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集团在华布局汽车电子产业 未来还将投10亿欧元

2015年06月11日 01:14  每日经济新闻  收藏本文     
大陆集团在华布局汽车电子产业未来还将投10亿欧元

◎每经记者 冒诗阳

  在汽车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开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6月9日,德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大陆集团在重庆宣布,将与华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6亿元,在重庆新建合资工厂,主要生产汽车电子制动系统。

  大陆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重庆工厂是大陆集团在中国西部布局的重要一步。实际上,在今年车市的全国版图中,中西部市场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而车企在重庆等西部地区进行产能扩张也吸引了更多零部件配套企业入驻。

  另一方面,大陆集团还希望借此打开中国汽车电子产品市场,改变此前主要依靠轮胎业务的局面。这一目标的背后,是国内整车企业对汽车电子部件需求的逐步上升。

  跨国零部件集团也来了

  “大陆集团目前在中国已有25个生产基地。”大陆集团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康睿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些工厂集中在东北、华北和东南省份。

  然而,整车企业在西部的投资让这一地区对配套零部件的需求逐步加大。据了解,神龙公司去年宣布将在成都建设第四工厂。此外,北京现代年初也宣布将在重庆投资建设年产30万辆的整车生产基地。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翁杰明在2015年全球汽车论坛上表示,重庆去年汽车产量为263万辆,占据全国汽车产量的11%。随着更多车企的进入,今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上升为320万辆,同比增长21.6%,此后2020年重庆计划整车生产规模将超过500万辆。

  这一汽车产能规划吸引了更多零部件企业的注意,包括天合、伟世通等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近年也纷纷在重庆地区投资建设工厂。

  康睿凡告诉记者:“去年大陆集团在中国的营业收入达到37亿欧元。”

  根据大陆集团财报,2014年该公司营业收入为345亿欧元,这也意味着中国市场已经占据大陆集团份额的10.7%,正成为大陆集团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汽车工业正在向西部地区转移。”康睿凡向记者表示,大陆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增量将更多地来源于这一地区。

  汽车电子配套需求增加

  与今年国内汽车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趋势不同的是,部分零部件企业仍保了持较为乐观的态度。“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大陆集团在中国仍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康睿凡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陆集团预期2020年在中国实现100亿欧元的营业收入。

  实际上,支撑大陆集团增长信心的并不是汽车销量的再次快速增长,而是国内汽车制造商对零部件需求所产生的变化。

  为此,法雷奥集团中国总裁毕诺告诉记者,去年中国区域的收入已经占到法雷奥全球收入的25%,而支撑其业务发展的主要产品包括“驾驶辅助系统、电子传动系统等。”“包括自主品牌在内的中国车企,对汽车电子系统的需求在增长。”大陆集团液压制动系统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此前大陆集团在中国最重要的业务是轮胎,然而,国内汽车厂家对零部件的需求正在偏向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电子配件。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汽车零部件集团正在将越来越多的资源注入中国。德尔福中国区总裁杨晓明也告诉记者,目前德尔福全球的三分之一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来源于其在中国的研发团队,他们研发的产品包括智能泊车辅助系统、汽车变道辅助系统等。

  汽车电子配件的国产化计划也在不断加强。据介绍,大陆集团目前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率达到75%到80%,康睿凡的最终目标是达到100%的本地化生产。“未来大陆集团还将在中国投资10亿欧元。”康睿凡向记者透露。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河北肃宁公安局牺牲政委妻子跳楼身亡
  • 体育詹皇40分骑士2-1勇士 科比做客评球
  • 娱乐好声音告金池私接商演 回应公道在人心
  • 财经CPI跌出宽松空间 6月降准预期升温
  • 科技格力手机虚实:董明珠说与做相差甚远
  • 博客亲历者爆料:我曾经两次替别人高考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考状元调查报告 高考真题 往年分数线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马跃成:楼市又快到调控窗口期
  • 宏皓:许小年错在跟不上时代发展
  • 叶檀:智造时代消灭产能过剩
  • 金岩石:股市泡沫的生成与破灭
  • 朱宁:股市泡沫何时破灭
  • 姚树洁:股民灾难从神车复牌开始
  • 董少鹏:改革牛到底是什么?
  • 齐俊杰:MSCI为何对A股十动然拒
  • 凯恩斯:股市投资与爱国接盘是两码事
  • 易宪容:A股将有条件地纳入MSC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