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1日01:14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黄修眉

  6月2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召开石油大会。由于伊朗与沙特之间分歧依然深重难解,此次OPEC会议恐难达成产量协议,市场目前对此次大会的反应也是不痛不痒。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低迷了多年的资金流向来看,全球投资者似乎正在押宝以油价反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资产的复活。彭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流入大宗商品对冲基金的资金创2009年以来最大单季流入。2016年至今,总共50亿美元流入了此类基金。这让一些基金经理甚至看到了重新开设大宗商品类基金的希望。

  资金流入商品对冲基金

   自2011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熊市以来,以商品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对冲基金死的死伤的伤,境况不佳。六年间大宗商品的暴跌,更是伤透了投资者的心,纷纷赎回和抛售商品类基金。在6月2日OPEC召开石油大会前,彭博社报道称,全球大宗商品对冲基金迎来了罕见的复活态势。光是今年一季度流入此类对冲基金的资金量就创下了2009年以来的最大单季流入。而年初至今,总共有5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商品类对冲基金。

  在此之前,已有许多知名商品对冲基金倒在了黎明前。彭博社称,2012年至今已有至少十多家商品基金宣告关门。其中不乏一些高知名度的巨头,如全球最大商品对冲基金之一的Clive Capital、人马座能源管理公司(Centaurus Energy)、希格斯资本管理公司(Higgs Capital Management)等。

  “熊市才见真功夫”,英国商品对冲基金Kairos Partners首席投资官米歇尔·泽苏尔笛用这样一句话形容这几年商品对冲基金市场。在老牌基金经理带领下,一些商品基金不仅熬过了寒冬,还在今年迎来了复活的春天。年初至今,斯图尔特·齐默麾下的ZP Energy Fund赢得了超18%的投资涨幅;知名对冲基金经理,“石油名嘴”皮埃尔·安德兰德掌管的11亿美元商品对冲基金也获得了12.7%的不错涨幅。

  从全球投资数据供应商eVestment提供的数据看,商品对冲基金行业也迎来了少见的反弹。去年底到今年3月,总共290家以商品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对冲基金资产池增长了7.8%,从6年低点的654亿美元反弹到705亿美元。头4个月的平均回报率也在6%左右,远高于整体对冲基金行业的0.8%。

  这让一些基金公司看到了重新开设大宗商品类基金的希望。前对冲基金经理威尔·史密斯正准备押宝油价反弹,他旗下的大宗商品股票类基金将在6月初首开交易。手握3000万美元资金的密歇根大学也看中了一家投资黄金和铜矿的对冲基金。

  大宗商品显著回升

   毋庸置疑,商品对冲基金的复苏,与油价的反弹有着直接联系。进入今年,此前不停下跌的油价成为了带动大宗商品回升的头号动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年初至今,纽交所WTI原油反弹与伦交所布伦特原油均反弹34%左右。

  油价反弹的背后,是美联储鸽派立场或将减缓加息步伐、产油大国对减产态度的松口、欧美寒潮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这却直接带动了整体大宗商品市场的回暖。在不断反弹的油价带动下,追踪22种大宗商品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也出现了显著回升,年初至今回弹8.93%。该指数在1月22日,正式开启了反弹攻势,与国际油价的走势基本一致。

  就在即将到来的6月2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又将召开石油大会。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伊朗与沙特之间分歧依然深重难解,此次OPEC会议恐难达成产量协议。这给原油市场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16个产油国未能在多哈达成冻结产量的协议。本月初OPEC的维也纳会议上,由于沙特不同意伊朗提出的对原油市场进行更严格的控制,OPEC长期战略未能达成。

  此外,彭博社也报道称,OPEC今年6月2日会议前的筹备会并未讨论原油产量设限。这是OPEC可能坚持当前策略的最新信号。在全球油市供应过剩背景下,OPEC延续一年多的不限产决策还将成为油价回涨的利空因素。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相关阅读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即使按照较低的标准,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也仅有30%左右。而在1980年代的社会调查中,在美国就有66.7%的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在瑞典这一比例是75%。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地缘政治格局

大家并没足够重视英国离开欧盟在地缘政治方面所带来的后果。欧盟是每个成员国政府在各个层面相互沟通的平台。这样一个关系网到底有多重要无需赘言。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农民是想让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的。但是,由于对流转收益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土地归属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是否被改变的担忧,以及对经营大户甚至地方政府的不信任,让他们会对土地流转产生思想上本能的抵触。

复原乳真的那么可怕吗?

建议食药监总局尽快组织复原乳监测,加大全国各地复原乳的检查力度。各大企业也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最终也会被消费者唾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