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31日06:50 上海证券报

  ⊙记者 周鹏峰 ○编辑 枫林

  为确保发行成功,不良资产证券化(简称“不良ABS”)重启试点后首批发行的中行与招行颇为审慎,具体体现为额度偏小,且估值保守。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目前农行、建行也已紧随其后启动不良资产证券化发行工作,其中农行已完成发行前大部分尽调及估值工作,建行仍在尽调过程中,发行规模及定价待定。

  中行日前披露,该行首期发行的“中誉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简称“2016中誉1”)优先档发行金额2.35亿元,占比78%,评级AAA,发行价格为3.42%,全场认购倍率3.07,边际倍率2.5。次级档最终定价水平为101,实现溢价发行。

  就发行结果而言,可以说市场颇为认可,但相对2008年前发行的四期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此番中行以及招行显而易见偏保守。多位市场人士认为,为确保发行成功,首期发行规模偏小,且估值偏低。

  中行与招行为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后首批公布发行计划并成功发行的两家试点银行。中行首只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3.01亿元人民币;招行发行的“和萃2016年第一期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简称“2016和萃1”)规模为2.33亿元。而据平安证券统计,2008年金融危机前发行的四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累计134亿元,平均每单发行33.5亿元。

  2005年《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的发布意味着资产证券化正式启动。其后遭遇2008年金融危机,不良资产证券化暂停,直至今年5月重启。

  小步重启的同时,此番首批试点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保障也更高。据平安证券统计,2008年以前四单不良资产支持证券平均初始超额抵押比率为417.18%。“2016中誉1”的入池资产未偿本息合计12.54亿元,初始超额抵押比率417%;“2016和萃1”的入池未偿付本息总额20.98亿元,初始超额抵押比率900%,高于2008年以前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行本期产品封包期内,实际已回收金额约1.8亿元,为封包期回收提供充分可分配现金,降低了未来基础资产回收不确定性可能造成的影响。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也是该期产品发行获得超额认购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截至中行本期产品基准日,本息合计人民币12.54亿元,预计未来5年可回收4.2亿元,其项目内基础资产抵质押物变现能力强,其中含抵质押物资产笔数占比超过90%,多为住宅及商业用地资产。

  国泰君安发布的研报认为,从回收现金分配比较来看,通过ABS转让不良的卖价理应比向AMC转让不良更高,但从披露情况来看,中行、招行两单均通过挑选相对较优的资产入池、压低资产包转让价等方式,保障了投资人的收益,以确保试点成功,试点的这一特殊性,导致银行过多让渡利益,将影响其积极性,因此对行业影响有限。

  “我们预计,随着市场趋于成熟,不良ABS会逐步接近理论状态。当然,这需要一些外部条件的成熟,可能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国泰君安研报称。

  重启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被认为有利于拓宽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渠道,提高机构处置不良贷款的专业性、规范性以及资本利用率,同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基础资产的类型。

  目前银行面临巨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压力。据银监会披露,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由去年年末的1.67%上升至1.75%,较上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13921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177亿元。上证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农行、建行也已经启动发行工作。工、农、中、建、交和招行是首批获准试点的6家银行。

  不过,当前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缺乏公允价值判断标准,定价难。有AMC人士对上证报记者称,中行、招行首期发行估值偏低,但考虑到经济下行风险,熟悉行业的投资者特别是次级投资者应该还是相当谨慎。该人士还认为,当前大部分人认同经济L型走势的判断,因此当下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行环境与2008年之前也不具有可比性。THE_END

责任编辑:孔瑞敏 SF16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即使按照较低的标准,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也仅有30%左右。而在1980年代的社会调查中,在美国就有66.7%的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在瑞典这一比例是75%。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地缘政治格局

大家并没足够重视英国离开欧盟在地缘政治方面所带来的后果。欧盟是每个成员国政府在各个层面相互沟通的平台。这样一个关系网到底有多重要无需赘言。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农民是想让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的。但是,由于对流转收益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土地归属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是否被改变的担忧,以及对经营大户甚至地方政府的不信任,让他们会对土地流转产生思想上本能的抵触。

复原乳真的那么可怕吗?

建议食药监总局尽快组织复原乳监测,加大全国各地复原乳的检查力度。各大企业也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最终也会被消费者唾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