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凯利:“去中心化”将更加猛烈

2015年06月24日 0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见习记者 倪雨晴 广州报道

  “不管是什么行业,这个行业所面对的颠覆将会是来自你这个产业之外。所以你要是做银行业,那你所面临的颠覆不是来自银行,而是来自银行以外。”6月20日,凯文·凯利在广州由民生银行主办的“未来20年商业趋势与中国机遇”的演讲中如是说。

  第一次,凯文·凯利谈及“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他列举了银行以外的颠覆者,如众筹网站,做到了融资的去中心化;如比特币,背后所使用的区块链技术让金钱变成了类似通讯的一种行为,可以进行跟踪。在对未来科技的四大趋势中他更是数次提到银行将越来越网络化、智能化、去中心化。

  这位预言家是美国《连线》(Wired)杂志创始主编,近几年,凯文·凯利以及其代表作《失控》在中国商业精英阶层刮起“失控”风。这本20年前出版的著作提及了物联网、虚拟现实、网络经济等时下概念,并预测未来将“去中心化”。从舆情来看,不乏“消费科技”的声音,但其深刻代表着当下大型商业公司和普通民众的渴望:商业巨头期待大规模采集和使用个人信用数据以及不必要的政府管制;个人则渴望分享自我信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这两者也许正是“去中心化”获得拥趸的根本原因。每个人都是“蜂群”中相同的一只,打开的蜂箱带来的不只是一只只失控的蜜蜂,而是整个向前的蜂群。

  “银行会越来越网络化”

  凯文·凯利指出未来科技界的四大趋势:分享,正鲜活地在当下发生着;互动,多屏世界的人机交互;流动,数据在网络中的移动;认知,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首先是分享,凯文·凯利表示去中心化将会持续,且更加猛烈。“我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通讯,我们的机构也变得越来越网络化。”他谈道,“银行本身也会越来越网络化,这是一个总的重大趋势。”他进一步分析,从层级化到网络化的过程中有成本。网络化适应性强、快,但是也比较混乱、松散、不确定。而层级化的好处是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金融机构很在乎这样的稳定性和安全感,但是它的一个缺陷就是比较慢。

  在网络化过程中必将产生海量的数据,不管是什么行业,将来一切都是数据。银行可能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数据中心,并且凯文·凯利认为客户的数据可能比客户还重要,更重要的是,如果只是收集和储存数据并没有用,一定要联系起来,让它能够起作用。

  而能支撑起数据帝国需要强大计算能力,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凯文·凯利描绘了金融业、银行的未来图景。“旧金山有这样一个新产品,你不需要活人的金融顾问。现在有一个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它随时在关注你的资产,不是一个月一次,每小时都是。在金融产业里面有很大的潜力把各种东西加上人工智能。我觉得接下来就不仅仅是投资、交易,贷款也会有这种用机器来代替或者人工智能来代替的现象。”

  佐证凯文·凯利的是,近两年中国的银行业确实有开始探索智能化的发展模式。2014年中国银行和IBM[微博]公司设立智能化网店;建设银行业也开设了智能银行,95%以上的业务都能通过智能机自助办理;民生银行也开发了透明公益卡,可直接在网上开通并所有数据可以追踪。

  “20年后会有更多P2P借贷”

  在未来一个去中心化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里,银行又处于怎样的一个位置? “银行的一个功能,就是用‘去中心化’的方式服务,我觉得20年后中国会有更多的P2P的借贷。”凯文·凯利分析到,银行从事了很多业务,每一项其实最终都有可能用“去中心化”的方式下放。但是做“去中心化”的业务并不代表中心化的方式就没有必要,一些贷款它会用P2P的方式贷,有一些传统银行的业务做法还是有存在的必要。

  据了解,目前国内有将近2000家P2P公司,很多都是在垂直领域做创新,受资本青睐。2014年关于P2P、股权众筹的监管方案多次被探讨,目前明确规定由银监会监管,而P2P监管细则或将于今年出台,行业也将加速洗牌。

  那么未来互联网金融这种创新型的模式会不会出现自然的垄断?凯文·凯利认为金融行业会有自然的垄断,并且20年后至少有一家金融机构会是垄断的。“自然形成的垄断其实是一件好事情,他们会设立标准。我觉得同样重要的是,这个不是一个零和游戏,我并不认为垄断者只能有一个,互联网的技术就是让我们创造更多的机会,以更多的方式垄断,所以20年后会有更多的垄断者。”(编辑 黄锴)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千亿彩票收入仅400亿用于社会福利
  • 体育重磅!曼联3000万+德赫亚求购拉莫斯
  • 娱乐焦恩俊19岁女儿大眼清纯可爱 网友喊岳父
  • 财经电力系统或迎高层调整 流传名单含李小琳
  • 科技电视购物节公信力被严重透支欲自救
  • 博客乔志峰:质疑南京惨烈车祸只关乎真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考生最青睐大学排名 富豪校友榜 分数线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刘姝威:乐视网的经营状况出了问题
  • 宋清辉:2015年A股不会形成泡沫
  • 叶檀:股票融资关上后门大开前门
  • 刘杉:股市暴跌 政府在想啥?
  • 金岩石:如牛市就这样终结 岂不遗憾
  • 杨红旭:股市和楼市谁能笑到最后?
  • 齐俊杰:证监会打鬼的重要信号
  • 易宪容:这场大规模的股市试验可控吗
  • 宋清辉:拟上市公司缘何折戟IPO
  • 刘姝威:合作伙伴决定上市公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