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5日05:40 21世纪经济报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重道远

  7月14日上午,国家发改委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发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展情况。新闻发言人赵辰昕透露,“三去一降一补” 五大任务都取得新的进展。

  去产能方面,在拨付基础奖补资金、出台并落实配套政策、做好职工安置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目前来看,新增产能得到有效控制,钢铁煤炭行业经济运行走势稳中趋好。去库存方面,一是加大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二是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三是支持合理住房消费。去杠杆方面,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降低企业杠杆率的综合措施,引导和促进企业根据自身需求降低杠杆。降成本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措施,同时,还从降低融资成本、人工成本、用能成本、政务服务成本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补短板方面,抓紧推进专项建设基金工作、优化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毋庸置疑,有关部门在“三去一降一补”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要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有关部门做出更加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去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关键。习总书记指出,要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细化、分解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是目标,而五大任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或者说抓手。五大任务又可以细化、分解为一些指标和措施。一个宏大的目标必须细化、分解才具有可操作性,但手段必须为目标服务才有意义。只有当那些措施有利于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时,才是真正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取得了进展。

  应该说,这半年多时间以来,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还有较大提高空间。目前,经济运行中最活跃的部门仍然是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以及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其他部门的发展则相对乏力,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这突出地表现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原因在于,它们的优势在于制造业,而在金融、地产、基建中处于劣势。金融、地产、基建的突进,在很大程度上是“大水漫灌”的结果,而不是供给效率的提高。

  具体到五大任务而言,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没能实质性地促进供给效率的提高。去产能方面,虽然粗钢和煤炭等产品的产量同比下降,其产能可能也在减少,但工业的活力还没有增强。而且,钢材和煤炭的价格上涨了,显示供给效率不增反减。降成本方面,虽然税费等成本有所降低,但土地、资金等要素成本仍然居高不下;由于生活成本还在提升,劳动力成本的增长也很难真正降下来。补短板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库存和去杠杆方面,出现了与改革目标背道而驰的现象。

  今年以来,很多部门借去库存的东风,出台了一些拉升房价的措施,例如鼓励购房、信贷支持等,导致各地房价在一线城市的引领下普遍上涨。一方面,这导致居民购房的负担更加沉重,从而可能进一步提高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资金大量涌进房地产领域,而其他领域得到的支持不够,而且融资成本降不下来。这都是不利于供给效率提高的。虽然从待售面积这个指标来看,去库存的效果似乎不错,但从政策目标来看,去库存的过程中存在很大问题。

  去杠杆的效果也很不理想,今年杠杆率不降反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去库存出现了偏差,通过加杠杆来帮助去库存。前5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增速快于名义GDP,显示整体杠杆率是上升的,而工业部门的杠杆率没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由此可见,是房地产业拉升了整体杠杆率。

  今年时间已经过半,五大任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有一些不足。下半年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需要更加聚焦到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个目标上来。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英国人民被新首相灌了一碗鸡汤

在昨日的就职演说中,特蕾莎-梅就像一位做夜间广播节目的知心大姐:“作为工人阶级,你有工作,但是没有工作安全感;你有房子,却担心付不起贷款;你可能将就维持生活,却要担心生活成本,以及如何将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去。”

南海的核心问题是“钱”!

菲律宾看准了美国人在南海的战略用意,趁着日本人坐镇仲裁庭,企图能够浑水摸鱼。莆田系的仲裁庭能怎么样?小小寰球,几只苍蝇碰壁,有个卵用?摆在中国面前的问题是,怎样走出经济的L型,国际上才无惧苍蝇。

供给侧改革为何速度那么慢?

改革速度慢主要因为红利未确定,并不是每个人都真信改革能带来红利,改革红利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改革成本的分担和红利的分享还没有界定清楚。因此产生了改革的激励不相容问题,造成改革难以推进。

三季度可能成为宽松的时间窗口

三季度可能成为宽松时间窗口,未来可能先降准,等cpi在三季度末回落到1.5%附近后可能再降息。在日本新刺激计划、欧英央行承诺投放流动性、美联储加息预期推迟的背景下,全球货币宽松环境大为改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