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嫁接”互联网:合作最佳

2015年05月08日 15:32  中国产经新闻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郝艺报道

  互联网的世界日新月异,这却给运营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近日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电信[微博]、中国移动[微博]中国联通的业绩数据便说明了这一点。

  来自三大运营商的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营收1609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238亿元,同比下降5.6%;中国联通[微博]营收743.03亿元,同比下降5.73%,净利润31.6亿元,同比下降4.2%;中国电信营收814.63亿元,同比下降2.1%,净利润50.46亿元,同比下降9.0%。

  从2013年的日赚4.34亿元到2014年的日赚3.8亿元,再到今年第一季度的日赚3.55亿元,三大运营商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而且这种下滑趋势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常态”。

  对于此番景象,中国移动的解释是目前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资本开支及成本投入维持较大规模;中国联通认为,于“营改增”销项税及营销模式转型等因素导致其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双下降;中国电信则把责任推到了“营改增”和企业营销费用管控加强引起的收入影响。

  不论事出何因,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的日子不好过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北京上学的某大三学生小王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我觉得运营商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死,灵活度不够,我现在和别人联系主要靠微信,迟早一天运营商会被腾讯之类的公司取代。现实中,运营商被互联网取代的想法并不只此。”

  由于互联网免费经济的冲击以及运营商传统商业模式的局限性,运营商的日子不好过也就可以理解了。不过,“运营商无法被互联网公司取代”,易观智库分析师王珺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基础网络接入是运营商的独有资源,这是互联网企业替代不了的地方。

  尽管无法取代,但基于持续下滑的盈利,运营商也必须想方设法靠近互联网了,这也是运营商转型的重要方向。王珺提醒道,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的核心商业模式有所不同,运营商有内控机制,追求收入指标,对一定时间内的投入产出比有严格要求,而互联网公司追求用户指标,通过用户规模化效应实现盈利,并引入更多投资。

  王珺继续分析道,互联网企业可以在几年之内不盈利,在几年烧钱后达到盈利爆发点,运营商作为国企,体制基因决定了其不适合互联网企业式的玩法,除非运营商可以找到创新点,找到迅速积累用户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并不现实。

  运营商可以和互联网企业通过灵活的合作方式,促进用户使用率,以提高其网络流量,比如广东联通和微信合作推出了微信流量包便是不错的合作方式,再者,运营商也可以和视频企业合作,这样可以让用户享受到价格优惠,从而促进运营商流量方面的收入。

  去年6月份,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也和微信进行合作,即双方合作推出“抢流量红包”活动,用户先关注“广东移动[微博]10086”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其中参与抢流量红包系列活动,可以低价购买小额流量包,再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向朋友圈、群组或好友派发。

  类似合作的背后,是运营商思维的转变,面对微信等OTT业务对运营商传统话音、短信、彩信等业务的冲击,运营商学会了拥抱互联网,拥抱腾讯等竞争对手。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李克强:开证明“你妈是你妈”是天大笑话
  • 体育公牛猛将当选NBA进步最快球员 沃尔重伤
  • 娱乐欧弟布拉格娶仙妻 天天兄弟惊喜合体
  • 财经报告称中国房价增长不算离谱
  • 科技张勇出任阿里CEO 释放强化电商业务信号
  • 博客亲尝:肥皂、鞋油、火柴头哪个更难吃?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小学生遭班干部勒索 不给钱被逼吃屎喝尿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杨红旭:再降一次息 房价肯定憋不住
  • 董登新:征资本利得税 国家倒贴股民
  • 郎咸平:药改后老百姓买药会不会更贵
  • 易宪容:A股不会现2008年那样暴跌
  • 徐斌:中国或成全球资金避风港
  • 天天说钱:国家牛市一说暗藏陷阱
  • 水皮:牛市清仓是为啥 我PK巴菲特
  • 李光斗:普京和奥巴马如何秀肌肉?
  • 钮文新:股市治病需要一鼓作气
  • 水皮:牛市清仓不敢言顶