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违规研报“放卫星”
时代周报记者 侯峰 发自广州
“在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打高尔夫球、公款支付个人出书费用等,是典型的顶风违纪行为,受到严肃查处,完全是咎由自取。”
6月下旬,中纪委用900多字的篇幅,以极为严厉的措辞,通报了中投证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龙增来的违纪问题,并免去了其任的所有职务。谁也难以预料,四年前空降中投证券的龙增来,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银行基层科员出身的龙增来,在调职中投证券之前,曾任职贵州国际信托与工行投行部,后又调往汇金公司任综合部主任。2011年3月,龙增来空降到中投证券,担任董事长一职。
四年前的龙增来,在职位晋升之际也承受着极大压力。
中投证券直属汇金公司后,受限于“一参一控”,“汇金系”旗下几大券商的整合迫在眉睫:成,则可率中投证券在券商江湖中留有一席之地;败,或许等待他的便只有被兼并的命运。
空降而来的龙增来,毫无根基,除了要面对复杂的人事问题,中投证券当时并不景气的业绩表现也颇让人苦恼。“背水一战”的他立下军令状,力推诸如研究所自负盈亏等多项改革措施。
“中投证券很多机制都比较僵硬。有关方面也是希望让拥有信托、银行工作背景的龙增来打破僵局,带上一个新的台阶。”在龙增来空降时,中投证券不少内部员工都表达过类似的愿景。
可惜,龙增来在中投证券的四年,并未取得突破进展。中投证券的营收与利润增长率尽管在2014年分别取得了29.9%与65.0%的进步,但排名依然靠后,分别排第101名和第85名,均在倒数20名以内。同时在龙主政期间,中投证券还出现了研报违规、保荐代表频繁出走、项目流失等一系列问题。
时代周报就龙增来被免职、中投证券人事与业绩等问题,致电其公关负责人满琦。对方表示自己并不负责广深地区的媒体对接,随后将记者的采访要求转至办公室一名王姓主管。对方以“没有义务回答媒体任何问题”为由拒绝了采访要求。
保代出走 不作为至投行堕落
在龙增来调任中投证券后的一年间,该公司就出现多达6名保荐代表及多位研究员离职。
在离职保荐代表中,甚至有的连人带项目投奔新东家。比如,保荐代表钟敏、王韬离职后,便将北京同方环境、深圳普路通两个IPO项目带至华英证券。
保荐代表频繁出走、项目流失,使得中投证券投行业务一度缺乏后力。
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投证券投行业务净收入从2011年的3.18亿元下滑至2012年的1.99亿元,排名从23名下滑至27名,与2009年、2010年的15名、11名相差甚远。
不仅投行业绩排名下滑,并且保荐的项目也屡遭不顺。
2011年当年,中投证券共保荐8家公司IPO,其中亿通科技、华峰超纤、美晨科技和旗滨集团等4家在上市当年的前三季度出现业绩变脸,降幅分别为19.16%、20.14%、38.47%、44.54%,平均下降幅度达到30.6%。
2011年,证监会[微博]共对15位保代采取了警示措施,中投证券就占到4席。
其中,李光增、赵渊因保荐宁波建工被出具警示函,冒友华和王韬因保荐海普瑞被出具警示函。证监会指出,冒友华和王韬,在保荐海普瑞项目中没有勤勉尽责;李光增、赵渊则对发行人控股股东的子公司涉及诉讼事项核查不充分。
“尽管上述问题并不能完全归咎在龙增来身上,但是作为董事长,他在中投证券投行业务遭遇重挫时,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亡羊补牢,导致此后中投证券在投行的业务一落千丈。”华南一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到了2012年,中投证券全年只有泰格医药一个IPO项目,保荐承销收入仅1827万元,可谓萧条。2014年,即龙增来主政3年后,IPO重新开闸,中投证券保荐的康新设计上会未通过,成为IPO重启后被否第一股。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项目的保荐代表为徐疆和李亮,后者在2011年保荐了亿通科技。
2014年,大部分券商都尝到了重新开闸的甜头,但中投证券却属例外。
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中信建设主承销44.6家,净收入14.3亿元,广发证券主承销30.5家,净收入14.2亿元。相比之下,中投证券可谓惨淡,只主承销1家,净收入9100万元,排名并列53位,排在其后的只有4家券商,业绩几乎垫底。
激进改革 研报“放卫星”
人事动荡不只发生在投行部门。龙增来任职董事长的次年,便迫不及待地力推中投证券研究所自负盈亏、裁员等多项改革。或正是由于改革推之过急,研报违规等一系列事件开始接踵而来。
2013年初,央视证券资讯引述知情人士的报道指出,中投证券研究所起初计划裁员1/3之多,但因涉及利益面过于复杂,最终只裁员10名。
当时,中投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规模在 50人上下,在行业中属中等规模,研究实力也不算突出,在2012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只有医药和固收两个研究小组名列其中,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五名。
更让龙增来始料未及的是,当改革尚未见效时,中投证券研究所就爆发了“零七股份(000007)”研报违规事件。
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期间,中投证券发布了3篇关于“零七股份”的研报,撰写人均为杨国萍。
研报中,对零七股份给出强烈推荐的投资建议,以零七股份发布的关于马达加斯加矿产的预查报告为依据,计算该矿产对零七股份的业绩贡献为550亿元,并以此为基础对零七股份股票进行估值。但是,“矿产的预测精度在2%-10%,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上述研究报告对零七股份的估值不审慎”,违反了相关规定。
3篇研报发表后,零七股份的股价一路飙涨,几乎翻了3倍之多。接受监管机构调查时,中投证券火速开除杨国萍,以息事宁人。不过,该事件还是在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这3份研报由于分析之粗糙,几乎被业内当作笑话来看待。
经历这些事件后,中投证券研究所实力大为削弱,现在还经常可以看到“变脸”的现象。
今年6月19日,中投证券分析师推荐永安药业(002365.SZ)和通达股份(002650.SZ)。次日,这两只股票就出现暴跌。更有意思的是,2014年11月,獐子岛(002069.SZ)扇贝绝收事件发生后,中投证券的分析师依然将獐子岛列为“推荐”评级。
根据“金罗盘”的券商研究能力统计数据,截至6月26日,在统计的53家券商中,中投证券的排名仅为43名。
屡次违规 堵单事件被机构举报
中投证券成立之时,监管层要求其“要深刻吸取原南方证券被市场淘汰的惨痛教训,切实树立稳健经营理念,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严密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同时,深圳市证监局局长更向其提出了“永不违规”的要求。
但在龙增来掌舵中投证券期间,中投证券却屡次违规,甚至招致多家机构举报。
2014年12月证监会对各家券商的两融业务进行现场调查。今年1月16日,证监会公布了检查与处理结果,在45家券商中,有12家券商存在违规情况,并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处罚。其中,中投证券存在“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且涉及客户数量较多”的问题。
除了研报与两融违规的问题,这两年来,中投证券与其分公司的违规现象并不少见。比如,2014年12日,广东省证监局通报了其广州天河营业部的违规情况;2013年6月,青岛市证监局通报了其青岛山东路营业部的违规情况;20134年4月,江苏省证监局通报了其南京王府大街营业部的违规情况。
中投证券不仅屡被通报违规,而在今年初还曾因为华东科技定增“堵单”事件,而被多家机构举报。
2014年11月,华东科技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4.65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4.2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5亿元,主承销方为中投证券。由于此次定增溢价效应明显,从而吸引了60家机构参与报价。
但不料在12月8日报价认购当天,中投证券指定的传真机出现“堵单”问题,不能接受机构报价。随后,有多家机构质疑中投证券或涉嫌内定投资者,并立刻向证监会报告了问题。由于事件受到了广泛关注,华东科技与中投证券最后不得不重新启动了认购程序。
无力挣扎 增长排名进倒数之列
对于汇金系券商来说,2014年7月25日是个特殊的日子—申银万国[微博]与宏源证券以换股方式合并,成立新的申万宏源证券,合并后总资产超过千亿。此时,汇金系券商就只剩下四家,中金公司、申万宏源、银河证券与中投证券。
“虽然‘一参一控’的最后限期一再延期,但是不可能永远拖下去。”上述券商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说道,“中金公司是龙头,意义特殊不可能轻易被售或被整合,而申万宏源刚合并势头正猛,现在怎么解决问题,就看银河证券和中投证券了。”
早在2013年,银河证券筹谋“A+H”上市之际,业界普遍认为中投证券将成为一颗被摆布的棋子,将被银河证券整合。但实际上,很多人或许还是低估龙增来的野心,此时他仍想再博一把。
2014年4月,证券日报引述该公司的内部人士说法称,中投证券试图通过增资扩股引入外部股东,而且这个计划已经上报一段时间,并成立了协调小组。
这一消息爆出,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如果这一方案一旦成功,便意味着中投证券“握住了命运的咽喉”,从而为“单飞”创造了条件,以逃避被整合的命运。不过,直到现在,这消息也没有得到中投证券方面的回应,后续也没有消息传出。
如今,龙增来已被免职,尽管他曾立下“军令状”,但中投证券在“汇金系”的4家券商中已全然没有叫板的资本。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投证券经纪业务净收入18.6亿元,与2012年的12.2亿元相比增加了52.5%,但是排名依然为13名,增长率只排在第38位。2014年增长至24.4亿元,但排名跌至14位。另外,其投行业务在关闸之前的2012年与开闸之后的2014年,主承销都只有1家公司,排名几乎垫底。
龙增来之后,谁能重振中投证券,抑或被动接受被整合的命运?这是留给正在主持工作的胡长生最艰难的问题。
文章关键词: 产业经济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