可能将就维持生活,却要担心生活成本,以及如何将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去。”

南海的核心问题是“钱”!

菲律宾看准了美国人在南海的战略用意,趁着日本人坐镇仲裁庭,企图能够浑水摸鱼。莆田系的仲裁庭能怎么样?小小寰球,几只苍蝇碰壁,有个卵用?摆在中国面前的问题是,怎样走出经济的L型,国际上才无惧苍蝇。

供给侧改革为何速度那么慢?

改革速度慢主要因为红利未确定,并不是每个人都真信改革能带来红利,改革红利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改革成本的分担和红利的分享还没有界定清楚。因此产生了改革的激励不相容问题,造成改革难以推进。

三季度可能成为宽松的时间窗口

三季度可能成为宽松时间窗口,未来可能先降准,等cpi在三季度末回落到1.5%附近后可能再降息。在日本新刺激计划、欧英央行承诺投放流动性、美联储加息预期推迟的背景下,全球货币宽松环境大为改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