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31日06:19 金融时报

  加快转型升级扩大有效供给

  5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一场改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为提高供给质量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外部环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重要检验,要认识到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的道理,对各种矛盾要心中有数,增强改革定力,抓住改革时间窗口,只要看准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务求必胜。

  今年年初以来,中央多次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说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有一种不好的趋势,明明不是结构调整的问题,也非要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边来套,好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比如,今年以来,一些城市房地产去库存的压力并不大,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有些地方政府减少土地供应,抬高地价。这种地方性政府炒地炒楼的行为,实际上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须知,商品房主要还是居住功能,作为投资投机功能只会逐渐增加资本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生产成本,华为公司从深圳的部分撤出,已经给一些地方政府敲响了警钟。

  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有些地方国有企业不是积极主动调整结构,进行产业升级,而是游说政府,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政策,或者希望政府协调财政金融部门,通过税收优惠、债务减免等方法渡过难关。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其实,为什么会存在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的问题?这本身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表现。如果预算硬约束,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没有优惠政策,生产过剩产能的企业恐怕早就关门倒闭。但有些企业挟倒闭必定引起下岗失业进而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思想,拼命延缓甚至阻碍其企业破产倒闭,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长痛”。现在中央已经下了决心,如果某些企业仍然抱有幻想,那就明显不合时宜了。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不是需求不足,或者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需求外溢,消费能力外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以说,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在于企业。企业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一些国有企业习惯了预算软约束,根本不关心市场,甚至无视市场;而很多民营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明显遭遇到发展的瓶颈。在这些原因当中,成本高企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首先,中国劳动力的廉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其次,房地产价格的持续攀升让很多企业举步维艰,有些企业已经把主业转向房地产项目,怎么有可能再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最后,一些繁琐的审批手续以及相对较高的税费让企业望而却步。在高昂的成本背后,曾经一些追求质量、品质的企业也只能进行低水平的简单重复,丧失了创业初期的热情与勇猛。

  按照中央有关会议精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就是企业生产出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要的好产品。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优化要素资源配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市场供给主体———企业的转型升级。而企业的转型升级只能依靠创新。

  这两年,媒体给了华为公司很多溢美之词。这是这家不上市、不圈钱的企业应得的赞誉。看看他们在研发创新上的费用,每年占到营业收入的20%以上,就可以凭常识得出他们何以成功的答案。问题是,我们很多企业现在还不能做到对研发的高投入,有些是因为规模小、成本高,生存压力大;但有些企业完全是不尊重市场规则,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搞关系上面,可以想见,这些公司不会有很好的未来。

  事实上,创新同样也是困难的。一则创新的投入很高,二则创新者自身可能在短的时期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对此,政府应该在鼓励创新与支持创新方面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除了教育科学事业应该增加投入以外,各级政府在对企业财政转移支付方面应该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德国皇帝就发出“还没有一个国家会因为办教育办穷了”的声音。21世纪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再次强调教育,促进研发与创新的重要性呢?

  针对创新,还有一点需提请政府有关部门注意,那就是创新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如果处处有审批,处处有限制,创新是很难诞生的。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站在改革的高度,继续主动破除附带在审批、批复方面的玻璃门,为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低?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和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即使按照较低的标准,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也仅有30%左右。而在1980年代的社会调查中,在美国就有66.7%的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在瑞典这一比例是75%。

英国脱欧影响欧盟地缘政治格局

大家并没足够重视英国离开欧盟在地缘政治方面所带来的后果。欧盟是每个成员国政府在各个层面相互沟通的平台。这样一个关系网到底有多重要无需赘言。

农村土地流转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农民是想让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的。但是,由于对流转收益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土地归属的担忧,对土地流转后是否被改变的担忧,以及对经营大户甚至地方政府的不信任,让他们会对土地流转产生思想上本能的抵触。

复原乳真的那么可怕吗?

建议食药监总局尽快组织复原乳监测,加大全国各地复原乳的检查力度。各大企业也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该标注的一定要标注,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最终也会被消费者唾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