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6日01:51 上海证券报

  我国应对英国“脱欧”大变局的最上策

  短期内虽然参与“脱欧”讨论的国家可能增加,“脱欧”氛围也可能被营造得更浓厚,但对欧盟现行经济体制的改变,对欧盟经济的影响还很有限,对我国而言,第一大出口市场可能不会因此带来实质性影响。而我国经济和市场的相对稳定可能对各类投资资金有较大吸引力,不排除一些资金与技术会转移到中国来。这对我们是一个机会。无疑,政策应更关注直接投资资本,对投机性金融资本还应坚持“风险为本”原则,按既定的改革开放部署稳步推进。

  英国“脱欧”成真,可世界却并未为此做好准备。因为事前的“留欧”舆论主导,“脱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未能被资本市场充分预期。眼下市场更担心是,英国“脱欧”是否会引发苏格兰“脱英”和更多国家的“脱欧潮”,进而导致欧盟解体。我们当然更关心的是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欧盟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如果更多“脱欧”行动重创欧洲经济甚至带来欧洲经济崩溃导致欧盟解体,就会打破欧洲一体化的自由贸易体系。各国有可能各自为政竞相提高关税形成相互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非常不利。如欧元解体,国际货币格局将发生根本改变,人民币国际化也面对新挑战。但是,也应该看到,国际经济竞争从来都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相对西方各国被“脱欧”引发的震荡,中国经济显得更稳定,投资环境经济更有吸引力。如果我们应对得当,从长远角度看,欧洲出现的问题对中国并不一定全是坏事。纵观现在各方提出的不少应对英国“脱欧”的建议,笔者认为,全面分析静观其变应是上策。

  欧盟的体制究竟会变化到什么程度,眼下还很难预料。一般估计,未来或有三种可能的情景:一是“脱欧”行动仅限于英国,欧洲一体化联盟不再出现进一步分化之势;二是由此启动新的“脱欧”行动,假如苏格兰、北爱尔兰启动“脱英”公投,其他一些欧盟国家也将紧随其后启动“脱欧”公投,这势必严重动摇欧盟一体化和欧元联盟;三是最糟糕的情形,欧盟全面放弃维护欧洲一体化的努力,欧元与欧盟解体。目前,英国“脱欧”行动对其他欧盟国家的影响正在发酵,欧盟在准备极不充分,没有预案的情况下,正在密集开会紧急应对“脱欧公投危机”。第一种情景虽不能完全排除,但可能性似乎并不大。但对第三种情景,笔者认为恐怕也不会发生,只要欧盟创始六国不动摇,未来欧盟解体的概率就不会大。但针对最坏的情况做好思想准备和相应的应对预案,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第三种情景预案要按照危机预案准备,但也要针对可能爆发的危机特点制定,而不能是简单的短期刺激经济的政策组合。

  相比而言,第二种情景可能性最大,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局面。当然,不论是“脱英”还是“脱欧”,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英国“脱欧”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几个现象。首先,设置确定英国公投时间是个重大失误,致使主导“留欧”的力量失去了回旋余地。相信未来其他国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特别是一些“脱欧”意向国也要在仔细观察英国“脱欧”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以便做最终的选择,估计会把时间拉长。而欧盟已经用最断然的决定,堵住了英国“脱欧”后继续享有欧盟成员待遇的后路,这是其他一些国家有“脱欧”倾向的群体不能不认真考虑的问题。“脱欧”讨论的时间越长,变数就会越大,也给欧盟政治家更多改变脱欧态势的机会。其次,英国在两年的“脱欧”谈判期中,政治家们在国会的辩论如火如荼,但百姓还是舞照跳、球照踢,企业、市场正常经营运行,“脱欧”辩论并未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产生过大的直接影响。因此,短期内虽然参与“脱欧”讨论的国家有可能增加,“脱欧”的氛围也有可能被营造得更浓厚,但对欧盟现行经济体制的改变,对欧盟经济的影响到底还是很有限的,对中国而言,第一大出口市场可能不会因此带来实质性影响。当然,眼下最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两年英国与欧盟的“脱欧”谈判,在多大程度上会改变英国的金融中心地位和贸易、投资环境,更应特别留心英国与美国经贸关系的变化会在多大程度影响英国的经济和贸易,这些改变都将对我国产生重大影响。

  笔者认为,对当前新的“脱欧”行动,我们除了静观其变,沉着应对,还需加强与欧盟各国的双边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不论未来欧盟成员国是否发生变化,都应切实保护好中国的利益。同时,密切跟踪英国“脱欧”对金融市场的冲击,特别是金融机构因为英国“脱欧”不能享受欧盟一体化体制下的便利和优势纷纷表示撤离伦敦的态势;密切观察伦敦作为第二大离岸人民币市场是否由此发生趋势性变化;欧洲贸易清算结算业务会否大规模撤离;以及欧盟、美国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英投资和贸易的变化,特别是这些变化对中国的影响。无论如何,为这些变化做好预案是很有必要的。

  英国“脱欧”带来近期英镑、欧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对美元贬值,国际货币的这种波动态势估计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人民币综合汇率指数受一揽子货币形成机制的影响,顺理成章会因此下降。所以,当前的人民币综合指数变化与中国经济形势无关,也并非我国央行干预的结果,完全是市场形成机制的必然结果,美国已没有借口再非议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从总体上来说,人民币对美元适度贬值对我国是有利的。此时切忌用外汇储备来“稳住”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当下值得防范的,反而是由于英镑、欧元下跌,投机者及各国央行大量吸进人民币而造成的人民币升值过快。

  在此有必要提醒的是,大众传媒舆论应担起适当引导舆论的职责,不应过度解读英国“脱欧”对我国的负面影响。特别要关注一些国内外相关分析故意误导市场预期,引起汇市股市大幅波动,从而达到乱中获利的目的。主流媒体要加强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准确报道,强调综合指数的一揽子货币的形成机制,而不应只关注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事实上,英国“脱欧”对我国政治经济的影响有利有弊,如果处理得当,完全有可能利大于弊,舆论不应该一边倒。

  英国“脱欧”引发的欧洲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还会持续一阵子,英国和欧盟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大,也会导致一些资本去寻找新的机会。美国市场可能是资金流向的首选,而中国经济和市场的相对稳定可能对各类投资资金也有较大吸引力。因此,不排除一些资金与技术会转移到中国来。这对我们是一个机会,我们应鼓励企业与地方政府加大引进外资的努力。毫无疑问,政策应该更关注直接投资资本,对投机性的金融资本还是应坚持“风险为本”的原则,按既定的改革开放部署稳步推进。

  (作者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中国为什么没有奢侈品品牌?

“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国际一线奢侈品牌,高端产品还只够得上国际中端的水准。中国造得出一把刀,却造不出一个维氏军刀品牌,就是这个道理。”

中远集团被希腊愤青给坑了

面对政治风险,更加需要冷静应对。各国政体不同,政治风险的表现也不同。例如希腊问题,就是民意驾驭政府所导致的政治风险。走出去企业需要了解政治风险的具体问题,政治决策的流程和要点,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化解。

分析中国经济让我见证奇迹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今天身在中国的你,正在以一种与身在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的方式参与历史。在这样的历史中,或许对个人来说重要的是商业机遇,处于经济发展趋势的最前沿。

A股造假只有空前没有绝后

A股充满着金钱的诱惑,造假只有空前,没有绝后,投行的馊主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